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是掌印的心尖尖儿啊(141)+番外

作者: 金豌豆 阅读记录

“管他娘的,都是我等招惹不起的人物。”

-

姜娩一夜无梦。

用早饭时,背着包袱的姜帆来了。

姜娩见他换下了平时的锦衣玉带,除了冠带,脚踩皂靴,穿得也是一身粗棉所制的衣裳时,便知他这是要动身前往边关了。

伤还未全好,就想着动身,也是急切。

姜帆是来道别的。

祖父昨日忙得很晚才睡下,他没有去打扰。

至于姜驳那边,他还记恨着姜帆逆反他心意一事,至今不许太傅府里的人跟他打招呼,甚至把他身边一直伺候的那几个下人全部调到了别的院子。

姜帆倒也没多气。

就是遗憾。

遗憾临走时都不能跟姜驳正面道别。

姜娩气色红润,一改昨日的蔫儿巴,她让金钏去准备了一副碗筷,邀姜帆坐下一起用早饭。

既然都要走了,那就当这顿早饭是给他饯行的。

姜帆也这么想。

一顿早饭吃得很是安静。

用完早饭,姜帆搁下筷子,从身上掏出两封信件:“大姐姐,祖父昨夜歇得晚,我就不去当面辞行了。这两封信,一封是留给祖父的,一封是给父亲的,还请你帮我转交给他们。”

姜娩接过:“好,我一会儿会让红凝去姜大人的住处走一趟。”

第240章 送姜帆离府

姜娩是不想见姜驳的。

估计姜驳也不想见她。

而她称呼姜驳,至今也懒得唤一声父亲,只愿称呼他为姜大人。

正如姜驳对她的刻意疏远和有意冷淡,他总是唤她的名字或是阴阳怪气的称呼她皇后娘娘一样。

父慈女孝一词,打从姜娩归宁那日起,就清楚不会出现在他跟姜驳之间。

姜帆当然能听出姜娩话语里对姜驳的冷淡。

换位思考一下,若他站在大姐姐的立场,没有在归宁后当众找父亲麻烦,因入宫一事记恨上父亲就不错了。

大姐姐能够忍耐父亲到现在,已是极宽厚的了。

他也没权力劝说姜娩原谅父亲。

毕竟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他身上,他想,他的处理方式怕是不会比大姐姐好的了多少。

自己都无法原谅的事,他也不奢望大姐姐能原谅父亲的凉薄行径。

姜娩握住给姜远的那封信,让金钏收起来,说起姜远时,她脸上冷淡的神情散去,眉梢带着轻松的笑意:“祖父那边,我去送。”

说罢,她看姜帆要动身了,又让银珀去吩咐人准备马车。

此时还早,各屋都还在忙活洗漱的事,也没谁来姜娩的院子里打扰她。

她与姜帆一同出府,本打算让姜帆也乘坐马车,谁知姜帆却牵着一匹黑色的马儿出现,他没有上马,而是一手牵着缰绳,望着待了十几年的太傅府,然后对着府门一拜。

姜娩坐在马车里,推开小轩窗,望着这一幕。

此一别,便是生死难测,更不知晓将来何时能再重逢。

待两人动身离府以后,一道身影穿过守着的下人们快速跑来。

这时候,元萫也顾不得什么夫人的仪态举止,她眼下一片乌青,眼眶红肿,早起时,她一直被姜驳拦着,昔日恩爱的夫妻因姜帆一事争执到现在才得空跑出来。

可她还是出来得晚了。

她抓着手里的一个包袱,哭得肝肠寸断。

包袱里准备的,全是她这两日跑出去兑得银票。

边关苦寒,帆哥儿又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没吃过什么苦,真要是到了那样艰难的地方,还不知道他的日子会有多难过。

她想着阻止不了姜帆的决定,便多给他准备些银票带在身上也是好的。

谁知紧赶慢赶地跑出来,还是没能见上姜帆一面。

红凝跟红壶留在府里,两人送走姜娩的马车以后,还站在外面。

见元萫追出来,红凝等她哭够了,这才上前,将姜帆走时留下的信件交给元萫:“姜夫人,这封信是姜小公子早间留下,托付娘娘转交给您和姜大人的。”

元萫止住哭声,一听有姜帆留下的信件,立即接过,并颤抖着手指撕开。

信上寥寥数语。

是姜帆在同他们告别。

让他们保重身体。

元萫捏着薄薄的一张信纸,没能掌控好的力道的她将信纸捏皱成一团。

她伤心过后,回了神,想到这是姜帆留下的唯一东西,唯恐弄坏了信件,遂收了力道,再轻柔地,一点点地将捏皱的地方抚平。

第241章 城门话别

姜驳冷着脸出来,见元萫抱着信件哭作一团,皱眉道:“夫人,都说了让你不用管他,既然他不愿意听我这个当父亲的安排,那么从此以后,我就当没有这个儿子!”

姜迎蕊站在后面,不敢吱声。

元萫把信件折叠好,塞进信封,愤怒地望向姜驳。

这是她第一回跟姜驳的关系闹得如此僵。

年少的浓情蜜语,因姜帆一事消磨殆尽。

她当年也是年轻,不懂谋算,才会被情爱冲昏头脑,再加上姜老太太极力撮合,一时糊涂,做下了没有名分便跟姜驳暗通款曲一事。

如今想来,全是后悔。

就因为她当年犯下的错,导致蕊姐儿跟帆哥儿的出身至今被诟病。

想到姜驳的绝情,以及他没得改的脾气,元萫没有多言,抹了泪,神色落寞地走开。

姜驳见她如此,心里有气。

习惯了被捧着的他,无法接受元萫态度的转变,指着她的背影道:“她这是什么态度?”

姜迎蕊上前,担心他们因为这事儿感情失和,出声安抚:“父亲,您别生气,母亲只是还沉浸在没能跟帆哥儿道别的伤心里面,是以对您的态度才会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