关灯
护眼
字体:

绣春修罗(48)

作者: 雾京 阅读记录

刘大壮嗤笑:“你这小胳膊小腿的,能打得过大爷我吗?”

杨萝随手拔了门槛边一根杂草,往墙角一抛——杂草直直插进了刘大壮眼前的墙体里。

杨萝起身拍拍手,只见得刘大壮满脸惊恐地跌倒在地,两股战战。

“怎么样,肯说了吗?”

刘大壮颤着声音道:“我、我说......”

“纪大嫂、纪大嫂这几日都来买猪肉,还要最好的五花肉,而且买的量不少,不想是两个人吃得了的,平日里,纪家节俭得很,不可能天天来割肉吃,我就偷偷蹲了墙角.....”刘大壮越说越小声。

“你倒是观察得仔细,”杨萝道:“那你又为什么要告发这件事情?”

刘大壮苦着脸道:“这手里没钱,大家都不来买肉,我这生意摊也做不下去,衙门贴了告示,悬赏刺客五十两银子,我就想碰碰运气,不是故意的......”

杨萝沉默片刻,走上前把刘大壮整个人掼起来,赏了他两个巴掌,将他丢在地上,道:“滚吧。”

刘大壮捂着脸,连滚带爬地跑了。

杨萝望着刘大壮踉跄的步伐,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

身份既然过了明路,杨萝也不再藏着掖着了,拎着菜篮子随韦氏上街买菜。

韦氏这几日郁郁寡欢,纪平以为她是被吓着了,原本不想叫她出门,但韦氏自己坚持,纪平也没办法。

菜市里摆摊的人不多,除了行人,还有沿街乞讨的乞丐。

韦氏心软想给几个铜板,却被杨萝按住了。

“舅母,你是好心,但是咱们两个弱女子在外头,还是小心为上。”杨萝提醒道。

以杨萝的经验来看,这条街上乞丐扒手众多,都瞄着行人身上的钱袋子下手,世道不太平,财不外露才是上上之策。

韦氏点了点头,还是把心思收了回去,在菜摊边仔细挑菜。

路过刘大壮的猪肉摊,他有些尴尬地朝韦氏笑了笑,“纪大婶,买点肉不?”

目光触及到杨萝时,又缩了缩脖子,畏畏缩缩地不敢看她。

韦氏冷着脸道:“不用了,我去别处买。”

韦氏丝毫不给刘大壮面子,拉着杨萝快步离开。

“都怪我,”韦氏垂着眼,“如果不是我露了破绽给他,他也不会知道......”

杨萝拉住她的手,笑道:“舅母又不是神仙,哪能知道旁人的心思,不必自责。”

“那说起来这件事情还怪我,不该来江南,给舅舅和舅母招来无妄之灾。”

韦氏连忙道:“为何这般说,这是旁人心思龌龊,不是你的错。”

杨萝道:“既如此,舅母就不要自责了。”

韦氏叹口气,不再说了。

二人买完了菜,正准备转头回去,一辆马车慢悠悠地从街市驶过,杨萝和韦氏退了一步,等马车先过。

突然,马车前迎来一群带刀的男人,将马车团团围住。

韦氏脸色发白,被杨萝护在身后。

车夫皱着眉头问道:“诸位好汉,我们是陈家的车马,烦请让个路。”

打头的男人剃了光头,吐掉嘴里的杂草,“我们拦的就是陈家的人。”

车夫往车里望了一眼,道:“各位找陈家有何要事?”

“陈大善人,”光头道:“咱们都穷得没饭吃了,陈老板是开米庄的人,怎么不赏我们这些穷苦人一星半点儿的,好让我们过冬啊!”

杨萝闻言挑眉,这么明目张胆要饭的,她还是头一次见。

韦氏瞧着这群人凶神恶煞的模样,心下惴惴,低声道:“外头虽然乱,城里却素来相安无事,怎么今天......”

杨萝问道:“这位陈大善人,是什么人?”

韦氏解释道:“是城里陈家米铺的东家,为人仁义忠厚,经常资助老弱妇孺,是有名的大善人。”

陈家米铺,莫非马车里的那个人,就是陈致的父亲?

杨萝抬眸望去,只见陈大善人稳稳当当地坐在马车里,连面都没露,只有沉稳的声音从马车里传出来,“小兄弟,我是卖粮的商人,不是朝廷的司农官,你怕是找错人了。”

“我们怎么会找错人?大善人的米仓里都是粮食,指头缝儿里漏一点都够我们吃半年的了。”光头晃着脑袋道,像是在活动筋骨。

“大善人今天若是乖乖地给了,我们自然就相安无事,若是不给,别怪我们把您的粮仓给搬空了。”

陈大善人道:“你若是闯了粮仓,就是私闯民宅,公堂之上便是理亏。”

“理?”光头大笑,“什么是理?这破烂世道,拳头就是硬道理!”

光头冲上去一把拽住车夫的领子把他车下来丢在地上,撇开车帘布,把陈大善人从马车里拉下来。

陈大善人一个踉跄,扶着石柱子站稳脚跟,理了理凌乱的衣襟。

杨萝眼角一瞥,只半个侧脸便叫她愣住了。

陈大善人不疾不徐道:“各位,如今虽然天年不济,但好歹还有口饭吃,何必当街动武,惊动了官家如何是好?”

“况且,我听说,府丞大人近日已和赵大人商量定了,正要开仓放粮,很快大家都有饭吃了。”

此话一出,鸦雀无声的大街上突然沸腾起来,如一滴水打进油锅里瞬间炸开。

杨萝眉心压出一道细微的折痕。

赵聪怎么突然要开仓放粮?他竟会这么好心?

韦氏眼睛里微微亮,“吴恒他还是心地善良的,不忍叫老百姓受苦,所以就开仓放粮,救救咱们杭府的老百姓。”

杨萝眉心的折痕更深了一分。

从前韦氏对赵聪的态度原本不是这样的,怎么一认出他是赵聪,就变得截然相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