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种田,打个奶嗝就产一吨灵芝(243)
“皇上想要拦我?”听到声音,皇后回身一个箭步横拦在皇帝跟前,目光如开刃,毫不退让。
洪景帝得到皇后闯入甘泉宫行私刑的消息,匆匆下朝赶来。
从甘泉宫外殿到内殿短短距离,空气中充斥浓郁血腥,外殿被杖毙的奴才横陈一地。
俨然,皇后是要清洗甘泉宫,不计骂名。
“阿容,姚心雅自取其咎,你护子心切要办她,朕可理解。”洪景帝眸色复杂,轻道,“可稚子无辜,放过槐儿。”
“稚子无辜?”皇后冷笑,看皇帝的目光更冷,问他,“姚心雅要杀卿儿,是为争皇位!若她成功了,晏长槐便是受益者!既得其益,何来无辜!倘若姚心雅成功了,可有人怜我卿儿无辜!”
洪景帝哑口无言。
而姚心雅,在听到那句自取其咎时,浑身骤失所有力气不再挣扎,眼珠褪去光泽。
闭眼时,眼角一滴泪滑落,隐没发鬓。
皇上爱重皇后,爱屋及乌,六个儿子中最疼爱晏长卿。
连取名,都独给晏长卿赐字长卿,而其余五子,皆以树名为字,槐、榆、桦、梧、杉!
可见皇后在皇上心里之重。
明明只有数步之距,她受私刑濒死,皇上只需开口说一句话,只要喊一声停,就能保下她的命。
可他没有。
他用她的命,来消皇后怒火。
哈哈哈哈……
她错了,错了啊……
她既动手,最先该杀掉的,是皇后……!
锦嬷嬷身影出现在内殿门口,朝洪景帝行礼后,走至皇后身侧,微不可见摇了下头。
没找到晏长槐。
洪景帝无声松了口气,“阿容,卿儿再有两日就抵京,他性情宽厚,若知道你为他如此大动肝火,定会难过的。此事到此为止吧,嬷嬷,送皇后回凤仪殿。崔启,把这里打点干净。”
崔启跟锦嬷嬷齐声应是,两人何尝不是俱松一口气?
皇上没有因这件事与皇后继续僵持,而是铺了台阶,即这件事便算这么了了。
至于之后的事情,崔启自然会打点好,不会让火烧到皇后身上。
听到儿子即将抵京,皇后容色稍缓,接了台阶,举步离去。
待得内殿清净了,洪景帝方又启唇,声音疲惫,“崔启,长槐呢?”
崔启躬身,“回皇上,奴才按皇上吩咐,已经把二皇子带离。”
他没有将身子直起来,继续躬身听令。
干爹去玉溪村送圣旨,把伺候皇上的差事暂交予他,就是因为他在一众干儿子中最机灵。
果然,不过两个呼吸,皇上声音便在头顶传来,“把他送出宫吧,日后便以庶人身份在外生活,远离纷争,对他反是好事。”
“是,奴才这就去办!”
崔启领命退下,脑子里浮出找到二皇子时的情景,无声叹了口气。
亲眼看到母妃被施刑,那孩子被吓傻了。
日后这偌大皇宫,也再没有二皇子了。
皇权纷争,没有无辜,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第212章 只要不抢她卿儿的东西,她好说话得很!
皇城北边小镇,民巷。
入夜后,巷尾一家普通民居院门打开,趁着夜色把被送来的人接进院子。
院门又紧接关上。
屋子里点了灯,灯光晕黄。
一进院子,普通三间房,不大不小。
三十多岁的青布袄子妇人把接来的小男孩拉进堂屋,就着灯光打量片刻,不是很满意。
“哟,模样生得挺好,只是年纪大了点,这有八九岁了吧?都能清楚记事了,可别咱们辛辛苦苦把他养大,他转头寻亲爹娘孝敬去。”
家男人往旁凳子上一坐,执壶倒茶,哼道,“你管那么多干啥?又不当亲儿子养,给他一口饭吃就行了。咱拿银子办事,还指望把他养大了报答怎么着?再说了,你瞧他这样子呆呆愕愕,只怕是个脑子不好使的。”
妇人立刻丢开男孩,坐在桌子对面,眼睛放光,“给了多少银子?”
男人看男孩一眼,朝妇人比了个数,“以后这就是咱家金饽饽,好生伺候着别怠慢了,那边每年都会送一笔银子过来。要是没把人伺候好,银子可就飞了。”
“行行行,保准把财神爷伺候得好好的!”
妇人喜的见牙不见眼,这位到家的是真财神爷!她不看僧面也看财面,怎么可能让大把银子从手里飞走?
夜深人静,唯剩大街上隐隐传来的打更声。
民院小卧房里,男孩躺在陌生的床上蜷缩成一团,浑身不断发抖,睁着眼牙齿打战,眼泪沾湿枕头。
脑子里全是母妃死时的场景。
原本他在偏殿温书,听到吵闹动静跑过去看,在要冲进殿时被书童拉住,带他躲到平时捉迷藏的小洞里。
透过小小洞口,能看到内殿些许情景,能听到声音。
他看到母妃被施刑,也听到了皇后对他母妃说的话。
“用你这只鸡,儆更多的猴,姚心雅,你也算死得有点用处,哼!”
“你安静点,好好去死,本宫可以让你们母子合葬。”
晏长槐把自己抱得更紧,眼泪流得更凶。
他不明白,为什么父皇会那般冷漠,好像母妃死在他面前,跟死了只蚂蚁一样无足轻重。
为什么皇后会那般狠心,要杀掉他母妃。
母妃一直安分守己,他也从未想过跟皇兄抢什么,为什么母妃死了,而他连自己的家都不能待了。
天下很大,却突然没了他容身的地方。
父尚在,而他却成了无人要的孤儿。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