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嫁给渣过的佛子(385)+番外

作者:余何适 阅读记录

有无边佛法,却难渡一人。

日复一日,明灭的烛火,沉默的经幢,绵延的佛卷,他闭塞于青灯古佛之中,从虚无的佛法和沉寂的藏经中,苦苦求索救世渡人的法门。

直到有一天,一角嫣红的裙角闯入了他的视线,在他身边徘徊不去。

她明艳洒脱,却又执拗顽固。她芙蓉白面,却又暗藏杀人利刃。她重情重义,百折不挠,却堕于泥淖,深陷七情六欲。

他教化她,“污泥能生莲花”。他庇护她,“你可以依照自己心意而活。”

天长日久,他心底的私心破土而出,暗自在经由她的眼,窥探佛门之外的万丈红尘。

他开始忤逆佛门,违背戒律,清扫了残害无辜的明妃案,为她搅弄风云,擅动兵伐,将昏君庸王赶下王座,还一国百姓一个清明的世道。

直至最后五戒尽破,只为救她,救战火之下的万民苍生。

起初,她与他隔着一道高高的佛门。

命运一般地,她的裙角从罅隙里透进来,拂过他周而复始的佛珠。

他轻轻抓住了她的裙角,跨出了佛门,步入滚滚红尘,人间烟火,体会作为凡人的喜怒哀乐,贪嗔痴念。

他曾以为,是他渡化了她一世的戾气,可谁又能说,不是她成全了他的济世之心,又予了他世间极乐?

不做神佛,只做凡人。

他贪恋红尘,与她一生一世,看尽天下风光。

短短一梦,好似走过了一世那么长。

最后,那个人朝李襄转过身来,他看清了他的脸,与自己一模一样。

那人笑着对他道:

“我曾让她伤心落泪,这一世,你不要让她再伤心了。”

“我把我心爱的姑娘,交给你了。”

“你快回去吧。她看不到你,会着急的。”

语罢,那个人影走过来,融进了他的身体了,消散得无影无踪。

李襄疾步往前,越走越快,独自一人走在漫漫无际的长夜里,周遭尽是深不见底的黑暗。

一刹那,有一束光在眼前散开来。温柔不刺眼,缓缓照在他的周身。

明光灼灼,化作作一株玉兰花树。

光亮里,他看到一个小不点从满树玉兰花里掉落他的怀中。明眸皓齿,檀口点朱,一眼便攫住了他的魂魄。

他看到自己陪着她长大,从小臂长的婴孩,到他膝盖高的小姑娘。

他想起来,他曾与她纵马草场,手把手教她习字,授她诗书。

她的双眸如星辰般一闪一闪,眉眼弯弯,笑问他道:

“襄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呀?”

“一定能再见的。”他允诺她,坚定不移。

“襄哥哥说话可算话?”

“君子一诺,驷马难追。”他蹲下身,将象征夫妻结发的红绳系在她小巧的腕上。

下一瞬,小姑娘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千里迢迢来代郡找他,哭得梨花带雨,问他:

“襄哥哥为什么不记得我了?”

后来,花朝节,月夜下,罗帐里,少女的纤指纠缠着他的发丝,在他面上落下甜蜜一吻,笑得烂漫动人:

“我们这就是成亲了呀?”

画面的最后,是他了却毕生夙愿,阻止了父王谋逆,中箭跌落马下。又见她不要命地扑倒在他怀里,泣声道:

“襄哥哥,我们都成亲了,你为什么说话不算话?”

她的声音越来越渺远,连她带来的光都要黯淡下去。

少女的明眸檀口,笑语欢声,他此生唯一有过的奢望,就要被黑夜彻底淹没了。

十年了,他一直在等她长大,等她找到他,嫁给他。

李襄眼眶发涩,急切地追上去。

一生命格不祥,背父弃母,孤苦无依,无亲缘情缘。他此生,就是只为了阻断生父的阴谋,背叛亲族而生。

若是能死在对抗北匈的战场,也算不枉此生。

他本来已决意一条路走到黑,可她来了,闯入他不堪的命途,毫不迟疑地要将她的命格分他一半,要带他脱离永夜。

可她此刻离她越来越远,连笑容都不见了。她的光,就要照不到他了。

李襄咬牙挺身,继续往前。

他一定要走出这片黑暗。去找他唯一的光。

“朝露……”李襄唤着她的名字,从昏迷中清醒了过来。

眼前从黢黑一片到柔光发亮。他发现自己躺在了一处陌生的帐子中。

“哥,你醒了?!”耳边传来阿弟李曜的惊呼声,“你可算是醒了……”

李襄睁开眼,失焦的视线渐渐看清了,声音嘶哑:

“这是,何处?”

“这里是定襄城。”李曜将慢慢地他扶起来,眼里有些血丝,低声道,“哥,我都知道了……”

他别过头去,不去看李襄苍白的脸,道:

“父王他……他将你从宗族里除名了,还下令不准你再回燕地。”

李襄面无波澜。他早就料到了。

没在阵前一箭杀了他,已是念及父子一场。

“哥,你昏迷的这些天,母妃的病已经好转了。等我回去,再去求求父王母妃……”

李襄摇了摇头,道:

“不必大费周章。我已打算投军,不会留在燕地。”他细细听了一会儿,外头并无战火的喧闹,问道:

“北匈军来势汹汹,定襄守城可还顺利?”

李曜从案上倒了一杯茶,递给他,道:

“北匈已退兵了……”

“竟如此之快?”李襄讶异。当日集结两营两军的兵力,对抗北匈大军少说也需半月。

李曜长叹一口气,望着他道:

“北地三王五侯家的,听闻公主在定襄,这几日都火速敢来定襄支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