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欺(208)
文武百官的反对声俨然更多了。
皇帝岂能随随便便立旁人为皇太弟?
一时间,上疏反对者无数。
中书省亦驳回了皇帝这条诏令,理由是皇位传承大事,不易草率。皇帝年纪尚轻,日后会有自己的皇嗣,现在轻易把储君之位交予旁人,怕是祸根孽源。
众臣以郎灵寂为首,纷纷支持郎灵寂,一时间竟无人站在司马玖那边。众臣之所以拒绝以司马玖为储君,恐怕还有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
本朝默认储君立嫡长子。
立嫡与立贤之争自古有之,风雨不动坚持立嫡长子看似古板僵化,实则大大有利于朝政秩序的运行与维持。
这是因为,在君权神授的游戏规则里,君王是决定臣子命运的唯一话语人。
君王权力交迭时,那些站对了队的大臣得以飞升青云,乘着一浪奔向更高的一浪;站错者则身败名裂,惨遭新君猜忌,更面临着杀身抄家大祸。
如果一任任君王的传承没有一套清晰公开的规则,那么文武百官就不知自己应该正确站队的下一任主人是谁,为了家族为了身家性命,他们不得不跟盲眼蛾子一样游走在各个可能的候选人之间,最终酿成党争之祸,自相残杀。
就连皇帝司马淮也是先帝意外驾崩后,按照长幼次序才继承的皇位。
司马淮忽然立了个旁逸斜出的陈留王司马玖为储君,无疑破坏了皇位继承的默认规则,造成秩序的崩乱,使得百官焦虑挠心,动摇了朝野原本的安宁。
中书省有责任帮皇帝纠偏指错,当然不会同意这项诏令。
中书监郎灵寂上疏言“还请皇帝先行诞下嫡长子,再行考虑册立储君之事”。
司马淮借坡下驴,假模假样听取中书省的建议,撤回了这道诏令。
“既中书省有异议,那朕便再行考虑一下,众卿稍安勿躁。”
对于册立储君之事,司马淮看似大度,实则有自己的谋算。
此乃一石二鸟之计,一来卖个好给陈留王司马玖,以彻底拉拢他,二来司马淮料到郎灵寂定然不会同意立司马玖为皇太弟,借此机会让司马玖憎恨郎灵寂,离间二人关系。
他深知光凭岑道风不是郎灵寂的对手,必须尽可能多积攒盟友,一同推倒琅琊王氏。
司马玖与郎灵寂本就有旧怨,郎灵寂原是司马玖的跟班,后抢了司马玖与琅琊王氏的婚事,娶了王姮姬,才获得琅琊王氏这种顶级豪门的扶持和助力,青云直上位极人臣。
司马玖看着昔日麾下小小的运粮官成了呼风唤雨的权臣,地位远比自己高,内心早就不平衡了。
所以司马玖之前挑拨岑道风刺杀王姮姬,断绝郎灵寂与琅琊王氏之间的联系,试图拉郎灵寂下马,可惜失败了。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司马淮看准了这一点,想完全把司马玖纳归己用。
在接下来真刀真枪与琅琊王氏的战争,司马淮还得需要司马玖上战场。
其实,司马淮根本没想立司马玖为皇太弟,也没想过把自己的皇位给别人。
中书省那边会帮他拒绝好这件事,他在司马玖那里白白捡一个人情。
经此二事,郎灵寂得罪的人多了,不仅北伐党视郎灵寂为眼中钉,司马玖也产生了浓浓的仇恨。
郎灵寂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司马淮发觉,或许因为从前郎灵寂是帝师的缘故,自己总是弟子思维,太畏惧郎灵寂了,把斯人想得太厉害了。
其实郎灵寂不过是个凡人而已,有弱点,有七情六欲,有家室。只要经过严密的布局,除掉郎灵寂是有可能的。
司马淮坐在龙椅上,投下沉沉的暗影。王氏被撕开个口子,正一点点落败。
没了郎灵寂和琅琊王氏,王姮姬一定会跟他的。
第092章 臣妻
下雪了, 铅灰色的雾濛濛的天空,墨绿的松柏,冰凉刺骨湖水, 树梢的乌鸦, 黑白二调的景色恰如水墨丹青画。
雪花斜卧在低枝上,王姮姬正披着厚重的斗篷和冯嬷嬷站在白梅树下赏雪。
忽闻郎灵寂一身官服下朝归来,肤质冷白, 容色静默,仪态恰如朝廷首屈一指的权臣, 肃穆而不苟言笑。
今日下职似乎比平日晚, 王姮姬与他狭路相逢, 试图转身跑路却太过尴尬,犹豫片刻,不得不开口,“你回来了?”
郎灵寂应了声, 神如雪色,透着几分生人勿进的疏离感。
见他这副不冷不热的态度, 王姮姬顿时有种吃瘪的感觉, “怎么晚了些时辰?”
他道:“朝中有事。”
王姮姬见此没再去叨扰,免得无意中又触犯他的忌讳,记得前世他就常常这副满身霜寒气的模样。粗粗打过招呼之后,带着冯嬷嬷离开。
手却被郎灵寂从后面拉住, 触感微凉。她疑惑回过头, 听他泠泠似泉的声线, “随我来。”
旋即不由分说, 他冒着一路风雪与她十指相扣。
王姮姬跌跌撞撞被郎灵寂带往书房,心头一阵擂鼓。她爬疏最近的事, 似乎没什么亏心的,亦没敢提和离,值得他这般冷漠地把她扣到书房的。
下意识寒战,不知被夹着细雪的寒风吹的,还是被郎灵寂唬得。
至书房,点起温暖的炉火,摘掉外袍清洗鬓间的雪水,雪珠淋漓。
屋外雪虐风饕,屋内却暖热生汗,阵阵幽微梅香透窗弥漫,完全感受不到丝毫寒冷,唯有炭火的轻噼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