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嫁给渣过的佛子(77)+番外

作者: 余何适 阅读记录

白光一闪,尖锐的箭镞钉入杀地,刻满莲纹的箭身来回晃动,嗡嗡作响。

李曜瞥了一眼大臂处的血口子,回首一望。

天色辽阔,大地苍茫。

眼界的尽头处,烈马崩腾,人影纷纭。

为首之人,玉白色的袈裟逆着风,其上缝制的千万条金线缓缓浮动,破云穿雾而来,如同天地混沌初开时的金芒清光。

他手握一把巨大的雕弓,朝他射出了那支不致命却足以警戒的飞箭。

是故意偏了几寸,否则,这支暗箭正中心口取他性命也不在话下。

李曜眯起了眼。

下意识地先查看双方兵力。

来人翻来涌去的袍角像是一道徐徐展开的帘幕。帘幕落下之后,峡口黑黢黢的灌木丛中,不知何时涌现出了百余道暗色身影。手执利刃,明刀晃晃,一时间竟如大军压阵,滚滚浪潮一般奔涌而来,将来人簇拥在中心。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从天际尽头雨幕的阴影里缓缓走了出来。

那人身材与他一般高大伟阔,袍袖鼓满了烈风,翻涌不息,面上却依旧清冷无波。

声音冰冷且铿然,如亘古寒峰,破风而来:

“放开她。”

“她说了,不想和你回去。”

朝露看清了那道玉白的身影,还有熟悉万分的声线,热泪盈眶。

她等到了她的救兵。

她向他奔去,毫不迟疑。

在一片对峙的刀光剑影中,两个身形相近的男人同样冰寒的眸光撞在一处。

“你又算什么东西?凭何阻我?”李曜转身,看到声势浩大的僧众,他面上的惊愕不过转瞬即逝。他从喉底轻哼一声,舔了舔被风吹得干燥的唇。

“我无意与大梁使臣动干戈。但……”洛襄开口,沉静的目光掠过一重重利刃的寒光,落在二人中间势单力薄的女子身上,“她今日不能由你带走。”

“口气倒不小。”李曜剑眉一凛,覆手在背,冷冷道,“身为佛子,不守清规戒律,刻意接近乌兹王女,究竟有何目的,是何居心?”

“没有目的,更无居心。只为故人一诺,必当誓死遵守。”洛襄回道。

“呵,说得倒是冠冕堂皇。”李曜嗤了一声,淡淡质问他道:“你已不是乌兹九王子,既非她亲族,亦非她夫家,凭什么插手王女之事?”

“难不成,佛子想要独占王女不成?”李曜顿了顿,故意提高音量,道,“亏你还是修佛问道之人,竟作如此卑劣之想!”

僧众闻声愤然不已,当他竟敢污蔑佛子,此时戒棍戒刀相触,震声不断,山谷中许久仍有余音。

洛襄寡漠的面容毫无波动,眼神微微一示意,周遭杂乱的声音再度平肃。

空旷的山谷中,他的声音平静,却字字有力:

“她想离开乌兹王庭,我必当从她所愿。你大可问一问,她想与谁一道。”

李曜冷笑一声,反诘道:

“我还记得第一回 与佛子在王庭相见,佛子还与我论道汉人嫁娶之俗,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约。那我今日便告之你,女子待嫁之前就该听从父母之命,出嫁后也自有夫君管教。在西域如此,在中原更是如此。

“今日她母亲让她回到王庭,她就当遵从。这本是天经地义的规矩,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洛襄眉头轻蹙,声色淡淡,反问道,“从来如此,那便从来都对吗?”

洛襄下了马,一步一步顺着缓坡,不疾不徐地朝山谷下的二人走去。

他的音色比风声更烈,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仪:

“女子也是人。身而为人,便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其余他人,无论是你,甚至是她母亲,也并无资格去决定她的人生。”

李曜一怔,眉头紧皱起来,面上多了几分森然的冷意:

“听闻佛子在王庭与王女日夜相对,传道受业解惑。佛子便是如此教唆于她,让她忤逆父母的?”

“是非公道,自在己心。”洛襄面色从容,淡淡回道。

“不过,佛子既如此说,那今日便让她自己来选罢。”李曜轻飘飘望向呆立正中的女子,道,“洛朝露,今日你要跟谁走?”

朝露恍惚了一下。

纷乱的记忆一一闪过,她的喉间顿感窒涩。

前世她母亲一面任由她仗着美色胡作非为,却一面要她诱惑佛子堕落,又逼她入大梁皇宫以色侍人。

而她的夫君李曜,平日里予她万千恩宠,却转头就将她幽禁宫中,最后一箭赐死。

所有赋予她身上的,名是宠爱,实为控制。

洛襄方才却说,她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

在这一刹那,她只觉浑身凉透了的血都沸腾了。

前世,她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是临死之前,被救她出长安的国师点醒的。

他也说,她不是众人口中的妖女,她不必为人傀儡,她本是可以为自己而活的。

只可惜,太晚了,当时在那寺中她已穷途末路,就这样白白虚度了一生。

今生,她是不是还能有重来的机会?

朝露抬起湿润的眸,望见佛子玉立在斜坡底下,一如既往地朝她伸出手去,眉眼不改的淡漠。

虽不言不语,却如有千钧之力定在她心底。如寒崖磐石,从无转移。

奔跑间,朝露骤然听到背后李曜的声音:

“洛朝露,我可是有你三哥的消息。你不跟我走吗?”

她脚步一顿,缓缓回身。

同样英姿勃发的少年帝王立在另一头的谷底,同样难辨无情还是有情的眼,亦在深深地望着她,向她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