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种田,打个奶嗝就产一吨灵芝(137)
“月钱!最低九百文!最高一千二百文!”
人群先是一静,再是嗡地炸开。
沸腾的水快要烧干了。
“兢兢业业者有奖,偷奸耍滑者踢出不复录!——”
“招工的人出来支桌了,快,过去报名!”不知道哪个眼尖的,看到工坊里有人摆开木桌备上纸笔,喊了句便立刻往那边冲。
后方紧随呼啦啦人群,已然等不及所有内容念完。
告示前围着的人瞬间少了大半。
什么奖什么罚的那都不是事儿!
一个月最低都能拿九百文钱的好工,只要好好干最少能稳定好几年!
跟在镇上大铺子当管事拿的月钱差不离了!
眼下家家户户缺衣少食的光景,恁好的工抢到就是走大运,谁个脑子泡粪渠了偷那奸耍那滑等着被踢出去,凭白把好事让别人再捡了去?
只要工坊一直开,他们能做到享年!
“录名册的是林家三小子!我认得!林家三小子,我报名我报名!地狮村刘大嘴!我啥活都能干!”
“新村王媒婆,能洗茶能烧火,我能认几个字!!”
“你一当媒婆的不好好做你的媒来这跟咱抢啥活儿?大石村杨盼丰,给我记个名啊!”
前头好心帮忙念字的人气得跺脚,“好哇!我好心给你们念告示,报名你们全抢在我前头,要不要脸!诶,诶我报名焙茶,有焙茶经验!老手!广安村黄三德!”
可惜吼的这一声落入沸水锅不见响,没能穿透那边喧嚣。
玉溪村民帮忙在工坊门前摆了几张木桌,方便给来报名的人记报名册。
村里识字的人不多,负责记名的有林江,林安农兄弟。
还有徐恩回,被她那个不省心的祖父给踹了出来帮忙,惠民利民的好事,势必一马当先。
一本册子一支笔,蘸墨挥毫记下一个又一个名字。
木桌前围着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
好多人报完名后没舍得走,站到一边跟周围的人唠嗑,顺便把前面漏看的告示内容看完。
告示最后一条,是报名限制。
十里八乡各家各户,同一户最多不能超过两人入工。
让很多人心头火热稍稍降温,惋惜不已。
冲着这里开的工钱,好多户人家几乎全家出动了来报名,原想着家里抢到工的人越多,家里日子也能越好过些。
“可惜了,我一大家子来了八个人报名哩,一户才招两个人……”有人叹了句。
旁边便有人搭话,“人工坊前头缀着惠民两个字,还不理解?东家在这里建工坊招工就是冲着帮助受灾百姓来的。梧桐镇十里八乡受灾的人不老少,你家多拿了工位,就可能有另一户人家挣不着这份工钱家里吃不上饭。咱得相互理解。我朝贵村壮劳力三百多个,也才占上九十多个位置,一户一人。”
听到这话,周围人扭头打量,才发现说话的人是朝贵村赵大。
顿时又有点牙痒痒。
大家伙一窝蜂上去抢着报名的时候,人家就蹲在这里看热闹,可淡定悠闲了。
为啥淡定悠闲?
近水楼台呗!走后门成功了呗!
他们村子怎么就不占这地利人和?
要不,他们保准也走个后门!
第120章 两个倒霉蛋遇上,霉运会撞在一起同归于尽
从晌午到日暮。
报名的人渐少了。
负责登记的人总算能喘口气。
林安农林安田兄弟俩伏桌瘫坐,两只胳膊就这么摆烂式吊在半空,“不是我说,拿笔杆子真比下地干活还要累,我手腕痛得像扎了针一样我滴娘。”
林江失笑,揉揉发酸的手腕,“能者多劳。今日招工第一天,报名的人多些,明后几天人就越少了。大老爷们还能累坏了咋?”
说话间,他眼角瞟到人群外一道瘦小身影。
看着也就十岁上下的小姑娘,穿着打补丁的蓝衣裤,手里牵着个安静的小男孩,皆是面黄肌瘦。
看着这边的目光有渴望及羡慕,更多黯然。
两个孩子在那边站了很久了,他登记名册的时候晃眼瞧见好几回。
林江抿唇,抬脚想要走过去,身边有道娉婷清影快他一步。
“你们是姐弟?跟家里大人过来的?”徐恩回走到姐弟俩跟前,蹲下身,笑吟吟问。
随着她走动,四周还没离开的各村村民视线也汇聚了过来。
小女孩瑟缩了下,及后鼓了鼓勇气,“我跟弟弟两人过来的,没有大人……”
哪怕鼓足了勇气,嗓音依旧小若蚊蝇,后面的话更是难以启齿。
徐恩回心头恍然,“没有大人,你还带着弟弟过来,你想报名做工?”
“嗯!”这次女孩毫不犹豫点头,重重应了声。
“可是你年纪太小了呀——”
“我不小,我十二岁了!姐姐,我什么活都会干,会打扫,会浆洗,会烧火做饭,还会缝衣裳,种田种地我也会!我真的很能干的!”
许是过来问话的姐姐声音太温和,笑容太亲切,给了小女孩更多勇气,她急切表现自己,“我可以做小工,做杂活,我也不要很多工钱,只要能挣口饭吃就行,每个月给我二两百、不、一、一百文也行!姐姐,请我做工很划算的,真的!我绝对不偷懒!”
旁边已经有其他人低声议论飘来。
今日招工,来报名的人里有不少是双江村人。
“她怎么跑来了?这可是个扫把星啊!”
“什么扫把星?你们村的人?”
“是我们村的,挺可怜一小丫头。可惜命格不好,她爷奶找人去给批的命,扫把星转世。这不先是克死了爹娘,后来连她弟也被克成了哑巴……吓得家里亲戚谁都不敢沾她,她亲爷奶也把她姐弟一并赶出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