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嫂难为,疯批反派他只想当恋爱脑(759)+番外
“多谢大师指点迷津。”
“施主能坐在这里与老衲竹林论禅便说明你与老衲有缘,老衲最后送施主一句话,顺应本心、过时不恋、未来无忧。”
晏殊起身朝弘一法师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小女谨记。”
顺应自己的内心去做当下想做的事,不必纠结于过去时,不必忧愁于未来时,活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
那日兄妹二人一番谈话后,晏殊坚持让晏淮又在珈蓝寺内修养了两日,确定他身体没问题后才决定在今日让他动身回信阳府。
江辞从南阳府这边调遣了一批亲信,会亲自护送晏淮回去。
离开的前一日,晏淮单独见了江辞一面,二人促膝长谈了许久,至于谈论了些什么晏殊并不知情,只觉得三哥与江辞的这次谈话之后,似乎对她去京城一事不再像之前那么担忧了。
送别这日,晏殊发现萧焱没有出现,确切的说,从三哥拒绝萧焱送行的那日起,萧焱就很少出现在三哥面前。
“小妹,在京城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多和江辞商议,我相信他会照顾好你的,记得随时给家里送信,也好让家里人放心。”
“三哥放心,我不会鲁莽行事的,你在路上照顾好自己,我给你准备了些吃食和药品都放在了马车里。”
“嗯,你们多保重。”
临行交代一番后,晏淮方才依依不舍的上了马车。
江辞对护送晏淮的属下叮嘱道:“务必要安全将晏三哥送回信阳府。”
“请主子放心,属下定当以命相护。”
“去吧。”
“是!”
晏殊站在山脚下,目送着晏淮乘坐的马车缓缓离去,江辞站在身边柔声道:“晏三哥回去会一路走官道,虽然行程要慢几日,但相对安全许多。”
晏殊点了点头:“萧世子也离开了?”
“嗯,他今早天未亮就来向我辞行了,或许二人在路上还能偶遇上。”
晏殊绣眉微挑,本以为萧焱看出三哥对他态度冷淡已经放弃了,难道这是要当护花使者去了?
“我们也走吧,去往清河还要十日左右的路程。”
“好!”
二人正要上马车时,一名小僧人匆匆跑上前来。
“江公子请留步。”
江辞转身朝那僧人看去,见对方是弘一法师身边的人。
小僧跑到江辞面前,将手里的锦囊递了过去。
“这是师父让小僧交给你的,师父特意叮嘱,若哪日公子面对生死攸关时方才打开这个锦囊。”
江辞心里微顿,弘一法师难不成是预感到他去京城会有什么危险?
沉思片刻,江辞伸手接了锦囊:“劳烦小师父传句话,就说江辞会谨记大师的交代。”
“那小僧就回去向师父回话了,二位多保重。”
送走小僧人后,江辞低头朝锦囊深深看了一眼。
晏殊也颇为好奇的打量着江辞手里的锦囊:“弘一大师许是预知到什么才会临别时送你这个锦囊,一定要好好保管,或许未来有大用处。”
江辞回想那日弘一法师所说的取舍的话题,或许这锦囊里放的就是答案。
第630章 长大了
清河县
这里是南阳府与庆州府的交界,也是前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清河县率属于庆州府,也是庆州府内最富饶的地方,这几年齐王叛军在潼州、南阳、庆州三地时常骚扰周边百姓,但清河却能安稳至今。
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清河是千年世家崔氏的祖籍,而崔家不仅富可敌国,还掌握着大隋三成的粮食储备,大隋最大的几家盐田都被崔家牢牢把控,另外钱庄、陆运、水运、码头、茶叶、药品以及衣食住行等等,大大小小上百个商业追根溯源都有崔家的身影。
这还只是崔家明面可查的产业,他们一边培养亲信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一边结交江湖各大门派暗中培养了自己的一股势力来稳固家族安危,即便是齐王手里有数万大军也不敢明着动崔家,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崔家倒向朝廷的话,齐王叛军就会快速被清剿。
齐王也明白这个道理,之前曾试图拉拢崔家家主,只可惜崔老是只老狐狸,他早就看出齐王性格暴虐、心胸狭隘,不是能成大事的主,果断与齐王撇清了关系。
正因如此,齐王一直对崔老怀恨在心,于是扶持了一个崔元章里应外合多次暗杀崔老,也就有了后来晏殊两次救下崔老的经历。
可最终齐王把儿子的命搭了进去,自己亲自出征还在南渭府吃了败仗,如今深受打击听说已经卧病不起了,没有他亲自主持大局,齐王的叛军内部乱象频出,士兵合伙烧杀抢掠附近富商的事情层出不穷,如今的齐王叛军已是强弩之末,只要朝廷这时能派遣军队前来镇压,必然能很快收复潼州。
而如今朝廷内忧外患,老皇帝曾试图让武陵王亲自带兵镇压齐王叛军,可萧焱从京城死里逃生回到南阳后,在江辞的暗中协助下快速掌控了武陵王府和整个萧家大军,他对老皇帝以及皇室那些勋贵成员只有满腔恨意,自是不会为朝廷效力,所以齐王即便此时就剩下一口气苟延残喘,老皇帝那边也迟迟未曾派兵前来围剿。
粮库不足,国库空虚,北边还有戎狄虎视眈眈盯着,容城那边的十万大军不能轻易调动,故而以当下大隋的国力来看,根本做不到两线开战,对于老皇帝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要守住国门,至于齐王这个反贼只能先放任他自生自灭。
崔府
崔老爷子刚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就看到一抹残影瞬间移到了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