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宝种田,打个奶嗝就产一吨灵芝(124)

作者:梅长雪 阅读记录

李素兰跟张翠娥妯娌则帮着将晏家送来的药包煎药。

还有村里人回去后又给送来了干净衣裳,让朝贵村人得以换下身上被雨水淋湿透的脏衣。

等所有事情忙活清楚,夜已经很深了。

“诸位,我是赵家媳妇,今天谢谢你们了,多谢。”赵家长媳,近三十岁的妇人,想起今晚的遭遇仍然声音打颤,同时心里对玉溪村及林家的打心眼里感激。

一朝贵村民解释道,“村里有村民房子塌了,受伤的人不少,伤得最重的就是赵老大跟他老表。人命关天,情况太危急了,不找大夫及时救治怕是——但是把人送到镇上路途太远,可能赶不及,所以我们只能厚着脸皮找来玉溪村。”

玉溪村自打种了百相草挣钱之后,村里大小信息都被周边村子打探了个遍,遂也知晓玉溪村住进了一户大户人家,带着医术高明的随行大夫。

所以,情急之下他们就冲了来。

“什么厚脸皮不厚脸皮的,你们也说了人命关天。人命面前,其他的都不重要。”

林婆子叹气,“天灾之下,谁活着都不容易。”

朝贵村人闻言沉默。

是啊。

平民老百姓,靠天赏饭吃,谁活着都不容易。

再回想以前为了让自己村子的稻田有足够水源浇灌,每到夏季他们就在上游卡河水的举动,惭愧阵阵上涌。

受伤的人得到诊治后,在草席上沉沉睡过去了。

守在旁边的人却是一夜不能眠。

天亮后,郁大夫又过来给伤者探了一次诊。

伤者已经苏醒,朝贵村人对林家及玉溪村又是一番道谢后抬着人准备回去。

临走前,李婆子在家院子里摘了一篓子百相草给他们带回去,“听你们说昨晚还有不少人受伤,把这些百相草拿回去煮茶,让受伤的人喝了能提一提精神,外敷也能止血止痛。”

赵老大被人抬着没法起身,眼神极是复杂,嘴唇动了又动,才低声道,“多谢,朝贵村承情了。”

林怀松林怀柏兄弟俩把赵宝亮拉过边说悄悄话,“这两日私塾停课,等上课了我们再摘些百相草给你,一准够用的!”

赵宝亮吸吸鼻子,用力点头。

这天,朝贵村气氛沉默又压抑。

朝贵村长赵老头坐在家堂屋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周围坐满了村里汉子。

“村长,玉溪村这次没得说的,够义气。”

“带回来的百相草给受伤的人都用了,真的好用,止血止痛顶顶好。”

“他们村里人去帮求的大夫救人,施针赠药,从头到尾也没跟咱提钱的事儿……村长,要不要把看诊的钱送过去?”

赵老头耷拉着眼皮子,又吧嗒抽了口旱烟,烟杆子在凳腿上磕了下,“送什么送。”

朝贵村民,“……”

他们真的觉得脸上臊得慌。

赵老头哼了声,又道,“人家没提钱,咱巴巴送去,这不叫知恩感恩,叫刻意生分。”

“???”

“就这么着,等雨停了玉水河水位降了,你们去把河卡子打开,那玩意儿以后不用了。”

“好嘞!”

这桩事了,还有更严峻的事情需要面对。

朝贵村这边出的事儿,其他村子也开始频发。

河水外溢处处汪洋,各村子都开始有房屋坍塌的事情发生。

衙门张贴了示警告示,衙差提着铜锣从街头敲到街尾,大水将会带来的后果无法预知,百姓越发人心惶惶。

人祸尚可抗,可面对天灾,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十里八乡的坏消息,一个一个传进玉溪村。

晏长卿站在书房花窗前,看着外头淅沥雨幕,眉毛紧拧。

“莫一,你拿这块令牌去一趟原州城,找当地知府,让他即刻调度粮仓准备随时赈灾。”他从腰间取下一块青龙玉牌递出,眼底担忧浓郁,说话的语气却很是冷静,“你亲自盯着,但有趁此中饱私囊者,斩以儆效尤!”

小小少年控制情绪的能力让人惊叹,言行举止间,已可见上位者的气度及气场,“另外,给金家一道密令,只要他们有办法助百姓度过这次天灾,本宫保金家三年安稳,他们忧心的事情也可迎刃而解。”

杜嬷嬷闻言,有些不赞同,“殿下,您此次在此当以休养身体为重,调度赈灾的事情只要上达,皇上定会很快颁布诏令,自有赈灾章程。您一诺太过贵重,怎可轻易允出。”

“上达、下布,一来一回耗时太久。百姓需重建家园、需有粮为继,拖得越久受害者越多。嬷嬷,百姓为重。”

第109章 除了太子,无人敢佩龙纹!

原州知府崔应元坐在书房,看着各地送上来的急报,脑壳突突地疼。

“老爷,又愁上了?”崔荣氏端了茶进来,不置可否,“这是天灾,力有不逮再正常不过,老爷只要按章程办事,等着朝廷拨款拨粮便是,这种情况无过便是功了。”

“你懂什么?”

崔应元眉头紧拧,心头烦躁,“现在原州多地受灾,房屋被冲毁,良田被淹没,百姓伤亡不断增加,当中损失难以估量!我既是原州知府,这些事情如何处理应对就全是我的责任!无功便是过!

我调至原州,在这里做了十几年知府,一直没能往上再走一步。此次天灾倘若应对得当,或能在政绩上添上一笔,增加上调的机会。但若应对不好,朝中参奏弹劾我的人绝对不会少,原州知府这个位置也多是人盯着!

闻言,崔荣氏更不解,“如此,老爷就更不该发愁了,天灾之下无非缺银缺粮,只要把这两样解决好了,上达天听就是功绩,不是更简单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