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170)
不患寡而不患均。
徐宁但愿自己想多了,然而,等她想出门瞧瞧时,帐篷外已乱成一团,无数的饥民眼冒绿光冲向方才那对母女,意欲抢夺半块馒头,吴王妃死命拦阻也喝止不住,急得嗓子都快哑了。
亏得齐恒带来的府兵持着武器上前,才勉强控制住事态,饶是如此,方才也在推挤踩踏中伤了不少人,煮粥的大桶也被碰翻,滚水四溅,不免又是满地哀嚎。
吴王妃这下受惊不小,白着脸,再想不到一时心软会酿出这等事故。
徐宁虽也有些惊魂未定,却还是着人先送二嫂回去,吴王妃抓着她胳膊,“方才那小姑娘呢?”
若因她的缘故连累那孩子丧命,她罪过可就大了。
徐宁宽慰道:“放心,没事的。”
适才她看得清楚,那妇人牢牢将女儿护在臂弯里,以身为盾帮她抵御一切风霜。女子本弱,为母则刚,难怪一口馒头都舍不得吃,全留给那小姑娘。
但愿母女俩个都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齐恒交代府兵,将难民们严加看管起来即可,不许打杀,之后才回到徐宁身边,“你也回去罢。”
徐宁知道自己留下来反倒添乱,遂点点头,“你自己当心。”
出了这事,吴王必不肯背锅,指不定得栽赃到别人头上。
齐恒颔首,“我明白。”
所以他才会负责善后,到时候这些人都是证人。
殷殷嘱咐了几句,徐宁便乘车抄小路回家,杜氏听闻粥棚动乱,急得亦是坐立难安,见她平安归来方才安心,“早说了在家养胎多好,非要逞强!”
徐宁老实认错,是她太急于求成了,二嫂的事给了她一个很好教训,可见过分贪功也要不得。
杜氏本就心疼女儿,简单训斥两句,便叫人煮安神茶来。
“你还算好的,我听闻楚王妃更倒霉,连粥棚都被人夷为平地。”
徐宁讶道:“李凤娘?”
她月份比自己还浅呢,凑什么热闹。难道又是为了打擂台?
杜氏哪猜得着楚王妃心事,只听说那位用的是上等御田粳米,煮出来的粥汤色浅碧、格外香甜,可是僧多粥少,哪里够分的?这不,为了口腹之欲才打起来了。
徐宁:……很好,来了个更蠢的。
须知朝廷赈灾,向来只以温饱为限,所谓救急不救穷,人在饿急了的时候,能有点糙米麦麸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李凤娘为了出风头特意买来上等好米,难保不会有本地人士冒充饥民前去领取,贪小便宜从来屡见不鲜,能有多少进得难民嘴里?况且人性是最禁不起试探的,难民们喝惯了糙米粥,嘴里正觉寡淡,听说有如此珍馐,岂不蜂拥而至?
粥棚本就为临时搭建,用的也是最简易的木料,哪禁得起轮番冲撞,李凤娘这下可谓自讨苦吃——或许她也非刻意炫耀,只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直接就把王府里库存的粮食拉来了,但,难道不会先问一声?徐宁也不知上哪买糙米,可她就会跟着两位嫂子学,这不妥妥当当的么。
徐宁道:“四嫂身子没事罢?”
杜氏摇头,当时情况那样混乱,很难说会否震动胎气,楚王府的人也奇怪,本该就近找个医馆请脉才是,她们倒好,直接把人给拉回去,倒不怕路上再出岔子?
徐宁心道,李凤娘这胎怀的还真特别,怕是个哪吒吧。
第103章 试验
施粥施得这般不顺, 几位皇子都上了请罪折子。安王妃那里虽然顺顺当当没出什么岔子,可安王身为皇长子,有义务管教诸兄弟, 他们犯错,自然也是他的疏失。
景德帝难得见到儿子们兄友弟恭, 却不料是在这种情况, 倒不知该哭还是该笑。法不责众,他也不能真个严惩, 只罚了每人两年俸禄拿来赈灾便是。
皇子们都有灰色收入,这点钱还真不放在眼里, 可老五倒霉,本是为了帮老二家的善后,怎的也要受罚?可见老二真没担当。
齐恒听完长兄一番噜噜苏苏,神色不改。他原以为大哥秉性老实, 其实并非如此,这不, 挑拨离间也挺熟练的么。
面子上,他对兄长们从无不敬之处, 只忠实地扮演一个无害小弟弟角色。反正, 他是不会主动踏入战场的, 等他们厮杀完, 自己再去洒扫,这般方才合算。
吴王妃怪不好意思的,抽空又给徐宁送了些补品来, 并询问那对母女情况, 她自己不敢亲自去看,生怕见到血淋淋的。
徐宁道:“小的还好, 为娘的有几处脊骨折损,怕是得静养数月。”
吴王妃大惊,“那怎么行?”
让人家住外头也不放心呀,何况是两个弱质女流,要么接回府里来罢?
徐宁道:“二嫂忘了,就因为你那半块馒头惹出的麻烦,如今你便请她们来,她们也不敢的。”
王府里富丽堂皇,规矩却多,人家升斗小民见了面便战战兢兢,未必适合养病。
吴王妃愁眉,“倒也是,或者我另外给医馆送些银子,让他们单独辟间净室,供那对母女暂住。”
这倒是个主意,徐宁未再反驳,可如今医馆也有些供不应求了——并非人力资源不足,京城居处,天子脚下,医馆药房还是挺多的,但也正因为这些人习惯了赚富人钱,如今要他们白白招待外地来的乞丐,哪个肯甘愿?
没有药材,没有大夫,景德帝也无计可施,太医院的人手差不多已经抽调完了,除了几个留在宫中当值的,那是应急必备不可或缺,然而面对源源不断的伤患,实在叫人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