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是掌印的心尖尖儿啊(103)+番外

作者: 金豌豆 阅读记录

她不贪心。

真的。

一张就行。

姜远笑开,赵氏老嫌弃这个小女儿没心没肺,只知道吃吃喝喝,他却觉得这样极好,又从下人手里拿了几张银票,分给其余的小辈:“行了,都散了吧。”

姜迎芳捧着银票如获至宝,脆声道:“谢祖父!”

姜迎惠拿了银票,跟着道谢。

姜迎蕊并未有多高兴。

祖父偏心偏得当真是一点也不藏着掖着。

他们几个拿到的银票,加起来都没有祖父给姜娩的多。

得了姜远的话,元萫带着姜迎蕊出府,赵氏也带着姜迎惠跟姜迎芳跟过去。

姜娩没逛过几回京都,也不熟悉,加之几乎都是女眷出行,姜老太太担心人潮拥挤容易出事,所以让他们一道乘车出府。

姜远让姜驳留下,又对姜帆道:“去吧。”

姜帆因着春闱一事,被整日关在院子里温书。

眼看姜娩她们都走了,姜驳还不发话让他离去,便以为出府得泡汤。

此时得了姜远的话,姜帆感激地冲姜远一笑:“谢谢祖父。”

姜驳:“父亲,春闱在即,帆哥儿得留在屋里温书。”

姜远:“该放松还得放松。”

姜驳:“……”

姜老太太人老了,虽然也想去瞧瞧热闹,可惜身子不济,只好留在府里:“听你父亲的。”

姜驳:“……”

等小辈们都走了,姜远望向姜驳,目光一厉:“娩娩在宫中本就凶险,你到底是哪里来的脸让她冒着性命危险去劝诫皇上?”

姜驳看不惯姜远惯着姜娩的行为。

打从姜娩归宁,姜远整日都由着姜娩的性子,对她的行为从不约束,还毫无原则地纵着。

听完姜远斥责的话,姜驳梗着脖子,说:“父亲,我没有说错,身为皇后,理应劝谏皇上!”

姜远:“那你怎么不劝?”

姜驳:“我……”

姜远话锋一转:“我这几日让人清算了你名下的产业。”

姜驳:“算这些作甚?”

姜远早早做了安排,这回跟姜驳说起,也不是在商量,而是直接下命令:“娩娩回宫那日,我会将你名下的产业给她一半。”

姜驳气急:“父亲!”

姜远主意已定,见姜老太太要劝说,索性走人。

姜老太太:“……”

姜驳:“……”

第175章 盯着糖人儿走神

姜家的马车停靠在街边。

一众女眷下了马车。

姜帆跟在后头。

姜娩刚落地站稳,姜迎芳就迫不及待地跑过来,拉过她的手,指着前面敲锣打鼓的一处地方。

那里聚集了百姓,堵得水泄不通,但可以看见有玩杂耍的正在表演。

姜迎芳一脸遗憾:“到底还是出来晚了,连看表演的位子都抢不到最好的。”

姜娩倒没觉得遗憾。

能出来走走,在回宫前见识一下春社的热闹,已然足够了。

再者,人多的地方意味着拥挤,姜娩不想要那么多人挤来挤去的。

赵氏回头看粘着姜娩的姜迎芳,她对大姑娘印象不错,毕竟是柳氏养出来的姑娘,有股子温温柔柔的气质。

姜迎惠想到姜远偏爱姜娩,就连一母同胞的妹妹都粘着姜娩,不免泛酸:“妹妹也真是的,一直粘着大姐姐,也不见她粘我。”

赵氏:“谁让你脾气差,不爱跟芳姐儿说话?”

姜迎惠:“她整日挂在嘴里的只有吃喝,我能同她说什么?”

赵氏:“……”

这就是差距。

姜迎惠不喜欢听的,恰恰是姜娩爱听的。

谁都会选择喜欢自己的人,跟相处时觉得舒服的人在一起,所以芳姐儿才总会粘着姜娩。

因着都是女眷,且今夜的人实在太多,元萫哪怕不情愿也只能拉着姜迎蕊一道过来,对姜娩道:“娘娘,臣妇担心一会儿被人群冲散,我们还是挨着走在一处吧。”

姜娩没意见。

且除了姜家的女眷外,还有跟随的伺候的丫鬟。

以及隐藏在暗处的侍卫。

姜迎芳喜欢热闹,惯常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跑,她拉着姜娩走在前头,一会儿说起这个,一会儿又说起那个。

姜娩眉眼含笑,听得认真。

春社日,街市上摆放着很多新鲜的小玩意儿,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听姜迎芳说那些都是手工做的,用来祭祀之用。

姜迎惠跟在赵氏身边,以防走丢。

姜迎蕊则跟在元萫身边,两母女有说有笑的。

姜帆闲不住,不想听她们说首饰或者是说起哪家的公子如何优秀,也无心这些,便抬步追上前面的姜娩跟姜迎芳。

姜迎芳一愣:“堂兄?”

姜帆神色微不自然:“嗯。”

姜迎芳又一回头,望了眼后面的元萫跟姜迎蕊:“你不跟着大伯母和蕊姐姐吗?”

姜帆有点别扭,道:“路这么宽,我想走哪儿便走哪儿。”

姜娩轻轻一笑。

姜帆别过头。

姜迎芳没再说什么,只是注意到有卖糖人儿的,扯着姜娩过去。

姜帆皱着眉头,他不想跟着元萫她们,但也对糖人儿毫无兴趣。

两相权衡之下,他还是选择跟姜娩走一道。

姜迎芳要了糖人儿,又给姜娩跟姜帆一人要了一份。

姜娩却盯着糖人儿走起了神。

那晚裴相和的反常,再次浮现在脑海。

姜帆接过糖人儿,拿着她的那一份,见她正在发呆,喊道:“大姐姐?”

姜娩回神,接过他递来的糖人儿:“谢谢。”

姜迎芳仰着脖子,踮起脚,望了眼前面的杂耍,拉着姜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