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掌印的心尖尖儿啊(574)+番外
朝廷方面为此都放松了警惕。
可姜帆却觉得形势并不乐观。
据他掌握的消息,三王率领的十万兵马一路势如破竹地攻来,眼下距离皇城越来越近。
说明他们这回踏破皇城是势在必得。
姜帆正想着,就看到一辆马车出现在视线之中。
过了会儿,马车停下。
姜娩推开小轩窗,就见前方一道熟悉的身影立在那里。
姜帆离开京都的时候不过十几岁的少年,在边关历练的这几年,那里的风霜刀剑把他身上的气质磨砺得更加锋利。
他身上的公子气已经不见。
唯有武将才有的英姿。
姜帆上前唤她:“大姐姐!”
姜娩许久不见他,突然见到还没反应过来,她发了会儿呆,而后冲他一笑:“你怎么来了?”
姜帆走到她的马车前:“我来接你回去。”
姜娩望了望周围,发现距离京都还有一段距离,于是她想将姜帆请上马车,跟他问起祖父的身体状况。姜帆没上马车,只骑马跟着,说:“大姐姐放心,祖父身体很好,他得知你要回来,一大早就带着姜家上下的人在城门口等你呢。”
姜娩听完,眼里绽放出笑意。
她又问了姜帆一些跟边关有关的事。
平鸢县主骑马过来,她想得知父兄在边关的近况,缠着姜帆一个劲儿问。
姜帆则有问必答。
陶星云在一边瞧着,撇了撇嘴。
他知道赵双波想边关的父兄了,所以难得没有吱声,也没有去打断她跟姜帆的谈话。
陶星衡勒紧缰绳,见他明明嫉妒的要死却强行压制着没有发作的样子,笑了笑:“等京都的事情解决,等一切尘埃落定,我就会禀明父亲母亲,让他们备好礼品去大将军府下聘。”
陶星云神色微窘:“你自己的事情都还没着落呢,瞎操心我做什么?”
陶星衡:“你不想?”
陶星云:“……”
陶星衡:“那就是你不喜欢平鸢县主?”
陶星云:“那就让父亲母亲到时去提亲吧。”
沈非空:“看来不久后我应该就能喝喜酒了。”
钱执光:“恭喜。”
一行人说说笑笑回了京都。
城门口。
姜远站在那里,望着姜娩的马车越来越近,激动得热泪盈眶。
姜娩下了马车,抓过姜远的手。
两人刚说了会儿话,就有官员前来迎接。
因着礼数,姜娩不好多留,只是对姜远道:“祖父,我先回宫,等过两日我就请旨出宫回去看您。”
姜远:“好!”
除了官员们前来迎接,闻讯而来的还有不少百姓。
姜娩重新坐上马车,并接受着官员们还有满地百姓们的跪拜,往皇城的方向去。
第995章 恍如隔世
姜娩前脚刚回坤宁殿,张有德后脚就过来传旨,说是皇上为了恭迎她回来,明晚会在昭和殿设下宫宴,并邀请所有官员及官员的家眷到场,为她庆功。
姜娩上前接旨。
如今的她对外称在徐州遇到高人,脸已治好,便不用再以面纱覆面。
张有德望着她,瞧见小皇后完好无损的脸时,直面而来的惊艳感,令见惯各类美色的他痴了一瞬。
徐州那等偏远苦寒之地,竟然没能磨去皇后娘娘身上的半分容光!
就连肌肤都那般细嫩白皙。
跟嫩豆腐似的。
还有皇后娘娘这脸,昔日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红痕全都不见了!
张有德心想:皇后娘娘去一趟徐州,还真是因祸得福。
都以为她无法收拾徐州七县的烂摊子,谁能想她不但收拾了,竟然还把脸给治好了。
就是可惜了。
可惜皇后娘娘这么一张玉软花柔的脸,如此堪称国色的容颜,却只能终其一生在宫中无宠到死。
如今的皇上,沉迷丹药,日日跟那扁姓方士接触,还把那方士当成是什么仙人,一心想要从他那里得到更多延年益寿的丹药。
为了研究传闻中的长生丹药,皇上跟那扁姓方士都像是疯魔了一般。
在三王造反一事闹开之前,皇上已有两个月没上朝。
姜娩刚回坤宁殿,精力不济,身子也乏,便没有同张有德多言。
何况她跟张有德一向无甚可说。
张有德倒是想要同她问一问裴相和的下落。
外界都说裴相和背弃朝廷,转投雍王的阵营,可张有德跟裴相和打了十多年的交道,斗了这么多年,总觉得这事儿没表面上看到的简单。
更何况皇后娘娘还在皇城。
这么个香娇玉嫩,浑身连点刺儿都没的温柔人儿,被裴相和放在心上护了这么久,那疼爱程度,可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
张有德不信。
不信裴相和当真舍得让皇后独自回京都,还舍得让皇后娘娘回到皇宫。
然而张有德看出姜娩神色疲惫,加之皇上那边离不开人,他不好多留,也只能按捺住心底的疑问,带人离了坤宁殿。
金钏四人回到久违的华美庄严的坤宁殿,见到曾经在坤宁殿伺候的那些熟人,被他们围着问东问西,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话语,只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还觉得在金泉县三年逍遥又困苦的日子像是做梦一样。
不止她们。
就连姜娩也这样觉得。
待沐浴用的香汤备好,姜娩褪去回宫时的那身衣裙,抬腿入了浴桶。
温热的水,伴随着宜人的芳香涌来,令姜娩赶路多日的疲惫渐渐被抚平。
她眉眼舒展,纤瘦莹白的双臂抬起,趴在浴桶边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