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绣春修罗(72)

作者: 雾京 阅读记录

小姑娘风风火火去准备了,杨萝失笑地看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正欲踏入禅房,不料背后却传来一个声音:“李姑娘?”

杨萝转过身去,只见长平郡主拥着狐裘站在月洞门外,惊喜地看着她。

杨萝眉梢微微扬起,道:“郡主。”

长平郡主快步走过来,问候道:“我从前来了几次,玉青总说你身子不好不能见人,如今可都大好了吗?”

杨萝面不改色道:“我好多了,多谢郡主关心。”

李君慈常年卧病,脸色倒是比寻常人苍白些,长平郡主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长平郡主松了口气道:“那便好,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杨萝请她进内室坐,长平郡主却摇了摇头道:“我今日本就是随母妃来求签祈福的,只是顺道过来瞧瞧你,即刻便要回王府去了,实在不得空,等下次我再来拜会。”

杨萝也不强求,“郡主一路小心。”

长平郡主点了点头,滞了片刻,略带踟蹰地道:“腊月二十我便要成亲了,你若得闲,那日也请你前来观礼。”

长平郡主从如月那里接过请柬,递给杨萝。

杨萝愣了愣,看着大红烫金的婚柬,手指凝固了半晌,才僵硬如同蟹钳般地夹住接过。

“郡主要......成婚了?”

长平郡主颔首,脸颊微微泛出红,难得地露出女儿家的娇羞。

“是哪家郎君如此有福,能得郡主为妻?”杨萝问道。

长平郡主道:“是我祖母娘家的表兄,禁卫军中郎将王之诚,之前施粥的时候,你也见过的。”

杨萝翻开请柬的手一顿,“王中将?怎的这般仓促?我记得当时郡主与王中将还未曾定亲,怎么才过了一月有余,就已过定三书六礼了?”

长平郡主叹了口气道:“我祖母,惠太妃身子有些不好,也不知能否熬过这个冬日,钦天监说冲一冲喜,或许会好些。”

杨萝道:“那郡主是否对王中将有男女之情?”

长平郡主手指微动,斟酌用词道:“表兄......多次救我于水火之中,我自然感激他,至于是否有男女之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可与男女之情一概而论呢?”

杨萝听懂了言外之意,道:“郡主若不愿意,为何不拒绝?”

长平郡主抿唇,没有解释,与杨萝道别道:“我改日再来看你。”

才离开京城一个多月,时局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之诚想娶长平郡主,究竟是利用还是真心只怕还有待商榷。

从施粥那日的情景看来,惠太妃也牵涉其中。

王家家主王之敬已是文臣顶峰,天下士子表率,清流文坛泰斗,惠太妃位同太后,王家已是富贵荣极,娶宗室贵女长平郡主于他们而言只是锦上添花,有与无都不要紧。

可是从那日的布局来看,王家这般费尽心机想方设法让王之诚入长平郡主的眼,又是为了什么?

杨萝百思不得其解。

她能掌握的消息太少了,必须找人重新建立信息链才是。

玉青刚备好沐浴的水推门出来,便见杨萝已经换了衣裳往外走。

“姑娘,你这又是要去哪里啊?”

杨萝道:“去找人。”

玉青又哭了,扑上去死死拽住她的袖子,“姑娘又要去哪里?要去多久?这次姑娘可不能再丢下奴婢不管了,奴婢要和姑娘一起去!”

杨萝头疼道:“我带着你不方便。”

玉青胡搅蛮缠道:“有什么不方便的?姑娘不过是瞧着我碍眼,不乐意叫我跟着,打算撇下我远走高飞......”

杨萝被她念得头大,只好点头应下,“好好好,一起走吧。”

将近年关,陈家米铺生意兴隆。

杨萝踏入米铺之时,一个不到柜台高的小男孩奋力地抬起手把米袋放到柜台上,道:“掌柜的,结账。”

陈掌柜低头看了他一眼,叹气道:“怎么又是你?你这有钱买米吗?”

消息

小男孩被说得脸色煞白,道:“我有钱的,掌柜的,你就卖给我吧。”

陈掌柜称了一下米袋,道:“三两米,三十三文。”

小男孩道:“前两日,一两不才十文钱,怎么涨价了?”

陈掌柜道:“这已经是全京城最便宜的了,不信你去别家问问,谁能比这儿低?”

小男孩抿了抿唇,手指搓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袖口和裤腿都短了一截,露在外头的皮肤都冻得青紫。

自从方文谦被查出私自放粮之后,太行仓和玉满仓都停止供米,京城的米价在短短半个月里就翻了一倍。

许多贫苦百姓都快要买不起粮了。

杨萝站在那里看了许久,这孩子似乎是她和长平郡主来米铺的那日,撞到她的小孩。

她走过去,将一颗碎银子放在柜台上,道:“陈掌柜,给他称两斤米带走吧。”

陈掌柜看到杨萝蓦地一惊,“李姑娘,您怎么来了?”

想起那日的情况,陈掌柜依然心有余悸。

杨萝笑了笑,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到小男孩硬邦邦地说道:“我不需要你们这些达官贵人假好心。”

杨萝低头看了他一眼,这小男孩还挺有志气的,她笑道:“你不需要我的假好心,那你的家人需要吗?”

小男孩愣住了,连涨得通红,磕磕巴巴地连句话都说不完整。

杨萝道:“陈掌柜,按我说的做吧。”

沉甸甸的米袋落到小男孩手里,他低声嗫嚅道:“谢谢。”

而后就跑得没影儿了。

陈掌柜问道:“李姑娘,这孩子三天两头来买粮食,手里也没几个铜板,你帮得了一次,未必能帮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