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掌印的心尖尖儿啊(100)+番外
祖父说过,平阳公主已故的夫君便是赵家儿郎。
姜迎芳自认是个贪生怕死的,虽然她很佩服镇守边关的将士,但如果真让姜帆去从军,她也会担心姜帆的安危:“堂兄自小就是个主意大的,要不是大伯跟大伯娘管得严,把他拘着,他可能早跑去从军了。而且,三年前边关战事吃紧,他国来犯,是平阳公主的驸马赵集带领三万士兵上阵杀敌,最终战死,连个全乎的尸身都没留下。后来,仗是打赢了,可迎回来的,只是驸马的衣冠冢,以及牺牲的将士们的牌位。”
提及战事,总是沉重的。
姜迎芳说着,想到平阳公主的作风,忍不住嘀咕:“我曾见过驸马爷,与京都的世家公子不同,他高大威猛,皮肤黑,却很英俊,一杆长枪舞起来似游龙,气势如虹,笑起来时却极为可亲。且他对平阳公主也不错,但平阳公主……”
姜娩听出来了。
姜迎芳是在埋怨平阳公主的骄纵无情,也是在为英年早逝的驸马不值。
她也听祖父说起过平阳公主痴心裴相和,豢养面首一事,想来为驸马爷鸣不平的,也不仅是姜迎芳。
那边的争吵还在继续。
姜驳指着姜帆,气竭道:“别跟我说什么要去保家卫国,只要我活着一日,说什么都不会让你去从军!过两日就是春闱,我只希望你通过春闱,留在京都为官!”
姜帆跪着不言。
元萫过去,蹲在姜帆面前,按着他的肩,眼泪直掉:“帆哥儿,听你父亲的,他也是担心你,为你好。再说那边关有什么好去的?三年前那场战争死了多少人,你都忘了吗?”
姜迎蕊也道:“是啊,弟弟,听父亲母亲的一定不会错。”
赵氏在一边看热闹,插了句嘴:“我说大哥大嫂啊,你们也别太专制了,帆哥儿志向远大是好事,你们做父母的,不支持就算了,怎么还阻止帆哥儿做他想做的事呢?”
元萫瞪她:“你闭嘴!”
赵氏冷哼:“就算我闭了嘴,帆哥儿的志向能改?”
姜娩:“……”
姜迎芳:“……”
两姐妹对视一眼。
姜娩没看下去的心思了,只想回院里补个觉:“四妹妹,你还要看吗?”
姜迎芳扯住她,咧嘴一笑:“大姐姐,我去你院里坐坐吧。”
姜娩犹豫:“可我要睡一会儿。”
姜迎芳冲她保证:“放心,我只是去蹭点吃的,绝对不会打扰大姐姐你睡觉的。”
姜娩只能应下:“好吧。”
第170章 社糕
回到院里,姜娩便真没管跟来的姜迎芳,直接去到里间小憩。
姜迎芳坐在外头吃糕点,找了本话本打发时间,见金钏在一旁守着,她忍不住跟金钏打听:“大姐姐怎么了?我总觉得她心不在焉的,而且你不觉得奇怪吗?她那样心宽的人竟然没睡好?”
这行为放在别人身上或许没什么。
但放在大姐姐身上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姜迎芳摸了摸下巴。
昨晚大姐姐不是去看裴掌印的吗?
金钏便是清楚内情也不会说。
姜家的人,信不过。
况且事情严重到关乎娘娘的清誉和生死,哪怕姜四姑娘对娘娘再好,也不能对她言。
对上姜迎芳好奇的目光,金钏笑着答:“大概是娘娘昨晚做了噩梦吧。”
姜迎芳:“真的?”
红壶守在一旁。
对娘娘而言,昨晚一事确是噩梦。
金钏不再言语,她进里屋看了眼补觉的姜娩。
察觉到姜娩并未睡着,而是微拧眉头,金钏过去,揭开香炉的盖子,往里面点了一截安神香,再用手扇了扇燃烧而起的一圈白雾。
娘娘到底还是年纪不大。
藏不住心事。
且若论年纪,她们四个伺候的宫女里除了红壶跟娘娘的年纪相仿以外,其余人都要比娘娘年长一些。
姜娩的反应,在金钏看来是正常的。
任凭谁无端端被轻薄了,也都做不到像无事发生。
想来娘娘此前从未被谁轻薄过,而这一回,轻薄她的人又是裴掌印。
老实说,别说是娘娘吓到了,就连沉稳如金钏看到昨夜映在窗上纠缠在一起的两道身影时都吓了一跳。
淡淡的熏香在屋里环绕。
姜娩闻着安神香,沉沉地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已是晚间。
姜老太太派身边的婆子送了一堆吃食过来,还说明日就是春社,先让府里的厨子准备了一些社糕和宜春酒送到各个院里,让太傅府的人尝尝鲜。
姜娩看着盘子里从未见过的糕点。
这跟平时摆在盘里吃的糕点不一样。
这是用五谷杂粮做的。
打开时,能够闻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米面香气。
姜迎芳喜欢赖着姜娩,就爱窝在姜娩的院子里,哪怕赵氏派身边的丫鬟来叫了几次都不起身。她用筷子夹了一点社糕给姜娩,说:“大姐姐,这是社糕。明日是春社,是祈求灶神赐福,五谷丰登的节日。等今年入了秋,还有秋社。近年来,各地频频遇到灾年,许多地方闹起了饥荒,所以近几年各家各户一到春社秋社便会格外重视,有些地方还会专门举行祭祀游行的活动。”
姜迎芳说着,脸上浮现出期待:“明晚京都会很热闹,按照府里的规矩,我们都得坐在一起用饭。到了晚间,祖父祖母会让我们出府走走。”
姜娩用筷子夹起社糕,送到嘴边尝了尝。
姜迎芳问她:“好吃吗?”
姜娩:“嗯。”
姜迎芳又拿过宜春酒,一般女子是不准饮酒的,可是春社秋社或是一些其他的场合却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