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势均力敌(91)

作者: 寅子南 阅读记录

汤嘉丽在一声声惊诧中,松开了郑锦年的手臂,往另一波小范围聚集的人群中去。

郑锦年被混杂的小众音乐和艺术家独奏的风琴震了脑袋,大厅灯光太暗,放眼望去,尽是人头,中央的水池处有轰动,周董今日随身的女伴,霍小姐正在某位混血青俊的协助下,双人共持一把长刀,缓缓切开庆祝晚宴的巨型蛋糕。

满场又是一阵欢呼。彩带和碎片从天顶飘落,又飘了郑锦年一身。

郑锦年退到屋内人为打造的圣诞树下,摘身上的彩碎。

水池的对岸,中央钢琴台边,伴随钢琴从水底升起,升降台升到一定高度,满场的欢闹静声,众人朝升起的位置看去。

又一架升降台升起,和水池齐平。

喷泉开始喷出水花,在室内飙高。

水幕之中,周玉程和专业的音乐团队登场,一首欢快的dj舞曲亮起,顷刻,人群狂欢。

室内的灯光由昏暗转变黄色、红色,五颜六色。

气氛彻底嗨爆。

下了升降台,周玉程和他带来的女伴霍小姐又在众人面前,宽敞的场地上跳了半支舞,极具民族特色的小舞种,自由奔放,洒脱,郑锦年不知道这是什么舞。

只不过周玉程撅着屁股抖动,和人肉碰肉,又挺起胸膛继续抖动,确实很欢快。他跳起这舞来,煞是有模有样,好看。有型。

也只跳了一半,围观的人欢呼笑声,周玉程随手拉着不知哪国的青俊入场,自己便撤了。

倒是霍小姐,一支舞不尽兴,音乐声变得轻缓,她又同人跳起了宫廷舞。

果真浪漫又随性。

再观周玉程,他不知道混到哪里浪去了,像是进了酒池蒙子,等郑锦年欣赏够了那位霍小姐的舞姿后,酒池里发生一声巨响。

是少女的欢欣和激动,是呐喊,然后再是周玉程,郑锦年撇开尖叫声,才能看见他。

他踩到了高处,手里剧烈摇晃着香槟瓶,开盖,香槟喷洒而出,周玉程开始无差别攻击底下男男女女。

气氛又到一个高潮。

郑锦年默默看着,眼中浮现今年在北京第一次见周玉程时的情形。

那时候,他也是一身白西装,头发剃剪得工整,为人开朗大方,京爷气质。会照顾人,还会说漂亮话。

眼下的周玉程,又是一身白西装,头发长了很多,两边散着,看着更是放荡不羁了,像个艺术家,头发前面还做了造型,随意卷着,两个耳朵根都戴了耳坠,七七八八闪着光,也不知道戴了多少耳饰。

他多自由。

让郑锦年都感到陌生。

这些时日来的相处,让郑锦年只觉得恍如隔世。

好像都是假的。与他相处的周玉程,那个在他面前憨傻,任他揉搓的周玉程,周公子,周少爷。一切都是镜花水月。又好像回到了过去。

郑锦年吐出一口气。手有些微微出汗。

大概是发病了。郑锦年退出大厅欢闹的场所,找服务生要了水,吃了颗随身带的药。

西拿,20来岁刚毕业的法籍小助理,周玉程专程派到郑锦年身边照顾他的,他一直在外间候着,见着郑锦年出来吃药,西拿看发消息给周董助理不管用,准备进去找周董了。

“郑总,您在吃什么药?”西拿询问。

“一些止疼的药,止牙疼的。”

西拿关注郑总一举一动,肯定什么都不能错过,都要汇报的,告知郑总他欲进去寻人了,郑总抬了抬手,却也没拦,只说:“庄园东边有座图书馆,那里静,我到那里看会儿书。”

“好的,郑总。”

郑锦年退到静处,让自己静心。

心悸的毛病好了点,郑锦年将一颗颗圆溜溜的白色药丸放到桌上,排成一排,排成两排,又排成三排。

一粒粒数着。

最后将药放回药盒里,把药盒装进兜里。

周玉程来得很快,可能郑锦年在想事,没觉着。望着寂静的大厅,落地窗外,远处天边有成片的烟火绽放,他靠在桌边,静静看了好一会儿。

周玉程脱了身上挨着酒渍的西装外套,拿手抓成一把,穿着一身胸肌几乎快炸开的白衬一路往图书馆这里跑。

跑进屋,周玉程将手里的西装丢给了西拿,叫他去外面等。

怀里抱着一柄长长的盒子,又改为拿在手里捏着,一只手像捏篮球一样,手掌大,捏得住,将盒子藏在身后,周玉程往室内走来,脚步都轻了。

“锦年。”

这一声带着颤的称谓,几乎是从心尖跑出来的,夹着相思,夹着激动,情绪有18种。

周玉程走近来。

郑锦年手里还戴着周玉程给他的族戒,他后来叫助理还给他了。

郑锦年看烟花看腻了,正盯着手里戒指看,发呆。

周玉程唤他,他抬起头来,回神。

两人才对视,郑锦年视线闪避,不敢看人。那股子浑然天成的自信和白天在室内场馆的游刃有余都不见了。

郑锦年又彻底变成周玉程最熟悉的样子了。

看吧。

只有对周玉程,他才会害羞的。

郑锦年不敢看他,他敢看。他要好好看他。他要使劲地看,狠狠看,往死里看。

周玉程两步就走了来,喘气不匀,强行让自己镇定,呼吸正常,周玉程的高兴都显在脸上,又唤了声锦年,而后把身后的匣子拿出来,抽开匣盒,递给他看。

“锦年。”

郑锦年看盒子里面装了一把一个手掌大小的绿色树状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

“什么东西?”

“钥匙。密钥。我在香港私人住宅的密钥。拿着这个,找到九叔,除了香港那边,我在欧洲其他国的所有住宅,你都可以随便进。”

上一篇: 幸运转盘 下一篇: 背靠店铺过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