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195)
徐馨劝道:“他要走动就随他去呗,男子汉大丈夫,自当效仿孟尝君结交满天下,多门亲戚也不算坏事。”
她现在是想开了,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还是慢慢来为好。大哥先去翰林院站稳脚跟,将来也能拉妹夫一把,朝中有人好做官,再怎么志大才高,没人提携也不行。先前她处处跟娘家较劲是想偏了,她一个出嫁女,真遇上什么事儿,能给她撑腰的就只有娘家,譬如文思远不回来,难道她要孤零零在外头生孩子?
王氏看着她渐渐显怀的腰腹,嘱咐道:“你又何必亲自过来,叫人走一趟就是了。”
徐馨低眉,“我比不得三妹妹身娇肉贵,这孩子也免不得跟我受些苦楚的。”
静王妃出手阔绰,送的礼物也很是不凡,她没那般家底,只得亲自绣了幅“鹏程万里”的锦旗,来为兄长祝贺,相形之下不知寒酸到哪儿去了。
瞧见女儿委屈,王氏道:“椿哥儿是你同胞兄弟,咱们何必讲那些虚礼,你有这片心就好。”
少不得另外掏些体己出来让女儿捎带回去,怀孕的人不好好补养怎么能行,瞧她天天粗茶淡饭,脸都饿瘦了。
徐馨假意推辞,到最后还 是勉为其难收下,心底十分称愿,到底娘还是最疼她的:如今人人都议论静王妃腹中之胎贵不可言,她真怕母亲也跟着趋炎附势。
慈宁宫中,众人齐聚一堂陪邓太后说话,徐宁独在邓太后椅边置了张软榻,可见待遇特殊。好在她进宫次数不多,嫔妃们纵使吃点飞醋,倒还不十分嫉妒。
菡萏公主童言无忌,“五嫂,外头传言你做了怪梦,是真的吗?”
徐宁吃着梅花糕,愉快摆手,“没有的事,都是她们瞎传的。”
吴王妃嗔道:“还装呢,连我都有所耳闻,腾蛇乘雾飞入腹中,可是大吉之兆。”
她怀阿宝的时候正值内忧外患,又为那叛婢气得,天天夜里做噩梦,就没睡过一个整觉,哪像徐宁这般气色红润。
周遭七嘴八舌,徐宁不好意思地放下糕点,拍了拍手上碎屑,解释她从没说过这种话,都是王府里胡编乱造,起因不过是她窗边发现一条小蛇,慌得忙叫人铲走,不知怎的越传越玄乎。
不过那蛇也奇怪,通体碧绿,跟玉雕的一般,怪漂亮的。
陈皇贵妃熟读掌故,意味深长道:“昔年汉高祖斩白蛇而起义,静王妃这胎或许真是贵不可言。”
看向一旁沉默着的胡贵妃,“妹妹,你说是不是?”
胡贵妃笑意勉强,她本不愿相信,直到昨儿召钦天监来问卦,那番话却令她如坠冰窖。如若真让静王妃平安产下此胎,对她跟吴王许是大大的不利。
第118章 生产
胡贵妃原本不怎么相信这些, 架不住那钦天监监正言之凿凿,说什么东方大明,将于北方星宿不利, 她的昭阳殿可不就在北宫!
况且,这本就是胡家荐来的人, 有何理由对她扯谎?胡贵妃倒也怀疑过是否温氏做局, 可温妃自从昔年被皇帝训斥过后,行事收敛许多, 很不该这样冒进。
静王妃素来谨慎就更不会了,如今人人的眼睛都盯在她肚子上, 平白说这些话惹人嫉恨,有何益处?
胡贵妃神色几番变化,情绪实在跌宕,也没注意皇贵妃的问话便匆匆起身, “太后,妾身子有些不舒服, 想先回去休息。”
邓太后不置可否,冷淡地命人送她回宫, 古语说得好, 当局者迷, 越在意什么便越害怕失去什么, 在场除了胡贵妃,都没人把徐宁做的梦当回事,太子都还没立, 哪里就着眼起皇孙来, 皇帝也不可能为个乳臭未干的孙辈更换继承人选,不过付之一笑罢了。
徐宁笑盈盈品着茶, 若胡贵妃只是个没文化的粗俗妇人,大约烦恼一阵也就没事了,偏偏这位娘娘出身书香门第,自然知道汉书里头那句: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
天象的变化,往往与政权的更迭联系在一起,她可以不信,却担心皇帝相信。人啊,最怕的就是瞎捉摸,往往没病也要折腾出病来。
现在她可以安心等待收网了。
吴王妃并不在意徐宁怀的是否大贵之胎,她只要自己的孩子日后平安喜乐就好,那些个权力之争,掺杂进去未必是好事。
她摸了摸徐宁肚腹,“我认识一个有经验的稳婆,懂得调制恢复身段的香膏,等你生完,我让她帮忙调理去。”
接生姥姥一般找信得过的人,她就不掺和了,可产后也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她作为过来人,自是因为交情好才给徐宁提供帮助,交情差的她才不告诉呢。
徐宁瞥了眼二嫂依旧圆润有致的腰身,好险没问出口:您生产前是有多胖啊?
这已经是调理之后的结果?真不是反向广告嘛!
不管怎么说,徐宁还是接受了吴王妃的好意,胖就胖点吧,谁都不可能一辈子腰肢楚楚如少女,气色好才是真的好,她也怕落下月子病产后风什么的——先生完再考虑罢。
齐恒也知道遇蛇的事,毕竟是他亲眼见着的,可怎么越传越烈,演化成腾蛇乘雾,他却摸不着头绪。
“你当真做了那梦?”
徐宁翻个白眼,“怎么可能。”
再说,当日俩人不是在一起呢,那其实是一条无毒的翠青蛇,为着追捕青蛙来到窗台上,徐宁原本想捉起来喂养的,奈何半夏等人坚决反对,说什么对胎儿不利——呵呵,其实是自己害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