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嫁给渣过的佛子(333)+番外

作者:余何适 阅读记录

前世大梁和北匈止战和谈,已是她死后之事了。她只是听李曜说起过,他最后一回远征西域,与落败的北匈签下了国书,从此了结这场旷世宿怨。

最后回到了雷音寺之时,他已是九死一生,不愿救治。

朝露从榻上惊起,冷汗淋漓。

……

洛襄在王城外听下属汇报行军路线,是故意等了片刻,原以为她还会追出来送行。

可许久不见人,他微微诧异,问起一旁的侍官。

侍官小碎步入城,不一会带来了她的行踪,说是她已经召集了人在排练乌兹乐舞,有几个新来的男舞伎很得她赏识。侍官去的时候,他们逗得她直笑,很是开心。

他走后,她像个没事人一样,一切如常。

洛襄一愣,心下失笑,即刻下令启程。越早离开,越早可以回来见她。

北匈人和谈会盟之地定在敦煌以北的凤鸣山脚。虽离汉地只隔几重山,但再往北去,便是北匈人的单于庭。

越近北地,飞沙走石,翻越凤鸣山之际,洛襄在山麓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来人一身玄衣,面容为黑巾所掩,见了他,勒马回身,朝他走来,一双琥珀色的眸子含着惯常的睥睨一切的神采:

“她不放心你,来信让我来护着你。”

“有劳三哥。”洛襄颔首。

洛枭至少在北匈单于庭生活了不少时日,熟悉前来和谈的北匈官员,有他在,很多事确实便宜不少。

山路崎岖,洛枭在他马后一步缓行,为了不暴露他乌兹王的身份,对外只称他是洛襄的亲卫。

洛枭斜眼看他,抱臂在胸,不置可否。

听闻她给洛枭寄去了长长一封信件,诉说近况,洛襄默默行了几里路,终是忍不住问道:

“她可有带话给我?”

洛枭两手一摊,摇了摇头:

“只字未提。只让我来助你一臂之力。”

一句问候都没有。洛襄面无表情,手中的缰绳握紧了些许。

这个小东西,自他离去,怕是乐不思蜀。

他日夜都很想她,精密谋划对付北匈,心中计算着归期。她却在忙自己的事,像是要将他忘了。

洛襄摇摇头,没有将不悦挂在脸上,只一蹬马腹,丢下洛枭,纵马离去。

大梁和北匈在凤鸣山脚下各自安营扎寨。邹云早已带兵,将营地里搭建起来。辕门前火杖通明,等候着他的到来。

洛襄一下马,他便朝他奔来。洛襄将马匹交予亲卫,看一眼他凝重的面色,问道:

“如何?”

邹云咬牙,恨恨道:

“北匈人,气焰十分嚣张。”

洛襄望了望被焰光烧红的天边,淡淡道:

“气数已尽,强弩之末。”

……

凤鸣山下,北匈使臣已设下酒席,宴请远道而来的大梁使臣。夜宴围着篝火一圈,喧嚣的乐声和人声不尽。

洛朝露带着一批伪装成北匈军的士兵已悄然潜入凤鸣山下的夜宴,同样埋伏在山间的高昌王军看到她,惊异之下,准备下山汇报给洛襄。

她制止了他们。她来,本就是惊喜,怎么可以惊动他,让他分心呢。

朝露下了山,来到和谈的营地,只见各处都是巡逻的北匈兵,唯有一处帐子外面全是女子,原是北匈用来招待来客的侍酒女奴,是想要借酒色迷惑大梁使臣。

她摇头叹息,果然是出生游牧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伎俩。

朝露凭借着流利的北匈语,成功地混了进去,换上了女奴的衣服,领到一青铜酒瓶。

忽闻夜宴上喊声鼎沸,有如雷动。隐隐看去,是两个壮汉摔跤角力。

朝露的目光掠过围观的人群,看到一身便服的邹云正将一个肥壮的北匈勇士一把撂倒在地。

细问之下才知,北匈使臣听闻就是这位少年将军最后一战让北匈骑兵一败涂地,硬要他上场比试。北匈挑衅大梁,说是比武助兴,无非是想杀一杀大梁人的气焰。

大梁只得应战,否则会被认为怯懦,在谈判桌上失了气势。

邹云虽体型不如对手庞大,好歹身经百战,用的更是巧劲,先将人引得满场跑得气喘吁吁,待那人力竭之时,猛地扣住那人毫不设防的肩膀,攻其不备,狠狠按着他让他起不了身,最后胜负已分,云淡风轻道一句:

“承让。”

北匈使臣并不罢休,指着大梁席位正中主座之人,道:

“三局两胜,方分胜负,不知这位大人高姓大名,可否与我勇士再行比试一场?”

朝露看到坐在正中的洛襄,捏一把汗。

让他指挥千军万马还好,并不精于格斗,如何能胜得腰大膀圆的北匈勇士?

场内静了片刻,风吹旌旗,猎猎作响。

大梁人纷纷咬了咬牙,不想答应北匈的比试却又不甘示弱,却都不敢吱声,只是默默按紧了腰间的佩刀。

北匈人洋洋得意,料定了梁人再无勇士可出战。

身居大梁主座上之人,自是位高权重,他们猜不透此人的身份,必要试探一番。

洛襄连站都没站起来,面色依旧如常,淡淡扫了一眼提出要求的北匈使臣。

只一眼,当下一众北匈人如临北地风霜,莫名打了个寒颤。

“贵国单于何曾御驾亲征?”洛襄淡淡道,“我的亲卫可为我一战。听闻北匈骑兵骑射皆精,不妨出一千骑长,与我这亲卫一较高下。”

眼见他身后走出一个一身玄衣的蒙面男子,看起来平平无奇。北匈人不屑一顾,应下比赛。

朝露松开了攥紧的袖口,双臂抱胸,好整以暇地望着洛枭悠然上马,连射三箭,将北匈的千骑长射下了马,最后一箭还挑衅似的将人的铁兜鍪刺穿,掉落在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