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103)
窦氏被打得半身血肉模糊,还得强撑着进来谢恩,徐宁自作主张派了乘小轿送她回去,如此恩威并施,省得慈宁宫遭人诟病。
相信受过这番教训,邓家多少能消停一阵。
静王妃如此长袖善舞,把慈宁宫的奴仆指挥得团团转,邓太后未置一词,无疑是默认她的做法。
李凤娘看在眼里,分外不是滋味,凭什么她能靠几句花言巧语哄得人人高兴,天下没有这种道理。
遂朝邓太后陪笑道:“妾身也有一样薄礼进献给皇祖母,还望皇祖母笑纳。”
语毕击掌三下,就有宫人捧着一个巨大托盘进来,上头施金错彩,俨然是一件耀眼夺目的凤袍。
得四个宫女提着才不至于拖曳地上,摊开来更显华丽无比,衣领、前襟以及袖口上点缀着一排排圆润硕大的明珠,连纽扣都仿佛是宝石做的,猫儿眼、祖母绿,闪烁着幽艳迷人的光泽,动人心魄。
吴王妃未曾想李凤娘懒得回她信,背地里却在忙这些,不由得讥笑道:“弟妹出手当真阔绰,这件凤袍当所费不呰吧。”
李凤娘淡淡道:“劳二嫂记挂,我还薄有些家私。”
事实上她耗费了大半的陪嫁,又变卖了近百亩庄田,方才绣成这件奇珍,如不能在太后寿诞上一鸣惊人,心血就全白费了。
但世事总有不如意处,邓太后淡淡道:“这衣裳我不配穿,拿回去吧。”
李凤娘脸上差点就挂不住,怎么可能?勉强挤出一丝笑意,“皇祖母德隆位尊,儿孙们自当以天下养,何来靡费之处?”
惠妃正心烦着,李氏未免太擅做主张!这样大的事也不跟她商量。
她才不信李凤娘用的全是私房,怕是齐懋也暗中补贴不少——懋儿这软耳根子,人家但凡对他施舍个好脸,他就巴巴贴上去了。
奈何同气连枝,惠妃还是得帮忙说好话,“臣妾知道您崇尚俭朴,但体谅孩子们一片孝心,就收下吧。”
邓太后也无二话,叫人跟那些屏风茶具之类一齐收到库房里去。
惠妃好险没被噎死,看样子太后压根不打算穿,早知道还不如退回来——那凤袍上的金子宝石拆下来变卖,多多少少还能捞回点本钱。
现在却是石沉大海,连个响都听不见。
徐宁委实被这家子蠢乐了,明知邓太后出身贫苦鲜见富贵,想必以前没少被其他嫔妃借这事挤兑,你还故意做件触目显眼的衣裳来刺她心,这不是给和尚送梳子么?
活该没个好脸。
李凤娘被隔壁幸灾乐祸架势气个倒仰,僵着脸道:“不知五弟妹给太后送了什么礼物?”
徐宁含笑道:“我比不过四嫂出手大方,只略尽绵力罢了。”
李凤娘略微气平些,谅她也拿不出好东西。
须臾吃完了寿面,邓太后请大伙儿到后院观戏去。偌大凉棚里搭着高台,后头则是一排排铺着毡褥的藤椅,依势而就,排与排之间有恰当的高度差,因而不会产生视线阻隔问题。
吴王妃讶道:“以前都是在暖阁里叫一班小戏,今儿怎么换到露天了?”
徐宁笑道:“皇祖母一时心性也是有的。”
心知肚明怎么回事。
还好天气已渐渐和暖,四面又烧着炭盆,并不很冷,但徐宁还是让人多拿两个鹅羽软垫垫上,又搬了个风炉来,方便随时可以喝到热茶。
吴王妃笑道:“难为你如此体贴,我怕生受不起。”
徐宁道:“二哥不在,我自然要代替他多多照顾,谁叫你是我二嫂呢?”
吴王妃方才心安理得坐下。
安王妃远远瞧见两人如此亲昵,不知是何滋味,看上去分外落寞。
徐宁暗道:少女情怀总是诗。
第063章 投缘
南府那帮乐工吴王妃大多认得, 以前胡贵妃也爱吹拉弹唱,常在宫里奏乐,她也有幸当个陪伴。
但今日上来的这些她却一个不识, 仪态也与南府不同,多少有些散漫随意, 要不就是步伐僵硬跟挺尸似的。
吴王妃诧道:“几时换了这些人?”
她养胎不过几个月, 宫里居然天翻地覆。
徐宁嘴上说,“谁知道呢。”
心里暗暗佩服温妃手脚之快, 她不过提供了个方案,婆婆就雷厉风行将事情给办妥了。看来, 温妃是真的很希望儿子能成为太子,难怪当初会情急乱智。
其余人不似吴王妃这般熟稔,俱正襟危坐等着听戏。一般来说听戏有雅俗之别,似胡贵妃这种端庄典雅的贵族女子, 听的多数为《锁麟囊》《柳迎春》《长生殿》之类,逢着太后千秋这等日子, 要么就是《麻姑献寿》《八仙报喜》,图个热闹。
但今日这出戏显然别开生面, 上来就有个涂花脸的俏皮女子上来一通吟唱, 继而却见人抬上来一口棺材, 那女子还作势拿斧头将棺木劈开。
胡贵妃铁青了脸, 荒谬,这曲目是谁排的?寿诞竟弄得这般不吉利。
待要叫管事们过来审问,奈何太后尚未发话, 只好暂且按下不表。
吴王妃也被那棺材给吓住了, 怕看却又忍不住想看,悄悄问徐宁, 这是讲什么的?
徐宁便告诉她,这出戏叫《大劈棺》,不是悲剧,其实是滑稽戏。讲的是庄子之妻田氏立誓夫死不嫁,庄子遂假死以试其真心,结果田氏真个上当,还在孝期就被楚国王孙看上,意欲琵琶别抱,怎料这王孙有心痛病,须服人脑髓方能痊愈,田氏遂劈开棺木,欲取亡夫脑髓,却不料庄周“诈尸”,死而复生并痛骂田氏,田氏于是羞愤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