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寡嫂难为,疯批反派他只想当恋爱脑(373)+番外

作者:长笙如故 阅读记录

这么大的事情她竟然才知道,这厮隐瞒的可真够深的。

“你何时囤的粮食?”

江辞笑着解释道:“逃荒之前粮价一路疯涨,南渭府有不少粮商开始大量囤积粮食,我也是趁那时命人囤积了一些。”

晏殊眸光微亮:“所以这批粮食是从南渭府运送到岭泉镇的?”

“也不全是,有一部分是从信阳府收来的。”

“你在岭泉镇囤了多少粮食?”

“应该有五万担。”

晏殊被震惊的倒吸一口凉气,五万担粮食也就是五百万斤啊,江辞竟然在粮食刚有涨价的苗头时就开始大量囤积,若非需要养军队的话,这么一批粮食现在倒卖出去岂不是赚翻天了?

难怪凤家留下的基业交到江辞手上短短几年就迅速壮大,如此灵敏的洞察力,若他不去争抢皇位,就凭他的才能绝对能成为大隋最有钱的男人。

而且,以她对江辞的了解,他在一个小小的岭泉镇就囤积了上百万斤粮食,全国各地只怕到处有他的粮食基地。

这么比较起来,自己囤的那三百万斤粮食在他眼里还真不够看的。

“粮食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你打算如何安排?”

江辞从怀中摸出一张堪舆图。

他将堪舆图铺在茶桌上,举起蜡烛凑到堪舆图前。

“这里是信阳府,这里是南阳,这里是潼州。”

晏殊随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认真听他继续说下去。

“当年先帝将南阳府分封给武陵王,不仅是让武陵王带领十万大军镇守南屿一带,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震慑刘家,先祖打天下时刘家和凤家立下汗马功劳,但两家在先祖称帝后的选择却不经相同,凤家满门忠烈不假,但崇尚权力,几代凤家家主都深陷夺嫡的漩涡中心,可谓是以整个家族豪赌成功将几位凤家女推至凤位之上,凤家后辈更是名人辈出,这样的百年世家终究会成为帝王眼里的一根刺,所以当今陛下才会一心铲除凤家。”

晏殊心里感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没有一个帝王允许自己的臣子威望凌驾于自己之上。

凤家风头太盛才是被灭门的主因。

“那刘家呢?”

“当年天下初定,信阳府因多是山地丘陵,可谓是蛮荒之地,刘家家主放弃了留任京城的机会,只向先祖求了这么一块荒芜的地方告老还乡,先祖念及他的功绩便将信阳府作为了刘家的封地,刘家子孙向来行事低调圆滑,世袭罔替百年之久始终相安无事。”

晏殊总结:“从刘家和凤家的结局来看伴君如伴虎,急流勇退才是王道。”

江辞眼含宠溺的看向她:“你总结的很到位,不过为人臣子若行事太过低调,同样会被帝王所忌惮,经过百年世袭,整个信阳府已是刘家的天下,就算是天子来了此地也未必有刘彬说的话管用,所以先祖有意削弱刘家的势力,便将武陵王安插在安阳,又将齐王的封地安置在潼州,这三个州中间隔着一片祁连山脉,形成分庭抗衡之势。”

晏殊单手托腮,目光落在江辞手指的那片山脉上。

原来信阳、安阳、潼州之间仅隔着一片山脉,不得不感慨先帝这一招制衡术用的极妙。

第315章 未雨绸缪

晏殊突然明白了江辞的目的,他选择将粮食囤积在岭泉镇上,是因为这里就是祁连山脉的一个入山口。

他们前几日所待的那座山就是祁连山脉数十座山峦中的一座,祁连山脉绵延数百里,深山里虽然物产丰富,但山高水险、重峦叠嶂,又时常有大型猛兽出没,所以那里常年无人踏足。

也正因为环境恶劣,所以信阳、安阳、潼州三个州府都没有争抢这块区域,也没有在山上设兵驻守,最多就是各方在重要关塞的出口设下一座城墙设防。

“你想在祁连山上培养一批私兵?”

“深山易守难攻,还能开采出大量土地用来种植粮食,基本可以达到自给自足,且不会轻易被人发现。”

晏殊很赞同江辞的想法,养兵不仅需要雄厚的财力和足够的粮草,还需要一处隐秘的军事基地。

祁连山脉的确是一处不错的选择。

晏殊沉思了一阵儿,提议道:“今日中午刘彬就会将治疗瘟疫的药材送来,届时我们就直接前往岭泉镇,你可以趁机将那批粮食转运出去。”

江辞笑道:“我也有此打算。”

——

天亮后,晏殊带着秦大夫、恒大夫和李守靖三人查看了那些病人的情况。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他们的病情相较于昨日已经有了明显好转。

见晏殊走进来,几名已经能起身说话的病人强撑着身子就朝晏殊跪了下来。

“多谢晏姑娘的救命之恩,若不是姑娘出手相救,我们这些人怕是必死无疑了。”

“晏姑娘,岭泉镇上数千名百姓都感染了瘟疫,每天都有大量百姓因此丧命,恳请晏姑娘救救他们吧。”

一名中年男子哽咽着道:“我的爹娘、娘子和孩子们也都感染了瘟疫,不知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晏殊看向众人,柔声安抚道:“大家别担心,侯爷已经派人前往固城取药了,今日第一批药材就能送往岭泉镇,你们的家人也会尽快得到救治的,你们眼下最重要的是安心养病,尽快养好身体争取早日与家人团聚。”

“多谢晏姑娘。”

“晏姑娘大恩大德小人们没齿难忘。”

晏殊让他们好好休息,便带着秦大夫、恒大夫和李守靖三人离开了营帐内。

“李大人,病人们的情况您都亲眼看到了,现在可以向侯爷复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