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嫁给渣过的佛子(256)+番外
他没有强闯,目色晦暗,静静地,隐忍不发地在等二人从水牢中出来。
洛枭一见到他,就将朝露从他怀抱中夺下,揽在臂弯中,眼圈发红,唤道:
“露珠儿,怎么这么傻?”
朝露听到他的声音,吃力地笑了笑,低低道:
“三哥,对不起,又让你担心了。我和三哥回乌兹去,再也不分开……”
洛枭心痛难耐,猛地抽出腰间长刀,直抵着洛襄的咽喉,目眦欲裂,愤愤道:
“那日我早就警告过你,你根本护不住她!”
在旁的武僧见状,大惊失色,纷纷上前欲将洛枭扣下。
洛襄扬手制止,武僧只得退下。
怀中的温热散去,洛襄双臂之间空荡一片,缓缓垂下了手。
“我会了结此事。”
洛枭冷哼一声,深陷的眼窝里射出锋锐且阴沉的眸光,死死盯着他,质问道:
“怎么了结?你就算暂时救她出了这个水牢。外面还有大批的信众等着要把她扒下一层皮来。”
“他们都说她是妖女,已经把大旱,兵乱,什么天灾人祸全扣在她头上!”
“露珠儿往后余生,就算回了乌兹,她如何能安生地渡过?难道要她改头换面,东躲西藏过一辈子?”
畏地狱之苦,亦畏人之多言,众口铄金。
身份的鸿沟,无法逾越,不能逾越。每进一步,都是炼狱无间。
洛襄眸光垂下,落在女子光洁的面靥,两行滑落的清泪。他想要伸出的手收了回去,扣在袖中。
寺内,钟磐声悠悠,浩渺如尘烟,飘至目所不能及的远方。
洛襄举目望向天际,平静地道:
“我不会让她如此痛苦地过这一生。”
“她所受之难,因我而起,便由我来终结。”
她是他最忠实的信徒。
即便所有人都背弃于他,她仍然在虔诚地供奉他。
他成佛,只为渡她一人。
……
入夜后,天穹泼墨般的黑,大雨倾盆,泼天盖地。
一阵急促的脚步踩着哗啦啦的雨水奔入寺庙后方的僧院,一扇一扇地敲开了长老的房门。
一盏一盏油灯亮起,从昏暗的窗纸中透出萤火般的微光。
长老们听到敲门声漏夜惊醒,起身披衣,冒雨前去正殿。
“长老,长老!佛子他……”小沙弥犹疑了一息,忙改口道,“在殿外长跪,硬是受了三十刑杖。”
待长老赶至殿门前,一眼望见跪在滂沱大雨下那道挺拔的身影。
暗夜里的雨水一片又一片地打在他身上,将一身玉白染作暗沉沉的青灰,如同溺在深海里。被大雨稀释的血水,在他宽阔的脊背蜿蜒流淌,化为一道道薄红。
他眼里的光似是被雨水浇灭了,晦暗如无尽夜色。
诸位长老了然地相视一眼,既是轻舒一口气,亦是深深叹息。
……
数日后,高昌大寺。
佛门信众接踵摩肩,将大寺的外墙围了整整一圈,神情恭肃地望着内里正在进行的法事。
一排又一排的高香在香案两侧燃起,一重又一重的经幡在佛龛之上拂动。
绛袍的武僧气势巍然,挡在外侧。数百比丘在殿前诵念,梵唱如天音渺然。
身着褐袍宝莲纹袈裟的长老立在佛龛前,簇拥着一身清冷玉白的佛子,周身万千光华流转。
佛子缓缓敛起衣袍,屈膝跪于正中的蒲团。堂前众僧,殿外百千信众,随之跪地,刹那间,声势明灭,如若重山群峦起伏一片。
满堂诵声在这一刻停息。肃穆的寂静中,长老中站出一位华发老僧,手捻佛珠,声如洪钟,望着底下道:
“佛子可曾历劫?”
洛襄道:
“曾有一劫,是为前世因缘,今生常在缠缚。”
老僧再问道:
“现今可曾窥破?”
一阵微风穿堂而过,殿内许久都没有回音,寂静如同空无一人。
长老眉头蹙起,面面相觑。墙外的信众延颈而望,人群中渐渐起了私语之声。
经幡来回舒卷,烛火静静燃烧。
最终,洛襄双手合十,微微垂首,道:
“此劫已窥破,愿化身佛子,渡尽众生。”
老僧呼出一口气,朗声道:
“阿弥陀佛,择日受封佛子。”
老僧接过一旁沙弥取来盛有浴佛净水的金钵,枯瘦的手指蘸了蘸,轻轻洒在洛襄的肩头。
洛襄俯身下拜,一袭袈裟迤逦在地,尘埃落定。
登时,比丘尼吟诵的梵唱大起。信众有的相拥而泣,大喜过望,有的朝佛殿方向接连大拜,叩头不止。
他们的佛子历经劫难,终于要得道成佛了。
众生皆苦,佛子必能渡一切苦厄。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洛襄面无表情,敛衣起身,恢复了高彻出尘的神姿。
随后,一青衣比丘朗声道:
“佛子与诸长老为罪人消除业障。”
呼声过喉,众人纷纷朝身后望去。
洛枭带着洛朝露从寺外步入殿内。
水牢之刑后,朝露被幽禁在高昌大寺惩戒,悔过修行,被惩罚抄了数卷佛经,来抵消罪过,请佛陀原谅她的过错与罪业。
在无数道或讥讽或嫌恶的视线中,洛朝露捧着一只檀木锦盒,从容不迫地行至佛龛前,双双跪在蒲团,双手合十。
洛襄敛袖伸手,从金钵中掬起小半捧清水,依次洒在洛枭的额头,双肩,掌心。
身后的一排长老手持佛珠诵经,口中念念有词。比丘高声喝道: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水湿衣,洛枭面色肃然,伏地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