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末日之下(生存)(137)

作者: 打伞跳圆舞 阅读记录

林卓然蹲在一旁,双手紧紧按住底座的一端,确保它稳固不动。

章柠和苏荔则分别站在苏谚两侧,她们手中握着之前收集到的细碎干燥苔藓和其他易燃材料,目光紧盯着底座与钻杆接触的位置,随时准备接住可能出现的火星。

随着苏谚持续不断地努力,钻杆与底座之间的摩擦渐渐产生了热量。空气中弥漫起一股淡淡的焦糊味,这是成功的前兆。不久之后,底座上的木屑开始微微冒烟。

“有烟了!”苏荔兴奋地喊了出来,她的眼睛闪闪发亮,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光。

然而,那缕轻烟只是短暂地出现了片刻便消失了,没有进一步发展成稳定的火花。

这一瞬间的变化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集中精力,继续尝试。苏谚加快了转动的速度,同时增加了向下的压力;林卓然也更加用力地稳定住底座,防止任何可能影响效果的移动。

就在大家都感到有些失望之际,一缕新的烟雾再次从底座升起,并且这次变得更加浓厚。

紧接着,一个小火星终于从底座边缘跳了出来,就像夜空中最微小却最明亮的星辰。章柠迅速而准确地将手中的火绒覆盖在了这个珍贵的火星之上,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来之不易的火种。

几秒钟后,一小团火焰在火绒中悄然升起,温暖而充满生机,宣告着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苏谚甩了甩发痛的胳膊,躺倒再地上。

这一刻,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有了稳定的火源之后,为了确保未来能够更方便地生火,林卓然提出了一个实用的建议:“我们应该做一些火折子,这样即使火熄灭了,我们也能快速重新点燃。”

大家都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制作火折子所需的材料。火折子是一种简易的点火工具,在古代被广泛使用,通常由易燃材料制成,可以保存火焰或余烬,以便随时取用。

他们找来了更多的干燥苔藓、枯叶和细小的干树枝作为引火物。

苏荔从背包里拿出了一块布料——这是一条旧毛巾,已经有些破旧但非常适合用来包裹火种。

尽管这条毛巾已经不再光鲜,但它结实耐用,能够很好地保护内部的火种不受外界湿气的影响。

章柠则负责收集一些松脂和树脂,这些天然粘合剂不仅能帮助保持火种的完整性,还能延长其燃烧时间。

在这个潮湿的雨林环境中,找到合适的材料来维持火源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她带着一把小刀和一个空瓶子,小心翼翼地在树林中寻找那些富含松脂的树木。

阳光透过密集的树冠洒下斑驳的光影,章柠穿梭于林间,仔细观察每一棵树。

终于,在一棵高大的松树旁,她发现了一些自然流出的松脂。这些松脂呈金黄色,质地黏稠,正是制作火折子的理想材料。

章柠用小刀轻轻刮取松脂,然后将其收集到瓶子里。为了确保有足够的量,她继续沿着树林深入,寻找更多的松脂来源。

除了松脂,章柠还特别留意了那些含有树脂的植物。

树脂同样是极好的天然粘合剂,能够增强火种的稳定性。

她在几棵桦树上发现了白色的树脂,这种树脂不仅易于采集,而且燃烧时能散发出宜人的香气。章柠同样小心地将其刮下,加入到她的收藏中。

接下来是关键步骤——选择合适的容器来保存火种。

经过讨论,他们决定使用再海上漂流时收获的箱子里的一个小铁罐,因为它的密封性能好,可以有效地保护内部的火种免受外界湿气的影响。

在所有材料准备完毕后,林卓然主动演示了火折子的具体制作方法。

他先是在铁罐内铺上一层厚厚的干燥苔藓,这些苔藓不仅易于点燃,还能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

接着,他小心翼翼地从篝火中取出一小块燃烧中的木炭,这块木炭是火折子的核心,能够长时间保持热度。

林卓然将木炭置于铁罐内的中心位置,确保它被四周的干燥苔藓包围。

为了进一步增强保温效果并增加可燃性,林卓然又在木炭周围覆盖了更多的苔藓和一些细小的干树枝。

这样可以确保即使外部环境潮湿,内部的火种也能保持一定的温度。

随后,他在苔藓层上撒了一些松脂和树脂,这些天然粘合剂不仅能帮助固定火种,还能延长其燃烧时间,使火折子更加可靠。

最后一步是密封处理。林卓然拿出苏荔提供的那条旧毛巾,紧紧包裹住铁罐的开口处,确保没有缝隙让湿气进入。为了保证火种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复燃,他在手帕的一侧留下了一个小孔以便通风。这个小孔既能保证空气流通,又能防止过多的湿气进入。

“这样,一个简易但功能强大的火折子就完成了。”林卓然解释道,“当我们需要再次生火时,只需轻轻吹气或用引火物点燃这个小孔,就能迅速恢复火源。”

大家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林卓然手中的成品。

章檬的眼睛里闪烁着钦佩的光芒,她忍不住赞叹道:“你也太厉害了吧,这也会?”

林卓然摸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惭愧惭愧,初中的时候跟着去夏令营学过一点点。那时候老师教了我们一些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没想到现在真的派上用场了。”

苏谚在一旁调侃道:“小林,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上一篇: 恶女上位指南 下一篇: 死者龙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