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嫂难为,疯批反派他只想当恋爱脑(557)+番外
“诺!”
杨公公躬身退出大殿,这时,殿外的太监大喊一声。
“大长公主驾到!”
朝堂众人纷纷回头朝大殿外看去,只见一位身着紫色华服的妇人盈盈走入殿内,盘起的发髻满头珠翠、碧玉步摇,将其衬托的越发雍容华贵。
“荣华见过皇兄。”
老皇帝脸上露出淡淡笑容:“荣华来了,朕倒是有些日子没见着你了。”
大长公主抬起头朝老皇帝看去。
“荣华今日来到殿前是有一件要事向皇兄禀明,此事很可能关乎我大隋国本,故而冒昧前来,还望皇兄赎罪。”
老皇帝眉心紧蹙,眸色也阴沉了几分,他这个妹妹虽是女子却深的先帝宠爱,先帝生前时常感叹若非荣华是女子,立储之事也就轮不到其他儿子们身上了,以此可见先帝对荣华的喜爱是深入骨子里的,甚至常常惋惜她是个女子。
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妹妹的确是极有能力的女人,这些年她逐渐隐退,不在过问朝堂之事,今日能亲自走这一趟,说明她即将要说的事十分重要。
老皇帝沉吟了一阵儿,目光深深注视着荣华。
“能让荣华亲自跑来殿前,想必此事至关重要,你说来听听。”
大长公主的目光朝刚刚那几位义正言辞的谏官看去。
“左大人,这半年间下面的不少州府粮仓走水一事,不知你可有耳闻?”
左修老脸一僵,眼底闪过心虚之色。
“此事下官并不知情。”
大长公主冷笑一声:“身为谏官,直言极谏、匡正君王是你的职责,察举贤良、为民请命是你的本分。本宫着实疑惑,关于七皇子的流言刚传播不过三日,你们这群谏官就闻着味儿来了,为何大隋各地的流民已经逃到汴京城数月,你们却可以视而不见?敢问左大人,你们拿着朝廷俸禄难不成就只为了管皇家这点破事?”
大长公主一番铿锵有力的话,字字句句怼在了几位谏官的脸上,他们一个个脸色像锅贴一般黑沉难看,连老皇帝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滴血验亲背后本就是老皇帝一手策划,只不过是通过谏官的口推到了朝堂上而已。
不过荣华这番话让老皇帝注意到了另外一件事。
“荣华,你说的各州府粮仓走水一事是何时发生的?朕为何从未听闻此事?”
此刻,站在殿前的夜阑轩眼底闪过惊慌之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母后不是已经安排天机阁的人杀了曹严华吗?连刘彬的羽林卫都被拦在了路上,他们至今都没到达京城,怎么大长公主会特意跑来殿前提起此事?
他这个皇姑姑自从凤家被铲除后就彻底远离了朝堂纷争,多年不曾过问前朝之事,为何今日会突然插手此事,她究竟想干什么?
正在夜阑轩满腹疑惑时,大长公主看向老皇帝说道:“皇兄,南渭府、信阳府、安阳府、庆州府的粮仓在三个月内连续出现走水现象,粮仓损失总计有近八百万担粮食,如今各地粮食绝收,不少地方的粮商坐地起价,大批流民因在家乡没有活路纷纷逃到了汴京城,按道理这些流民本该安顿在各州府管辖之下,再由地方官员开仓赈粮,可如今粮仓已空,尸殍遍野,皇妹担心如今这态势只怕会引起更大的乱子!”
第475章 父子反目
老皇帝听后大为震怒,这么大的事情他身为当朝天子却毫不知情,可见他养病期间下面这些人该是如何只手遮天、欺上瞒下的!
三个月内多个州府走水,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的问题。
“如此大的事情为何朕到今日才知晓?靖安侯,朕养病这段时日一直是你与张首辅代朕处理朝务,几个州府粮仓走水,当地官员难道就没有上过一道折子?”
靖安侯赵垢心里一阵紧张,他与另外一名身穿红色官服的老者走上前来,这位老者乃是三朝元老当朝太傅张徵,如今已是一位耄耋老人,本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因陛下病重才被请回朝堂主持大局。
赵垢急忙跪了下来:“回陛下,微臣至今并未见过相关折子,许是地方官员有意欺瞒。”
“哼,四个州府的官员莫不是串联一起来欺瞒朕?那他们还真是该死!”
张徵回道:“回禀陛下,各地方官员的折子首先要送往尚书省,再由尚书省将折子分类好后送到门下省复审,最后才交到老臣与靖安侯手里,老臣的确从未见过粮仓走水相关的折子。”
老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凌厉的目光朝前排一名官员看去。
“赵廉,你身为尚书令,地方奏折必须先从你手中经过,近三个月你可见到了地方送来关于粮仓走水的折子?”
赵廉匆匆走到殿前:“臣也并未讲过类似的折子。”
眼下只能死咬着不曾见过那些奏折来拖延时间,只要陛下派遣官员下地方彻查此事,就还有从中斡旋的机会,不然他们赵家可真就遇到大麻烦了。
老皇帝呵呵笑了两声,眼神里却已是肃杀之气。
“若类似的折子从未上奏过,那地方这些官员就该好好惩治一番了。”
大长公主道:“皇兄,臣妹这里有一道永定侯上奏的折子,还请皇兄过目。”
老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胸口翻涌的怒火压了下去。
“传上来。”
内侍立刻上前接了大长公主手里的奏折,恭敬的递到老皇帝面前。
夜阑轩、赵垢、赵廉父子二人的目光齐刷刷朝那本奏折看去,三人心里掀起了惊涛巨浪。
刘彬的折子早就被半路拦截了下来,荣华手里这本折子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