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绣春修罗(96)

作者: 雾京 阅读记录

杨萝微微点头,道:“旁的事情都给你办,只是王首辅虐杀妾室之事,我亲自查。”

“好,那我让魏三从旁协助你。”

“我记得你之前说,楚南筝如今在东厂效力?”

荣齐道是。

“你若得空,写一纸协查办案的调令,把她调到我身边来。”杨萝道。

荣齐说好,“只是,东厂未必肯放人。”

杨萝道:“无妨,先耗着也罢,若是东厂不肯,我也有其他法子。”

杨萝和荣齐商定了事宜,先行离开了北镇抚司。

“陈大人,您不能进去!”

魏三没拦得住司道玄,杨萝一出门,就撞上了要硬闯北镇抚司的司道玄。

司道玄步履匆匆,显然是刚从翰林院赶过来。

殿试过后,这批新科进士已然授官,司道玄和纪昶音都进了翰林院任职。

杨萝站在台阶上,却只能与司道玄平视。

“县主。”魏三朝杨萝道:“陈大人想硬闯北镇抚司,我实在拦不住。”

杨萝摆手道:“无妨,你先退下吧,我同陈大人说说话。”

“是。”

“曹景乐在北镇抚司里,是吗?”司道玄眼底淬着寒冰,冷然问道。

杨萝道:“若我说是,你想硬闯北镇抚司去救他吗?”

司道玄捏住拳头,“没有。”

“他自己敲的鸣冤鼓,去哪里都是自作自受。”

“那你这么着急做什么?”杨萝警告道:“陈大人,你如今的身份是朝廷命官,曹景乐状告的是当朝首辅王之敬,你要懂得避嫌才是。”

司道玄默然片刻,“我想进去瞧瞧他。”

杨萝无奈道:“陈大人,我方才的话您是半点都未曾听进去啊。”

“此事并没有商量,趁着如今无人瞧见,还是离去吧。”

杨萝走下台阶,走到司道玄身后去了。

“我知你想劝我独善其身,但他是我的挚友,我无法坐视不理。”

杨萝停住脚步。

司道玄与曹景乐都与当年司家之事关系匪浅,二人能成为朋友也是顺理成章,更何况,他们二人还有相同的目标——为司正清翻案。

何况如果失去了曹景乐,司道玄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再撑下去。

“我不求你救他,只希望见他一面。”

“当时方文谦之事你尚且愿意相助,如今却为何推阻?”

杨萝闭了闭眼,道:“此二者性质不同,此事我不会帮你,你好自为之吧。”

轰隆一声,春雨乍落。

难辨

“父亲,定安县主来了。”

王之敬蓦地睁开眼睛,一抬头,只见杨萝从月影中踏进书房大门,朝他行了礼。

王之敬起身,回礼道:“县主安好,更深露重,县主怎么突然驾临寒舍?”

杨萝笑道:“我奉陛下旨意协查曹景乐状告首辅一案,听从荣指挥使差遣,有些话,想要当面问一问首辅大人。”

王之敬迫于舆论压力,被皇帝暂时禁足在家。

王之敬比了个请,二人各自落座后,他才捋了捋胡须,叹息道:“惭愧,老夫活到这把年纪,不曾想到老了,还要受这般欺辱。”

“之远,给县主奉茶。”王之敬吩咐侍立在旁的王之远道。

王之远应是,下去吩咐了。

杨萝亦叹道:“陛下也相信首辅大人是被那刁民冤枉的,这才让荣指挥使彻查此事,务必还大人一个清白。”

王之敬顿时感动道:“皇恩浩荡,老臣真是感激不尽吶!”

杨萝没有着急问什么,倒是和王之敬聊起家常,赞道:“王家如今枝繁叶茂,子孙都为国效力,都是大人治家有方。”

王之敬摆摆手,谦虚道:“县主客气了,老夫不过是恪守人臣本分,对家中子孙的教导,不过是‘忠君爱国’四个字罢了,当不得县主夸赞。”

杨萝道:“首辅大人过谦了,方才那位公子,是王大人的幼子吗?”

王之敬道:“非也,老夫的幼子方才四岁,那是老夫的第十八子,如今二十有二,在国子监任经学博士,不成器的孩子,沉默寡言,只喜欢同经史子集为伴,叫县主看笑话了。”

杨萝道:“我瞧十八公子一表人才,倒是有几分首辅大人之风。”

王之敬哈哈一笑,道:“承蒙县主不弃罢了。”

“前些时日新科进士赐官,吏部忙如登天,如今都已尘埃落地,怎的不见尚书大人?”

王之敬的嫡长子王之迁是现任吏部尚书,掌握朝廷大小官员任免考核事宜。

王之敬眼底闪过一抹异色,笑道:“虽说都已赐官,只是还有许多档案卷宗未曾整理,这些时日他忙得很,县主怎么惦记起他来了?”

杨萝叹道:“说来惭愧,我那未婚夫婿,如今在翰林院任职,说到底,日后前程如何,还是要看吏部考核结果优劣的。”

王之敬眉角微挑,旋即捋起胡须笑道:“陈状元是我朝开国以来第一位六元及第的进士,足以彰显我朝文风兴盛,陛下十分器重,日后必有重用,吏部考评不过是面上过得去便是了。”

“首辅大人是觉得我好糊弄吗?”杨萝嘴角的笑突然淡了下来,直勾勾地盯着王之敬。

王之敬眯起眼睛。

杨萝又突然笑了,凝滞的气氛乍然一松,“我虽不是朝廷命官,但是也清楚,吏部无论大考小评,都是顶顶要紧的,陈致年轻不懂事,又是首辅大人的门生,还是要首辅大人和尚书大人,多多提携才是。”

王之敬是天下文臣之首,内阁首辅兼任礼部尚书,建华殿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