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嫂难为,疯批反派他只想当恋爱脑(18)+番外
她趁机支开了肥胖妇人,低声对晏大强交代了一番。
晏大强有些惊讶的盯着王大花。
“娘,您真要这么做?这万一让二生、柳氏知道了……”
王大花阴狠一笑:“就算他们知道了又怎样?那丫头是我们晏家的种,怎么发配她都要听我的。我打听过了,那死丫头毕竟嫁过人了,名声不好,另嫁的话很难再要到五两银子的聘礼,不如把她卖到那种地方,以那丫头的模样卖个十两银子不成问题。”
原本晏大强还有些犹豫,当听到十两银子时,眼神里只剩下贪婪。
——
晏殊一行人到达镇子上。
她下了牛车,目光看向眼前古色古香的小镇,房屋没有想象中的繁华,一条主街道上开了很多家铺子,街道两旁也有不少叫卖的小商贩。
兴许赶上了集会,来往的人不少。
“嫂嫂,我要去办些私事,就不陪你们了。”
晏殊收回打量的目光,看向面前的清隽少年。
“小叔去吧,晚些我们就在这里集合。”
江辞点头应下,正要走时,衣袖被人扯住。
晏殊对上他询问的目光,摸出一角碎银子塞到他的手里。
“你身上带些银子,需要买什么也方便。”
江辞紧紧抿着唇,幽暗的目光落在手心里的碎银子上。
那张风光霁月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淡淡应了一声好。
目送江辞离开,晏淮意味不明的朝晏殊看了一眼。
小妹不会是看江二郎相貌生的好,有了旁的心思吧?
虽说小妹与那江家大朗并未有夫妻之实,可她名义上是江大朗的妻子,是江辞的嫂嫂。
若他们两个人生出什么不该有的感情来,不仅江辞的仕途受阻,小妹的名声也会彻底毁了。
“小妹对江二郎似乎很上心。”
晏殊并不知晏淮的心思,勾了勾唇。
能不关心吗?
关心反派就等于关心自己的小命啊。
“二郎可是廪生,听说他还是当年的南渭郡案首呢,以二郎的才识将来必然会平步青云的。我在他微末时对他好一些,等将来二郎考取了功名自然会念及我的恩情。”
晏武冲着晏殊竖起大拇指。
“还是小妹聪明。”
他也认为江家二郎是个有本事的,昨天他只说了两句话就把老虔婆吓个半死呢,读书多的人就是不一样。
晏淮见晏殊的目光澄澈坦荡,并不像心虚的模样。
暗暗松了一口气,想必是自己多心了。
第16章 江辞真的不行
池阳县
府衙后堂,知县王庆洲静静打量着面前的少年。
对于江辞的大名他早有耳闻,他不仅是池阳县最小的秀才,还是洪武十二年南渭郡的案首。
相貌俊朗、才华出众,只要这小子今后不出什么差错,进士及第是必然的。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知县在官场浸淫多年,深明这个道理,得知江辞的身份后,对江辞的态度客气许多。
“江秀才,你是为那两名人贩子而来?”
江辞拱手作揖,姿态不卑不亢。
“回禀大人,池阳县一带这些年拐卖人口之事频发,下面的百姓早已怨声载道,听闻大人任期将满,眼下正是需要政绩之时,大人何不借此给自己博一个美名?”
江辞从不屑于君子自居,他很清楚自己是个睚眦必报的人,那两个黑牙子既然敢把主意打到他身上,他们就必须死!
王知县沉思了片刻:“你想让本官怎么做?”
“我朝对人贩子向来是定罪重罚,以往施以磔刑者有之,大人可效仿先辈,行刑当日允百姓围观,既能起到杀鸡儆猴之效,还能让百姓看到大人为民除害的决心,且对于大人任期的政绩必然是锦上添花的一笔。”
王知县心知江辞是想借刀杀人,但他的确是心动了。
池阳一带近些年贩卖人口之事的确泛滥,这帮人都是全国各地流动,一旦作案成功就会立刻撤离,等百姓前来报案时,人贩子早就没了踪迹。
眼下有现成的人贩子在手,只要给他们定几起罪名再当众处决以儆效尤,既能显露出他为民除害的魄力,又能在民间留下美名,政绩上也能记上一笔,最主要还能卖江辞一个人情。
“你放心吧,此事本官定会秉公办理。”
江辞拱手作揖:“大人英明。”
——
晏殊、晏武、晏淮兄妹三人来到一家医馆。
黑色牌匾上写着“济世堂”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三人进门后,柜台前的年轻人朝他们看过来。
“几位是看病还是抓药?”
“抓药。”
对方问“可有方子?”
晏殊将提前准备的一张方子拿出来,上面写着几味草药和需要的剂量。
小哥看了一眼:“几位先坐下休息片刻,我这就帮您抓药。”
“有劳小哥了。”
三人坐下等候片刻,小哥便将药材备齐了,晏殊亲自过目后,让小哥包起来。
“姑娘,您的药总共是七钱银子。”
按照目前的市值来兑换,一钱银子等于100文,七钱银子就是700文。
晏殊取出一两银子,小哥收了银子,找还了三百文。
“小哥,你们这边收药材吗?”
“自然是收的,姑娘识的药材?”
晏殊点了点头:“略懂一些。”
心里有了盘算,晏殊拿了药后,带着晏武、晏淮一起离开。
好不容易来镇子上一趟,自然是要逛一逛的。
走到一间粮铺外面时,晏殊驻足朝里面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