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弯了?我还没掰呢!(293)

作者: 十三汤 阅读记录

“是啊是啊,霍周这孩子是真的不错,长得亮条又高性格又好,配你家小郁那是一点都不差啊!”

……

“嗐。”郁怀山不自觉就装起来了,“什么世界冠军啊,不是世锦赛的两金两银吗,奥运会明年才开始。”

“啧啧啧。”一名大叔意味深长地眯起眼,“到时候请你家小霍给我签个名,以后成世界冠军了我们可不好意思了。”

“瞧您这话说的。”郁怀山扶额苦笑,露出闪烁的名牌腕表,“他还能跑不成,到时候想要几个签名给你们几个。”

“嚯——”有人注意到了他手腕上的亮晶晶,“老郁,发达了,手表都戴上这么高级得了?”

“这不是人霍周嘛。”郁怀山装模作样的开始无奈,“我不要,非得给我,我也不好意思辜负人家的好意啊不是?”

“哈哈哈哈你就炫耀吧,美死你了。”大婶大笑出声。

“哪有哪有。”郁怀山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长辈,中年人,成年男性,就是这么好拿捏。

只要让他在人群中获得“被崇拜感”,哪怕以后分手,你也会是他永远忘不掉的“儿/女婿白月光”。

霍周的棱角早在刚进国家队那会就被磨去一半,后来禁赛一年又磨去一半。

现在处理起人情世故,可谓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到和珅来了都要大叫好家伙的程度。

所以,当郁时南试探性地提出过年想带霍周回家的想法后,得到得并不是为难的“行吧”,而是热切的“好啊”。

嘶——

霍周给他爸灌迷魂汤了吗?

郁时南很是不解。

转眼便来到新年除夕夜。

辞旧迎新的一晚,外面鞭炮轰鸣。

去年的这个时候,郁时南还缩在小区楼下伤心难过。

今年却是从贴春联开始就溢着股喜气洋洋的氛围。

霍周特意调了五天小长假出来。

郁时南和郁怀山两人肩并肩站在不远处,纷纷抵着下巴眯着眼睛。

“歪了,霍周,你把对联往左边挪一点。”

“又歪了,再往右边调一点好了。”

“感觉更歪了,还是刚才得好。”

“要不换到第一个位置再看看?”

霍周微笑回头:“大过年的找不到驴,拿我当个替代品是吗?”

“哎呀好了好了就这样吧。”郁时南挥手决定。

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

这个家过去七年的冷清仿佛一场虚幻的泡影。

除夕当晚,郁时南把姑姑他们叫到了家里。

刘家乐拎着个铁盆,进门就“咣啷”扔在地上,看也不看地“咣”一声把脑袋砸在上面:“舅舅过年好!”

嗑完抬起头才发现磕成了霍周。

于是他一个跪滑,对准郁怀山的方向就是一阵“咣咣咣”。

郁怀山赶紧给人扶起来,一边塞红包一边问问有没有磕傻。

“没事儿!”刘家乐嘿嘿把红包塞兜里。

塞完他又把郁时南抱起来晃悠两下,感动得不行:“哥,你真好,知道我喜欢霍周过年还把他请到家里!”

郁时南任凭他把自己抱得双脚离地,面上是哈哈哈的干笑,心里却呜呜呜得不行。

骗人的感觉真不好受……尤其骗得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郁时南的负罪感就更强了。

不是没想过跟刘家乐实话实说,而是郁时南几次试探,刘家乐的态度都很激进。

然后摆出一种特别受伤的姿态,浑身上下都透露着股“哥,我那么喜欢你,你却说出这样令我伤心的话”,看得郁时南一阵阵于心不忍,就没再提过。

反正知道这件事的没几个,多一个刘家乐也无妨。

“哎哟,这就是霍周啊?”姑姑是个很有气质的大美女,见到霍周不由眼前一亮,“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想不到长得这么标致。”

“瞧您这话说得。”霍周笑着,“真是沾了过年的光,平时想听到这种话可不容易了。”

郁时南懒得听他那些连篇的屁话,双手捧着杯子小口小口地喝水。

一番寒暄过后,姑姑姑父就开始给霍周塞红包。

霍周肯定不会要,连连摆手推举。

郁时南坐在那里捧着杯子,看着双方仿佛打拳皇一样的你来我挡、你退我进、以守为攻……

“不能要不能要”“收着吧收着吧”“下次下次”“让你拿你就拿”……中国人拓入骨髓的礼仪。

郁时南小幅度摇摇头。

最终霍周还是收下了红包。

吃饭的时候也是围着霍周问这问那,看着跟郁时南的家长没什么区别。

作为早早便学会如何应付记者的人,面对这些霍周俨然轻车熟路,回答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年夜饭就这么说说笑笑得迎来尾声,霍周还豪迈地举起了酒杯,说要敬大家。

直到这个时候,姑姑才讶然地发现——郁怀山杯里不是酒,是水。

霍周的无缝融入技能实在过分熟稔,反倒显得忧心忡忡的刘家乐和过分安静的郁时南有点像外人。

郁时南是因为不太擅长这种嘘寒问暖的寒暄。

刘家乐……则是因为本能地感受到了奇怪。

哪里奇怪?

哪里都很奇怪!

首先,人家霍周是客人!

哪有像审讯犯人一样对待客人的?!

又是问职业又是问家庭状况又是问以后的发展方向……

笑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给霍周和他哥相亲,问这么隐私做什么?

但当着他爸他妈的面,他也不敢质疑。

只能一个人郁闷地往嘴里扒拉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