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112)
景德帝想到胡贵妃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又是替小五求情又撺掇邓家将事情闹大,心里也自有些膈应,这会儿脸上无光,就更觉得贵妃讨嫌。
即便吴王事情办得漂亮,也没能将母妃脸面给拉回来。
景德帝决定将协理六宫之权收回,当然不能再还给陈氏,显得他太善变了,好在,宫里不是还有人选么?
景德帝就想请老母亲出山,然而邓太后岁数大了,实在懒得理会六宫琐事,每日听听戏看看杂耍该有多好?小五媳妇嘴甜伶俐,可比那些嫔妃叫她舒心多了。
太后一味推辞,景德帝也无法,只是,该给谁好呢?丽妃空有皮囊,至于惠妃——楚王的坏毛病一多半是让她给惯的。
兜兜转转,他倒想起一个人来。
温妃看着红布上那块金灿灿的印章,差点眼睛没给晃花,情不自禁咽了口唾沫,“这当真是给本宫的?”
虽然只是代掌凤印,对她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天上掉馅饼了!
第068章 借口
温妃几乎不能相信, 差点以为自己是在梦里,恨不得立刻捧起那块凤印,咬咬是不是真金铸的。
不过, 这样就太丢脸了,温妃遂还是装出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命好好打赏来人——她身边的侍女无疑同样昏了头, 捧出的金瓜子快有一座小山高了。
还好娘娘尚在兴头上,无暇计较这些小事。
徐宁笑嘻嘻地进门来蹲了个万福,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温妃见她如见财神爷, 那股热切劲儿是从未有过的,不但赶忙请她入座,还亲自给她斟了杯茶来。
亦可见景德帝这回的举措多么合她心眼。
可她却不知徐宁是怎么办成的,先前温妃碍着妃位之尊才没对邓家低头, 心里却也打着鼓,当媳妇的胡作非为, 身为长辈也是有责任的。但作为一个爱子情切的母亲,别说只是斫去方圆十里的杨柳, 哪怕把全京城的树砍了都使得!
谁像邓家恁般小心眼, 一棵树都还斤斤计较, 如今跟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真是活该。
但,万岁爷怎就忽然想起让她协理六宫呢?
这个么,徐宁能说她也没料到么?谁叫胡贵妃太沉不住气, 两面拱火架桥, 自以为能渔翁得利,哪知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风水轮流转, 来到永福宫这儿,大约也是宫里实在没人了。
徐宁笑道:“这自然是因为陛下信任娘娘的缘故,可娘娘您也别太喜出望外了,懂得居安思危才是长久之理。”
当晚辈的教训长辈原是不该,可谁叫靠着徐宁才有这番风光?温妃把儿媳妇当成活菩萨,非但不敢质疑,反而听得格外专注。
她自己是穷人乍富,也没打算去跟两位贵妃较劲,到底人家资历深厚,在宫里威望日久——温妃打算假意将账册送去两宫请教,她俩必不肯接,如此实权到手,面子也做足了。
可见十几年宫廷生涯不是白干。
徐宁对温妃表现很满意,婆婆虽算不上绝顶聪明,好在是那种一点就透的人,加上胆子小,让她作威作福她也不敢——有这些基础,至少不会对齐恒继位造成阻碍。
徐宁对凤印兴致缺缺,这六宫由谁掌管也无关紧要,不过落到温妃手里倒是方便了她,以后请安可以只来永福宫便可,不必再到甘泉宫和昭阳殿去了。
临走时,温妃又搜罗了几种丸药让她带去。
徐宁嗅了嗅,有些气味殊异,她对医道知之甚少,但基本理论是有的,譬如,热性跟寒性的药材不能同服,“这些都是用以治哮症的么?”
温妃略有些不自在,“当然。”
回去后,徐宁先拿着那锦盒同齐恒过目,虽说当娘的不会故意害孩子,可她怕温妃被人利用,如今静王府炙手可热,多的是牛鬼蛇神羡慕嫉妒恨。
齐恒略瞟两眼,便从中拣了几丸随手扔掉。
徐宁大骇,还真有毒?娘娘也太粗心了吧!
齐恒见不得她大惊小怪,“都是些房中助兴之物,以前每每进宫请安,娘娘都会随手塞我兜里。”
对自家老娘十分无语,就这样不信任您儿子吗?血气方刚年纪哪里用得上这些!
徐宁心说那可不见得,多的是银样镴枪头,驴粪蛋子外面光的。
见齐恒面露不悦,赶忙找补,“娘娘只是急着抱孙子而已,你不用介怀。”
齐恒瞥她一眼,“是啊,这本该是你的责任。”
徐宁好险没被茶水噎死,用得着内斗么?她俩才是同一阵线的有木有?
虽未明确沟通过,但徐宁估摸着两人想法应该差不多,都不想太快要孩子,一来还在事业上升期,匀不出空档操心家庭琐事;二来,这差事到底有些风险,万一她不幸挂彩了,谁来当他的贤内助?
庶长子更不可能,瞧瞧楚王府那个乌烟瘴气模样,便知遵循正统才是维/稳之道。
当然,这或许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本原因是温家人生育机能没那么强大,看看温舅母,看看温妃娘娘,膝下多是独苗——说不定那药没送错哩!
*
温妃得势,最高兴的当属诚意伯了,毕竟两家份属姻亲,同气连枝不是?
这会儿他早把温家人给忘了,实在那家子太过低调,甚少与京中勋贵走动。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有何用处?
诚意伯赶紧备了两份厚礼,一份送去永福宫,一份送到静王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