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高甜年代文女主对照组[八零](169)
梁梦不客气地继续:“您也知道我妈不止我一个孩子, 我哥也谈对象了,两个人感情挺好的,见过家长定下来就要结婚,我家条件普通,但人家儿媳妇有的我们家也不能落下。希望阿姨能体谅。”
宁梦如被她一番话堵得死死的,分别后回到家还难掩躁动的脾气。
秦志成下班回家挽起袖子一边收拾菜一边问:“怎么了?看着怪不开心的,谁惹你了?”
宁梦如不满道:“还不是小琛的那个老婆,牙尖嘴利的,我都说不过她。”
秦志成乐呵呵地问她两人说什么了,她一股脑儿全倒出来了,他顿了顿说:“人孩子这话说的也没错,你当妈的为骆琛做的太少了,对孩子得耐心包容,消除他们对你不信任这件事上你做的还不够。”
“那我去给骆琛做饭做家务?这样成不成?”
秦志成笑话她:“你看你,说风就是雨的,这不是赌气吗?倒不如想想孩子现在缺什么,咱们尽可能地帮一帮,先从值得信任的朋友做起。”
秦志成也不知道宁梦如听进去多少,他爱屋及乌,那俩孩子他也挺喜欢的,希望能真正将这段关系改善。
对介城变作中心城市这个消息,梁梦是从书中知道的,然而实际上人家有门道的人很早之前就听说了这个消息,但是大多数人对这样的消息并不敏感,对自己能抓住什么得到什么更没有明显的感受,照旧上自己的班过自己没什么波澜的生活。
但是改头换面的建设多了起来,先是一个平日里不曾留意的角落突然多了测量人员,再之后又看到了拿着图纸的施工人员,久而久之,这样的场面变作了稀松平常。北方的风挺坏的,尘土飞扬,带来一时的埋怨,很快之后就变成了一座亮堂气派的大楼,时间忽然就变得微不足道起来,它就像空气,人只能找别的参照物来感受。
梁梦和白柳合作后大大提高了效率,再加上有骆琛的帮忙,事业起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她们租了一个西大街上的一个宽敞的门面,更妙的是它是二层的,租金也合理,所以她们也没考虑就定下来。
一层是比较热门且便宜的款式,可单卖也可批发走量,二层相对高档,吸引了不少爱时髦又舍得花钱的女孩子。除此之外,梁梦还在门口的一排玻璃柜里摆放了发卡、头绳、耳环、指甲油等小物件,买开心了的客人会捎带几样。
很快这家小店的知名度就传开了,来的又都是漂亮俏丽的女孩子,无形中也让年纪差不多的男孩子们在跟前转悠,一来二去有几对互相看上眼就成了。这会儿两人结婚也考虑条件,但年轻人普遍对爱情是抱有正面且美好祈盼的,爱情真能当饭吃。
梁梦和白柳对这种不需要成本的宣传乐得合不拢嘴,不过两人在充分发挥自己审美能力的基础上也订阅了几本时尚杂志放在店里,便于不会挑选款式又对店员推荐半信半疑的顾客参考,选定喜欢的风格和颜色搭配,由店员帮忙拿出几套类似的来,虽然耗时,但这种体验能保证顾客有所得且心满意足的离开。
耐心、好的服务是买卖的制胜法宝。
工作的忙碌和可观的收入让梁梦无暇思考其他,即便和骆琛通信也多谈的是工作和进货的安排,少了你请我侬的互诉衷肠。
骆琛自然是不开心的,可他自己也忙得跟个陀螺一样,尤其他的设想通过以后,制定一套无漏洞且对双方都有益处的规章制度、合同拟定等方面的问题全都由他亲自把关。
当然,哪怕他多忙也会去市里看现今的流行风向,用自己还不错的品位为梁梦选货品。
听到她说想开个高档的专卖店,骆琛当然是赞成的,大城市的人已然沉浸在品牌效应中,不管什么时候,追求奢侈品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特别是女孩子们难以逃过的一环,骆琛在多年后看到一本关于详解消费主义史的书时,和梁梦笑:“你们女人是被着重关注的对象,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这话轻而易举就把你们拉入了消费大营中。”
梁梦提醒他:“你得好好感谢你的衣食母亲赏识你那些玩意儿,房子里无论大小件,真正用心挑选的靠得也是爱美的女人。”
骆琛赞同的点头:“老婆说的对,下次我会好好做一场活动来回馈女同胞们。”
自然这是后话。
梁梦之前的一个决定也终于提上日程,那就是辞职。
虽然她极力平衡关系,到底还是失败了,人无论在哪个环境都有一套需要遵守的规矩,她有这个机会尝试,也更加了然自己喜欢的是可以由自己支配时间和制定计划的自由。
梁父梁母在知道她做的事情后权利支持她的决定,骆琛更不用说,他很少会反对梁梦的决定。
倒是她的准婆婆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一个女孩子找个光鲜体面又稳定的工作才是最好的,怎么好天天对外人赔笑脸,受人刁难。
第114章 114
梁梦没想到她到底还是没躲过难缠的婆媳关系。
她不想像上辈子一样情绪不稳定, 跟个斗鸡一样不是生气就是据理力争,自从和骆琛确定关系,她发现这个男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因为爱而全然包容她的一切, 顺着她,舍不得和她发脾气,而她也是讲道理的, 除了一开始的强势追求让她烦的要命之外,不用吵架和积攒积郁之气的生活是美好阳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