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宝种田,打个奶嗝就产一吨灵芝(77)

作者:梅长雪 阅读记录

片刻,小娃娃又哒哒哒跑出来,往灶房奔,“阿娘,婶婶,吃点心啦!”

照顾完大人,最后跟两个哥哥一并蹲在灶房廊檐下,把匣子里剩下的点心你一块我一块的分,“不多啦,你一块我一块……不能多吃,剩下的还要留给阿奶他们哦。”

“哥哥,好吃吗?”

“好吃,可好吃了!”

“真的好好吃呀!下次我还去跟小哥哥换!”

李素兰跟张翠娥捂脸,要不是得给公公端吃的过去,俩压根不好意思跨出灶房门。

他们家小丫头……忒顾家了!

莫一往堂屋端去两碗面条。

农家粗茶淡饭,瓷碗装的面条,木条制的粗劣筷子……在宫里他们看都不会多看一眼的东西,此时闻着往鼻尖钻的葱香味儿,竟分外有食欲。

天微亮下码头,紧接转车行陆路,一行人心头焦急赶路,压根没吃什么东西,这会也确实饿了。

闻着面香味,更饿。

“娘,青菜真的很好吃,您快尝尝。”晏长卿试过面条跟青菜,眼睛微亮。

皇后接了碗筷,眨去眼底涌上的湿意,宠溺应他,“好,娘尝尝。”

她的卿儿没发现,自己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眼睛是在宫里未曾见过的亮。

卿儿早慧,自幼便极懂事,在宫里一言一行恪守规矩,总像个小大人般。

直到现在,她才终于在他身上看到了点九岁孩童特有的调皮与童真。

也是近半年来第一次,卿儿清醒并且稍有精神的时间这么长。

这都是进了林家院子,喝了新鲜百相草煮的茶才有的……

皇后低眸,优雅品着入嘴口感极鲜嫩的青菜,眸光轻暗。

“娘。”小少年也在低头认真吃面,嗓音很轻,“这家人朴实厚道,我大瑞大多数百姓亦是如此,有片瓦遮头,有三餐温饱,日子安安稳稳,他们所求不过如是。寻常百姓家混得温饱其实并不易,林家手里的百相草,或是他们最赖以维持生活的进项,就让宝物留在本拥有它的人手里吧。”

皇后顿住。

良久,她才嗯了声。

这个时候,镇衙大门外已经围满看热闹的百姓。

顶着灼灼烈日,好奇心满涨。

“我的天,咱梧桐镇多少年没出过这种事了!”

“是从来没出现过好不好?官差抓人咱见过,木车拉官差谁见过?”

“听说是去玉溪村抓人出了岔子,人没抓到,官差先被弄倒了,前头来报信的人一路大声嚷嚷,沿街的全都亲耳听到了!”

“玉溪村林家不就是种百相草那户人家?嘶!这是摊上大事了啊。”

“别听什么信什么,背后门道大着呢。百相草刚出来才多久?百相草出来后有多受欢迎?转头林家就出事了,都琢磨琢磨吧。”

第68章 在衙门大堂内讧

陈氏混在人群里,最为兴奋。

听到谁替林家说话的,琢磨背后深意的,就会蹦两句反驳,引人想偏。

“衙门上门抓人那肯定是有确凿证据的,林家不犯事,人家能找他去?”

“懂伺弄药草的必然是懂些药理的,之前林家两次抓到山匪领了三十两的赏银,不就靠迷药吗?寻常老百姓哪有这样的手段?”

“看着老实厚道的,可不一定真老实厚道!连上门的衙差都敢打,林家性子狼着呢!这种时候还敢向着他们家说话,都嫌自个日子过得太安逸了?”

硬是凭一己之力,让周围不顺耳的声音消失了。

陈氏看着已经跪在衙门大堂候审的林家母子四人,又看向跪在另一边乌泱泱气势凶横的两拨人群,扬唇冷笑。

林家好日子到头了。

升堂鼓咚咚响起,震颤人心。

镇守杨甫急匆匆从后堂行出,额角上挂着冷汗,脸色有些不正常的白。

待在审案台后坐定,看着跪在下方的人,额角冷汗冒得更密了。

“师爷,陈案情。”惊堂木一拍,审案开始。

两案并审。

一是镇上六户人家告林家下毒谋害,致家中男丁腐手烂脚,人生全毁。

二是上东村张家告林家以百相草坑骗,算计张家与女儿外孙断亲,坑掉张家全副家底。

林家人还没来得及开口喊冤,便见大人又是一拍惊堂木,眼睛沉沉看向那六户人家,“此事衙门有案宗记录,你们家那几个男丁,在梧桐镇常年混迹街头偷鸡摸狗欺民扰民,劣迹斑斑!状告之前,本官有话问你们。”

“那六人多在镇上街巷混迹,镇上居民大多识得。此番他们几人为何会同时出现在离镇约莫十里的荒岭?那处荒岭杳无人烟,平日仅有上镇赶集或办事的人会经过,他们几个又所欲为何!”

“另,案宗有记,那几个混混出事后衙差曾在事发地附近调查取证,也反复询问过受害人及你们这些家属,因为得不到线索,此案成为悬案。为何你们会在多日后反供?为何一口咬定是林家所为?腐手烂脚又口不能言的受害人,是用什么方式告诉你们真相?”

“若答不上来,本官就以诬告良民藐视法纪将你们治罪!一旦留下案底,对你们家中其他人的影响,你们可要仔细想清楚了!告还是不告!”

状告的六户人家面面相觑,一下露了怯。

这场面跟他们想象里的完全不同啊。

他们集结告状,怎的大人看都不看被告一眼,直接先审起他们来了?

光是家里混小子用什么方式告诉他们真相这一点,他们就答不上来。

手不能写口不能言连动一下都费力的人,怎么明确告诉别人凶手是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