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嫁给渣过的佛子(387)+番外
“朝露。”他没有动,只唤了一声。
少女没有回头,低垂的头抬起来几分,仍是背对着他,良久才道:
“你不是想把我送回长安,然后自己生死不明吗?”
“你不是说,我认错了人,你不认识我吗?”
“你的确不是他!襄哥哥才不会这么对我那么狠心……唔……”
话音未落,他已拨开珠帘,不顾一切来到她身旁,将她轻轻搂在怀中。
她没有推开他,身体僵了一会儿,又柔软下来,只是肩膀微微颤动,开始哽咽道:
“我按照我们约定,及笄了就来找你。你倒好,不仅不认我,还要不辞而别……你,你就是话本里说的那种、那种,负心汉!”
她的眼泪滚烫灼人,泅湿了他的衣襟。他埋首下来细看,才发觉得她黑白分明的眼眸微微泛红,眼睑还有几分肿。不知道这几日,暗地里哭了多少回。
李襄心中柔情涌动,又酸又涩,低声道:
“我等你等了好多年,等得太辛苦。你来得迟了,我有些生气……今后,不会了。”
这十年心酸孤寂,各中辛苦挣扎,从未与人道,也不想与人道。今日却忍不住在她面前袒露一回。
谁能料到,本打算孤苦一世的他,会有这样一个华光四溢的人,愿意不惜一切拉着他走出黑夜。
她太美好了,美好得太不真实。
他历经生死,才敢确定自己的欲望,才敢回应她的心意。
“啊,我来的很迟吗?……”朝露仰起哭花了的脸,抽噎着问道。
“也不算太迟。刚刚好。”他抚过她脑后的长发,在她耳侧轻声道。
他说得轻描淡写,可她已经知道了全部的真相。
他的前半生像一卷隐秘而残破的画轴,在她面前铺开了。
这些天,她一直在想,要是她能早点来找他就好了。他或许不必受那么多苦,不必独自一人承受所有。
他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平定判乱,却永远只能成为一个秘密,一生都不可与人道。
她想起幼时,她为了维护几个被使臣欺负的宫女的名节,令母后失望,被父皇斥责,被所有人误解,只有他为她查明真相,彻夜前来安慰,说她没有做错。
那种委屈,足以让她至今都难以释怀,可他分明受了比之大于千百倍的委屈,还一声不吭,默默承受。
她的襄哥哥明明值得世上最美好的赞誉,她好心疼,比自己受了委屈还心疼。
朝露强忍住眼泪,抬起双臂想要将他抱得更紧。
可他却慢慢放开了她,目色隐忍:
“公主殿下,臣逾矩了。”
“你明明一早就知道……”朝露锤了一下他的肩头,避开他的伤处,蜷起的手指反被他轻轻握住,扣紧。
李襄默不作声地牵着她的手,袍袖垂落,藏于宽大的长袖中。
朝露垂头一笑,这大概是这个古板的人唯一一能接受的亲密之举了。
她便牵着他的手来到庭院中。
李襄看到那几株红柳,一想起方才她身边围了那么多大好儿郎,难免生出几分涩意。
却不料她将地上“突突”滚起的药炉用布块垫着拿起来,熟练倒入早已备好的汤碗中,以命令的口吻对他道:
“你伤才好,必要按时喝药。”
李襄这才发现,方才她被一群人围着,一直低头,手中不停扇着纨扇,原来是在照看一盏药炉。
他心间涌出几分悸动,喉头动了动,问道:
“这几日都是殿下在帮我熬药?”
朝露掰了掰手指,道:
“定襄城中大战方过,所有军医、民医都在帐子里照顾伤员还有城中遭了难的百姓,人手本就不够。熬药这种事,不算太难,我自己很快就学会了。”
“我听陇西军的人说,你和你父王决裂了,今后要去军营里头吃苦,不会再有侍从照顾……”她声音小了下去,耳根泛起丝丝薄红,道,“熬药这些小事,我也是可以做的,以后会很熟练的……”
她垂下头,有一下没一下地勾着蜷曲的发丝,再没有说下去了。
李襄微微一怔,明白过来后,心中泛起一股难言的喜悦,与微微的涩意交织在一起,沉声道:
“我不再是皇族,可能也不能再姓李,身世有异,命格不祥,你父皇母后若是不允……”
朝露不想听他说这些,径自端起汤碗,舀起一勺子,放在嘴边吹了吹,把一勺汤药抵在他的唇堵住,不让他再说下去。
他顿时有几分无措,呆住不动,半天憋出一句:
“我,自己来……”
朝露眨了眨眼,挑眉道:
“我的母后就会为我父皇侍疾的。”
说话间,少女眼睫在颤,眉眼柔和如春水荡漾。看似没什么心机,说出的话句句撩动他的心。
李襄无奈地笑了笑,低下头,一口一口饮下她喂送到口边的汤药。
“方才听你说,你喜欢大英雄?”他心里琢磨着,待伤养好了,穿上战甲,不再是无相寺里那副书生模样,再去陇西军中立点军功才好。
朝露一愣,很快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没想到他如此光风霁月的一个人,竟也会听墙角。
“我本来,才不稀罕什么大英雄呢。我喜欢是因为……”她故意顿了顿,抬起柔软的指腹,为他拭去唇角残留的药汁,道:
“你就是大英雄呀。”
因为,在她眼里,他是大英雄。所以,她喜欢大英雄。
李襄怔怔地看着她,一言不发,心头若潮升潮涌,再难平息。
眼前的少女比梦里的她更为明朗大胆,无忧无虑,不再畏首畏尾,倚赖他人。她生来就是天之骄子,万丈光芒,一身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