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死遁后,我成了疯批暴君的白月光(269)+番外

作者: 姜茶酒 阅读记录

可惜这次,他们失算了。

温鹤绵看似站在所有人身后,实则站在所有人身前。

她所做出的每一个判断,好似都预判了他们之后的行动,如此有如摧枯拉朽,逐个将他们击破,硬是撕出一道口子来。

宁贺褚笑看着他们反击,抱着手在一旁冷眼旁观。

实际上,从明白自己看错眼的那刻起,他就意识到,这是必输的局面。

天下有志之士万万千,倘若是散兵,自然无需畏惧,可假使有人将他们集结在一起,那便是勇往直前的神兵利器,总能达到他们想要的。

而他宁贺褚,从踏上这条路开始,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不管他最初意欲为何,他背师弃友,构陷忠良都不是假事。

不管手底下人所作所为是否有他示意,但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为所欲为,亦都不是假事。

他看着小皇帝在温鹤绵的护佑下渐渐成长起来,看着自己的拥趸陷入恐慌,甚至无数次向他进言,想办法将这师生二人杀之而后快,不阻止也不支持,只是跟看乐子似的,看他们每次都铩羽而归。

算是为数不多的乐趣。

其实如果他有心要反抗,未必没有胜算,就算是再差的结果,也能从那两人身上撕下一块肉来,可斗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走到如今,他累了,也倦了。

所以在最后的扑杀中,坐在府中,任由踹开府门进来的人抓走了他。

在诏狱中,他想了许多许多。

想起了自己春风得意,满怀期盼的少年时期,想起了失去心上人的痛苦,想起了进京赶考,日夜蛰伏却只能看着仇人的憋屈,也想起了后来大权在握,风光无限的苍凉,直至今日,树倒猢狲散。

他最后走到了末路。

他唯一没想到一点,是那位年轻的小状元,居然会来牢狱中看望他。

温鹤绵没有落水下石的样子。

只是进来看他从容,好似惊诧了瞬,旋即恢复常态,挥手让狱卒退下,如寻常姿态般,同他闲聊。

死到临头,宁贺褚早就没有丝毫畏惧,他还颇有兴致的打听了番这位小状元和皇帝之间的传闻趣事,在看到她窘迫时,笑了出来。

他其实并不意外温鹤绵会查到自己的过往,从以前的交锋中就可以看出,这位小状元身上似乎有着通天的本领,总能够预判到他们想做什么,再知道些秘辛,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看着一副菩萨心肠,面对敌人甚至可以说仇人时,还能这么平淡的来送别,他心中有种难言的感觉。

于是他说:“温太傅,我也是状元。”

这么多年过去,世人只记得他是奸臣,恐怕早就忘了,在此之前,他同样是状元,没有温鹤绵那样惊才绝艳令人惦记,可照旧是六元及第,风光无限的状元郎。

如果没有发生这一切,会怎样呢?

也许他会娶到自己的心上人,也许他也会成为像温鹤绵一样,一心一意匡扶朝政的清臣,某日会死在朝廷漩涡中也不一定……

可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不可能再次作出选择,事情已成定局。

所以他想,这世间可能合该有人生来就是要做奸臣的。

是他宁贺褚运道不好,偏他做了这个奸臣。

他对上天生出怨怼,可到底忍不住提醒,让温鹤绵始终要防着皇室,就当是他好心,最后给出这忠告。

至于之后如何,他死了,管不了身后事。

温鹤绵对此没有正面回答。

不意外,毕竟她向来护着小皇帝,他此举,说不定在她心中颇有挑拨离间之意,也就是他多管闲事,人家眼中说不得当成假好心。

不过最后,看着小状元颇为诚挚的模样,他还是拜托了她,让她帮忙照料一下院中的那棵枇杷树。

这是许久许久之前种下的,起初只是为了铭记自己的仇恨,后来这树越长越大,突然某一年,吃到了枇杷,又酸又涩的,像极了他这荒唐的一生。

温鹤绵果真好心,她答应了。

于是宁贺褚朝她说了句“多谢”。

这次是真心的。

第240章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大结局)】

中秋月圆,阖家团聚。

宫中夜宴更是如此。

这是帝后婚后第五年。

蛮族投降,割地赔款,俯首称臣,百姓和乐,四海升平。

温乘渊彻底完成了同边关新将领的交接,和秦宜一起回到了京城来。

起初他们确实想过,寻一处山清水秀之地颐养天年,后来见过阿瑛,就彻底被这小家伙所俘获,心甘情愿留在了京城。

至于上交的虎符,谢琅则给了温鹤绵,兜兜转转的,这东西还是回到了温家手中。

虎符在哪里,对外人来说大有意义,对他们来说却没有什么不同,温鹤绵欣然收下,等什么时候用着,再拿出来就是。

但她更希望,永远没有能用到的时候。

好不容易才平和下来,可不要再起战火了。

连着几年都是丰年,百姓生活好了许多,国库自然充盈起来,于是中秋势必要大办一番,礼部的折子被打回了几次,好不容易终于敲定了方案,给出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样子。

来的人很多。

帝后共同入席。

坐下之后,温鹤绵下意识扫视全场,发现这次人聚得挺全。

陆子慎旁边坐着刚去蛮族通商回来不久的柳琼月,他们的女儿穗穗乖乖巧巧朝温鹤绵露出个笑颜来,小姑娘在学堂课业不错,据说连着几次大课都拔得头筹,是个不错的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