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嫁给渣过的佛子(171)+番外

作者: 余何适 阅读记录

只见外头火光纷乱,如骤雨疾来。人声马蹄声鼎沸,锣鼓喧天,惊乱的人群狂奔而过,从城外投来的箭雨带火,纷纷落下,燃起一片火海,已依稀可见地上蔓延开去的血泊。

朝露见门外动静渐悄,开门弓身向马厩找去。

她需要在北匈人攻破交河城门之前,策马赶至高昌内城去。

待她趁夜色摸至马厩,却见那里已是一片火海。无奈之下,她只得将面庞蒙得严严实实,和几个摸黑出来的亲卫一道,随着慌乱湍急的人流飞奔入内城去。

轰然一声巨响,定是北匈人破了外城城门了。

自她身后传来的的马蹄声沉重如雷。

她一声令下,命令身旁的亲卫四散,一齐套上了在路旁死去的北匈军的铠甲。

沿路窜逃,她的视线所过之处,地上横七竖八被箭矢射中的尸体,来不及躲藏的平民被北匈骑兵先锋的刀尖一下刺中,血肉模糊。

朝露腿上有骑马的擦伤,疾奔之下,伤口又再度撕裂,她满头虚汗,上气不接下气,跑得越来越慢。

她一抬首,忽然看到身后正在与北匈兵缠斗的戾英。

戾英和亲卫正被三两北匈兵围困,步步后退,力不从心,背上有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冰冷的锋刃划过,他整个人忽被一把刀尖悬空勾了起来,身旁已是北匈人强健的马腹和铁黑的马鞍。

巨大的疼痛让他闭了闭眼,猛地拔出腰间的刀刺过去。

还未伤到人,他又掉落在地。

可预想的刀砍疼痛并未袭来。

他翻了个身,睁开眼,看到抓住他的北匈人已连人带马被一支利箭刺中,坠马堕地,呜咽不止。

一双执弓的素手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

戾英目之所及,看到一个身材高挑纤细的北匈兵,巨大的黑铁兜鍪难掩白皙的面庞,明亮的双眸。

“朝露……”他心头大动,低声喃喃,道,“这可是救命之恩呐。”

朝露居高临下,没好气地看他一眼,命亲卫将他带下去治伤。

她身着北匈百骑长的铠甲,骑着高大的北匈纯种黑毛战马,用流利的北匈语命令新赶来的一支北匈军,将他们赶往另一侧城门攻去。

如此,可以为逃逸的交河城平民多争取一些时间,少一些无辜的伤亡。

正在此时,她的身后骤然响起一阵如雷马蹄声。

看到一缕缕文殊兰的旗帜昂然在眼前飘过。漫天悬浮的金光万丈,如同神佛降世,笼罩在下,覆满此间尸山血海的阴诡炼狱。

为首之人飞骑如风,疾驰于马背金鞍之上,率兵直冲入北匈军的兵阵,势如破竹,击退了纷涌而上的进攻。

回首之际,那人看到了她和她伪装成北匈兵的亲卫,一双遒劲有力的臂膀手握锋刃,疾驰而来,正欲向她挥刀相向。

朝露慌忙放下弓箭,摘下兜帽,卸下伪装,刚想用高昌语放声一句“自己人!”。

话音还未出口,却已是来不及了。

白晃晃的锋刃已近她的头顶。

她下意识地闭眼,微阖的眼里中,恍若看到一缕玉白在满目连绵的金光中飘过。

错身之际,她能感到飞扬的马鬃掠过她的肩头,刀锋的寒光在她眼前一晃而过。

电光火石之间,那刀刃好似认得她的人,只是削去她额间几缕碎发,便已被飞快地收走入鞘,未伤及她分毫。

她的意识尚在混沌之中,马蹄声已远去,耳边传来人群喜极而泣的声音:

“国师来了!”

“昭明将军来救我们了!”

朝露下意识地睁眼抬眸,方才马上颀长的人影已在身后倏然消散,混入茫茫金光之中。

漫天的熊熊火光,映出那人一晃而过的面容。

凶厉的面疤,幽深的眼眸。

幻觉一般地,朝露恍惚看到了前世那位国师的身影,心间骤然涌起一股惊涛骇浪。

他竟然也在高昌吗?

腥风血雨之中,她回忆起了前世,和他惊世骇俗的初见。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个副本反转多,多少之前的线会在这个副本收束,最好不要跳章,会看不懂。

接编辑通知,今后可能jj写不了和尚文了,所以这最后一本,我一定好好写。这个副本我很喜欢,一定不让大家失望!

【注释】

井渠即现在新疆的“坎儿井”。

《史记·河渠书》:“於是为发卒万餘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絶商颜,东至山岭十餘里閒。井渠之生自此始。”

王国维《西域井渠考》:“西域本无此法,及汉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

第64章

前世。

初入大梁宫廷,朝露想学汉家女子附庸风雅,给情郎写诗作赋,作为闺中密趣,便求着李曜教她汉文。

起初几日新鲜,李曜与她寓教于乐,后来政事繁忙,便不得空再教。年轻的皇帝随手在朝中指了指几个文官,请他们来授课。

岂料那几个大儒杵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无人应声。

她是西域来的异族,不堪教化的蛮女。这些所谓桃李满天下的文官清流,早就视她为妖女祸水,没人瞧得起她,又怎肯教她汉文,沦为朝堂笑柄,晚节不保。

她明白过来,又气又恼,故意在李曜面前委屈垂泪。

李曜心有愧意,无奈哄她道:

“朕定请个最厉害的老师来教你,好不好?”

后来,来宫中教她的,竟是大梁国师。

李曜颇为得意,邀功似地对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