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波之外(103)
可是总得说点什么才行,不然心只会越跳越快。
杨枝回想起方才的电话,问道:“你的英文名叫Leo吗?”
慕留没回应, 他打开手机, 点开微信,给杨枝发了一条消息:【对】
发送成功。
整这么一出, 就是为了问这句话:“你不是加我微信了吗?”
“…因为没听别人这么叫过你。”
“嗯, 在学校里很少用,和我名字是不是挺像的?”
好像是。
杨枝尝试着叫他:“Leo。”
慕留品了品, “再喊一声中文名?”
杨枝讲得缓慢:“慕留。”
慕留咂摸来咂摸去,得出了结论:“你还是说‘慕留’更好听。”
“图图不要挑三拣四。”
“说谁是图图?”
“确实,”杨枝瞅着他耳朵上那抹残留的红色, “你又不会动耳朵, 不能碰瓷图图。”
慕留一声不吭地拿起了咖啡。
他喝水似地把甜兮兮的咖啡往嘴里灌,几口就喝完了,空罐子又被放回了地上,磕出了清脆的声响。
“你是不是该回去了?”杨枝打算站起来。
“不急, ”慕留张开胳膊撑在两侧,脖子后仰, 闭上了眼睛,“再待一会儿。”
直觉告诉杨枝,慕留现在想要安静,她没有出声。
两个人默默地坐在一起,旁边的聊天声陡然放大,女生说她一到考试周作息就很规律,男生说他考试周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预习微积分。
在这些听不懂的话语之间,杨枝端详着近乎熟睡的男孩。
牌子上写着“慕留 联合国大会会场德国”,领带平整,脖子和下巴的线条很好看,嘴唇,鼻子,眼睛。
原来他的眼睫毛这么密,这么长。
她看得明目张胆,可又怕他那双眼睛突然睁开,所以只能时刻警惕,做着随时错开视线的准备。
慕留微微张开嘴,“杨枝。”
杨枝目光一闪,从他的鼻尖跳到无关紧要的下巴,“嗯?”
慕留依旧合着眼,喉结在脖颈处起了又落,发出了一声叹息,“我好累啊。”
杨枝的心随着湖里的涟漪晃了两晃。
她以为慕留从来不累。
就像一个不需要睡觉的机器人,天生精力旺盛,什么都做,什么都会做,偶尔打几个哈欠,也一件事都不耽误,让她一度以为熬夜也是一种天赋和能力,而她没有。
可是他说他很累,嗓音轻得像梦话。
杨枝也把声音放轻,“等这个活动结束,会好一点吗?”
“不会,五月考ap,六月考sat,还要准备竞赛,”慕留笑了两声,“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
还有英语演讲比赛和篮球比赛,杨枝在心里补充。
慕留又把脖子仰了仰,下巴抬得更高,“不过都不难,除了竞赛。”
……不难你在这里说什么说。
“所以你想申什么学校?”
“你想去什么学校?”
杨枝没回答。
“杨枝。”慕留又叫她。
“嗯?”
“你都到这儿了,”他掀开了眼皮,看着她,“考北大也不难。”
杨枝的头顶之上沙沙作响。
她正上方是一棵柳树,在春夜里舒展着嫩绿的枝条,一株鹅黄色的新芽悄然地钻出树梢,探头探脑的,跃跃欲试的,想着有一天也会钻出女孩的心,长成一棵柳枝,在春天的未名湖边飘摇。
杨枝冲慕留点了点头。
慕留对上她的眼睛,笑了。
“那你看够了吗?”
“看什么?”
“你刚才一直在看我。”
“ ……才没有。”
啪,又欲盖弥彰地打了慕留一下。
过了一会儿,小姨来了电话,要来接杨枝回酒店。
慕留陪着杨枝走回了东门,东门到了,又说走到地铁站。
地铁站也到了。
杨枝问他:“你周一会去学校上课吗?”
慕留信誓旦旦,“去啊,升旗仪式得念我的名字呢。”
“你们那些奖不是明天结束了才会公布吗?”
慕留扬起胳膊,当啷一声,咖啡铁罐精准地落入了四米外的垃圾桶。
“肯定有我。”
“…哦。”
看见小姨过了闸机,慕留与她告别:“明天机场见。”
杨枝笑了笑,“明天见。”
他们坐同一班飞机回家。
慕留和小姨说了声“再见”,转过身离开了。
杨枝跟着小姨在自动售票机排队买票,回过头,看了慕留一眼。
这个人穿校服西装都这么好看,以后穿真正的西装,一定会更好看的,会是什么样子呢?
英挺的背影离她越来越远,向左拐弯,不见了。
杨枝爸妈向来起得早,再加上这一趟北京来之不易,所以截止到这个周天上午十点钟,他俩已经去天安门广场看完了升旗,爬了景山公园,从南锣鼓巷走到了什剎海,这会儿来酒店拿了行李,准备去火车站了。
他们要赶上午十一点的火车,杨枝要留在北京,和小姨再逛一个白天,坐晚上七点半的飞机。
杨枝和爸妈在酒店门前分别。
他们只在北京待了二十四个小时,为了这二十四个小时,他们需要停掉四天的工作,而四天的工作也挣不来两张回家的机票。
杨枝眼前是一对身形微微佝偻的父母。
身后是一张以三换一的机票,一个被托付的重望,和愧疚。
杨枝站在出租车旁边,对爸妈说了好几声“再见”,明明下周末就会再见,她却觉得隔了好远。
直到车开走了,她仍然站在原地。
小姨看着她,“钱是好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