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是掌印的心尖尖儿啊(520)+番外

作者: 金豌豆 阅读记录

平鸢县主听她这么说,有点信了。

而且,她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平鸢县主咽了咽口水,犹豫了会儿,还是没忍住:“我有一个很匪夷所思的猜测,娘娘是不是……?”

“是。”姜娩大方承认。

平鸢县主惊讶得瞪大眼睛。

姜娩目光坦然:“我喜欢裴相和。”

平鸢县主心跳都停了:“……”

偏偏姜娩紧跟着又补充一句:“很喜欢。”

平鸢县主:“……”

好吧。

她信了。

因为姜娩在提到裴相和的时候双眼亮晶晶的,且她欢喜的神情做不得假。

一个人是被迫的,还是真心的,平鸢县主还是长了眼睛能看出来的。

不过想到裴相和在外面的名声,还有被他搞死的不计其数的人,平鸢县主仍是很难将姜娩跟这样一个性情阴鸷且十恶不赦的人联系在一起。

毕竟,这两人根本是天差地别。

平鸢县主:“为什么啊?”

姜娩:“什么为什么?”

平鸢县主:“娘娘不是不知道裴相和是怎样危险可怕的一个人,况且您跟他的性情根本就八竿子打不着,身上更没有一点与他相似的地方,可为什么,为什么娘娘不喜欢旁的更优秀的男子,而是喜欢上他那样的人呢?”

第901章 血书

不怪平鸢县主疑惑,实在是这两人看着就不像是能走到一起的。

关于这个问题,姜娩其实自己也好奇过。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动心的一日。

毕竟在她的世界里,能健康地活着才是最主要的。

姜娩双手捧脸,她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喜欢,以及说到裴相和时所表现出来的欢喜,让人感受得真真切切:“因为他值得。”

平鸢县主:“……”

姜娩时常会觉得遗憾,还时常会对裴相和产生亏欠。

因为她觉得这样好的裴相和,这样全心全意喜欢着她,护着她的裴相和,却不能够从自己这里得到最无所顾忌的喜欢。

每每思及此,姜娩就觉得对他不公平,还想要再对裴相和好一点。

平鸢县主对她这模样颇为无语,因为眼前姜娩的状态,让她仿佛看见了她谈及兄长时眉眼带笑的嫂嫂们:“娘娘这么乖巧温顺的性子,一定是裴掌印勾引的你!”

反正不是娘娘的错。

都是裴相和老奸巨猾,才会把无辜的娘娘拽入凡尘。

姜娩这回无可反驳:“……”

她认为平鸢县主言之有理。

裴相和确实引诱过她。

初进宫时,姜娩的意志还是挺坚定的。

可后来发展着发展着,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跟裴相和越走越近,再演变成这样了。

同平鸢县主说清楚跟裴相和的事情之后,平鸢县主倒也没有多说什么,还一再保证会保密她跟裴相和的事情。

这个结果,跟姜娩预想的差不多。

当日,平鸢县主住在坤宁殿的事情后宫传得人尽皆知。

就在一些人抱着看戏的态度等着看小皇后被太后追究时,另一件更大的事情发生了。

是与徐州水灾有关的。

此事闹得满京都的书院闭门。

夫子们跟学子们在得知徐州七县遭遇水灾,得知数万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死后都没有葬身之地,且朝廷方面始终不愿给出解决的国策,致使无数性命丢失时,这些文人个个义愤填膺。

他们群起激愤,以鲜血染笔,将徐州尸横遍野的情况阐述于纸上。

文人们成群结队地抱着一沓沓血书,身穿素衣,面容严肃,随着他们手臂一扬,血书便飘散在半空中。

秋风一卷,一张张血书便在半空中打着旋,再被卷到更远的地方。

一连三日,文人们的血书遍布在京都和皇城的每一个角落。

很多百姓通过血书,通过说书人的讲述知晓徐州受灾的真实情况后,自发加入散播的队伍,将官府撕毁或者烧毁的血书抢走,于深夜再次贴遍所有地方。

姜娩得知此事时,是在去玉和斋的路上。

她眼前一花。

一张纸徐徐飘落至脚边。

姜娩的视线随着这张纸移动,而后蹲下身,将其捡起,她将血书上的内容看了一遍,握着血书的五指收紧。

徐州的情况竟然严峻到如此地步了吗?

七县被毁……

县官尽数逃窜……

京都某条狭窄昏暗的巷子里,裴相和置身其中,他随手从墙壁上扯下一张血书握在手里。

第902章 想造反吗

裴相和快速扫了眼上面文人字字愤怒的内容,随手将手里的纸张重新贴回去,再举目看着飘散一地的血书。

看见京都还有许多地方半空中都有纸张飘散的场景时,裴相和的唇角掀起冷淡的弧度。

王渡从角落里出现,他拎着一壶酒,靠在阴暗坚硬的一面墙上,脚下避开了地上散落的纸张,像是生怕把这些血书给踩到了似的。

他重重地叹息一声,侧目,问:“裴重,喝酒吗?”

裴相和眼瞳幽深,没有说话。

-

自从血书散播的那一刻,姜远便沉下面色,并以最快的速度联络底下门生。

他抱着怀里的一沓血书,与众臣言辞激烈的商议过后,带领众人跪在金銮殿外,所有官员整整三日没怎么合过眼,也没有回过府。

张有德将情况禀报给正在服用丹药的周弼。

周弼吃完两粒丹药,眼里浮现戾气。

想到这帮老是跟他过不去的文武百官,以及徐州的事情,冷漠地说:“不就是死了一些人吗?我大晟王朝的百姓数不胜数,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好闹的?他们一个个的,就是不想让朕过得舒心。还有那个姜远,一把年纪了还要强出头,他是活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