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285)
温贵妃在暗室里待久了,这会儿骤然见到阳光,难免刺目,可等她看清眼前,便惊喜地要冲过去。
死士的匕首却牢牢镶嵌在她脖颈上,森森寒意令她猛然惊醒过来。
吴王近乎嘲讽地看着这般母子情深,“好死不如赖活,第一条自然是放我离开。”
齐恒无法做主,看向身侧景德帝。
景德帝不置可否,“第二条呢?”
吴王扬起唇锋,“您得亲自下诏,五弟今生今世不得不为储。”
损人不利己,他不好过,害他的人自然也别想好过。
温贵妃死死咬着嘴唇,她忍了半生,又争了半生,为的就是恒儿能出人头地,眼看着近在咫尺,难道前功尽弃?
景德帝怒意隐隐,声音却平静得可怕,“你以为如此就能威胁到朕?”
吴王不以为然,威胁是否管用,那得看对象是谁,他以目示意齐恒,就算父皇不忍心放弃你,你难道不会自己决断?
削手断足,或者最简单的,只要在脸上划上一刀,便可与皇位无缘,多轻而易举。
景德帝眉心出现重重的川字,他真是小觑了老二,到这关口还能兴风作浪。
经历诸多风波,景德帝已明白自己真正属意的太子人选是谁,断不能让老二坏了大齐国祚。
他轻轻给温贵妃递个眼色。
温贵妃心神一颤,明白皇帝用意。
若要自己不成为恒儿掣肘,她得主动赴死才行,冰凉的匕首就抵在喉间,只要用力往上一撞……
死固然艰难,可只要牺牲她一个,便能换得天下太平。温贵妃苦笑,她在这个男人心底,终究是没半分分量可言。
就在她即将动手际,脚步声如奔雷般袭来,却是一身戎装的三皇子,素来不见天日的脸庞分外白皙,裹在漆黑甲胄里,惊艳而又妖异。
吴王心神大骇,三弟是从什么时候能行走的,他不是瘸子么?
而被齐忻押着的人同样面熟,正是吴王妃还有一个三四岁的稚童——他们唯一的嫡子。
齐忻道:“以物易物,这很公平。”
他甚少与人交谈,嗓子粗粝而沙哑,像剃刀片刮着喉咙,莫名瘆人。
吴王相信,自己这边一旦动手,那边两颗人头也会同时落地。
背上密密麻麻爬满细汗,但不过片刻,他便大笑起来,“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诸君莫忘分我一杯羹!”
吴王妃面如死灰,她其实不是被齐忻抓来的,而是自愿成为人质,意在劝丈夫改邪归正。
谁知道吴王压根不拿她们母子当回事,显得她牺牲像个笑话。
景德帝脸上显出不耐烦来,懒得同这帮亡命之徒周旋,正要吩咐御林军放箭——温氏只要不死,他那里有上等的金疮药,总能救得回来。
哪知吴王大笑过后,面上却露出骇然之色,继而捂着喉咙,直挺挺地栽倒下去,双目圆睁。
死了?
常山在人堆里穿行,提着药箱快步跑过去,简单切过脉后,淡定道:“启禀陛下,乃大厥之症。”
亦即中风,下半辈子再不能动弹了——天天喝那么些虎狼药,这会儿情绪一激动,能不发作吗?
没猝死就算万幸了。
第172章 补偿
徐宁并未前往观战, 而是留在慈宁宫侍奉汤药。
黑沉沉的汤药喝进嘴里,邓太后眉毛皱得老高,明明是做戏, 可为了装得像些不让人起疑,不得不天天煲各种苦药, 一股子冲鼻气味——太医院开的虽是太平方, 也照样难闻得很。
徐宁徐徐将汤药吹凉,温柔递到太后唇边, “良药苦口利于病,您可得保重凤体呀。”
又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掏出一碟子蜜渍樱桃。
她天天带的蜜饯都是不重样的, 知道老人家嘴馋爱新鲜,有意减少糖的分量,将其做成茶余饭后的佐餐,如此无伤大雅, 对邓太后反倒有种寻宝似的乐趣——光是猜测哪种果子就够费脑筋了。
邓太后一鼓作气饮尽,忙不迭将樱桃放进嘴里, 沁凉酸爽的滋味直冲天灵盖,整个人都为之一振。
人老了味觉退化, 正需要点开胃的东西。
徐宁也陪老人家一同品尝。
邓太后见她眉头都不皱一下, 意有所指道:“你最近挺爱吃酸的。”
“天气太热, 荤腥油腻都倒胃口, 正好克化克化。”
对面完全没听懂言外之意,邓太后略感无语,她也不好将话点破, 倒像是催生, 五郎至今连个侍妾都没纳,大概她也颇有压力。
自己无谓多加掺和。
邓太后身子好得很, 并不需人日夜伺候,“你何不过去瞧瞧?”
估摸着这会子已结束了,她对景德帝的手腕还是有把握的,坐拥天下几十载,若这么轻易被人篡了位去,他这皇帝算白当了。
徐宁摇头,“我陪您静候捷报即可。”
她不过去,是不想成为齐恒的掣肘。并非她跟齐恒感情不够深刻,有些恋人觉着同生共死才是海誓山盟,可她要的是彼此都好好活着,携手走在阳光下,此为平生所愿。
谁知道吴王狗急跳墙会做出什么事来,至少他不能用她来要挟他,那么,一切都有退路。
邓太后发觉自己低估了老五媳妇,她不只有小聪明,更兼具大智慧,来日若能入主中宫,必将是一位合格的国母。
邓太后拉着她的手,十分真诚地道:“恒儿能娶到你,不知几世修来的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