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夫君竟是白月光(23)

作者: 玉柏 阅读记录

听到这里,沈菁眸色渐深,赵老板又喝了一口水,润润嗓子,一边拿起桌子上的蒲扇扇风。

“赵老板,那这人是如何当上知县的呢?”

听到这一问,赵老板脸上的肉都堆出褶子了,笑着说。

“这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您就说这奇不奇怪,这陈墨自那次去过千金坊后,也不赌了,反而回去好好准备科举,竟然连中解元、会元两元,听说这人啊,在殿试时落了榜,也就被调到了清水县。”

“之所以叫陈墨坊是因为陈墨当上知县的第二年,千金坊修整,人家老板特意出来说陈墨是他的老师,于他有救命之恩,才改的名字。”

赵老板说完这话,像是了解了一副心思似的,把碗中的最后一口喝完,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沈菁看到他这样,心中微动,试探道:“赵老板,这陈墨坊可还有什么其他的规矩?”

赵老板愣了一下,看到突然出现在桌子上的一锭银子,偷偷向窗外看了一眼,接着收入囊中。

沈菁注意到他的眼神,看到窗外隐约出现的人影,给颂儿打了个手势,颂儿慢慢退下。

“客官,我看您穿着非富即贵,能问出这话,想必也是因为方才去了陈墨坊,却被拦住了。”

“不错。”

沈菁回应道,须臾间,颂儿已经回来了,并向沈菁摇了摇头。

一心沉浸在自己思绪的赵老板并没有注意到这件小事,像是斟酌了一下,接着飞快看了一圈四周,靠近沈菁小声说道。

“这陈墨啊,原就是个穷书生,这陈墨坊也迎着他,只招待粗布麻衣的人,说是不屑于赚沾有铜臭商人的钱,因此很多平民以进入陈墨坊为荣,而且格外看不起经商之人,就连我们在他旁边开客栈,平日也是进不去的。”

沈菁听到这话,差点没给气笑,合着这陈墨坊的老板就不是商人了,真是无稽之谈。

士农工商,商虽排在最末,但每年朝廷的赋税又有多少都是商人交的,一个赌坊,竟还有这般道理。

“我劝您啊,也别进去这地,听说这地邪门儿,言尽于此,您好自为之吧!”

赵老板看着沈菁还是想进,苦口婆心地劝说着,说完这话就离开原地一溜烟跑到柜台那里了。

看出赵老板还有所隐瞒,沈菁想了一会儿,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告诉赵老板晚上会回来,把房间打扫干净后,二人接着往南方烟雨楼的方向而去。

越往南去,越会感受到不同,若说陈墨街的北边是清一色的客栈,这南边则更为繁华。

走至一处买着面具的摊子前,沈菁拿起上面的一个虎豹样式的带在脸上。

颂儿在沈菁身后帮他解绳子,在耳畔说道:“公子,有人跟着我们,好像是跟刚才在客栈中的是同一批,看衣服似是县衙中官兵的样式。”

沈菁把面具放回原位,顺带跟买面具的摊主砍价。

见摊主不肯,沈菁只好失意地放下,继续向前行进了。

走着走着,逐渐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通过这十字路口后,身后被窥视的目光渐渐消失了。

沈菁感受到之后,心中诧异,这也是奇了。

这清水县的南边看来是个硬茬啊。

*

烟雨楼,一层大堂。

已是黄昏时分,天边还泛着些亮光,但此处已是灯火辉煌。

沈菁和颂儿这次可不是被人群裹挟着进入的,而是正大光明地交了十金进的。

这烟雨楼看上去十分清静,甫一进入大厅,有专门的仆婢引领着到自己的座位前。

每个人的座位前都有一道纱幔隔开,以其中的一块圆盘为中心。

两人刚刚落座,只听到“啪啪”两声。

“演出开始。”一道尖锐阴柔的嗓音传来。

中心圆盘上有机关,出现了一个金色的笼子,距离太远,只能模糊看清是个白衣女子,接着管弦丝竹之音响起。

笼中女子翩翩起舞,水袖随着身姿摆动,别有一番风情。

沈菁看着这舞蹈和曲子,愈发觉得眼熟,这是,“金琅舞”。

相传岭南边境战乱不断,一无名首领凭一己之力收服边境大小部落。

就在战场大捷之时,发生了最后一场战役,首领的妻子被敌方将领抓去。

两方对峙之时,妻子自刎于敌方城墙之上,首领悲痛欲绝,哀兵必胜。

最后,首领收服岭南一带,接着带着妻子的尸体归隐山林。

结局是首领归隐山林后,与妻子殉情于一处,讲的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

这舞常在岭南见到,每年的七夕也有人为他们放灯祈福,祈求他们护岭南安宁,免受战火纷扰。

或许是太久没见到这舞了,沈菁看着这些场景,心中有一股陌生而怪异的感觉。

一舞毕,场上人似为笼中女的舞蹈和情景所吸引,带入哀情的故事。

众人安静了一瞬,接着掌声陆续响起。

管事让这些舞女退下,接着开始下一轮的演出,不过接下来的沈菁不是很了解,只能勉强听出是异族的一些曲子。

就这样,表演到了子时。

“诸位,咱烟雨楼的重头戏要来了。”

管事笑眯眯地说着,站在中心圆盘上,只见上面像是有什么东西,被红布挡住了。

将红布掀开,只见其中一位女子穿着异域服饰站在笼中,赫然是方才演出的舞女。

“各位,每次加价不少于50金,各位请出价吧!”

烟雨楼

“丁零,丁零。”

铃铛被摇晃的声音响起,不绝于耳。

沈菁发现这铃铛声不仅仅在一层大堂,二层包括三层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