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教你这么当宠妃的?(199)+番外

作者: 姜粥 阅读记录

陆怀拉过她的手。

“如此才堪堪配的上你。”

十月秋,水树风闲,绿意不减,只添得叶底黄鹂清脆几声。寻到珠子,立后诏旨便正式下来了。当初她封妃遭众多阻拦,如今前路平坦,上下再无异声。

代为宣旨并不是照惯例的贴身宦官,而是身形挺拔如初长成小白杨的少年亲王。尽管有意端肃,但眼角眉梢还是透露出笑意来。

少年人特有的清朗嗓音随清风落地,如洒珠玉——

“秋十月甲子,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昔成武之盛,资姬周之贤;周武之圣,亦得太公之助。今有贵妃尚氏威容昭曜,德冠四方;风猷昭茂,行比千秋。宜奉宗庙,与帝齐体。是以授皇后玺绶,共辅王业,尧舜并举,日月同辉,永终天禄。”

诏书由少府尚书草拟。

大辰册封后妃的诏旨,无非就是先赞颂其才貌,再夸赞其品德。而嫔妃品德翻来翻去也就卑弱第一,敬顺之道。要是有开枝散叶的功绩便再添上去。但这份立后诏书,显然是陆怀改过的。

不比姜女皇英,却比作周公太公……跟在后头托着呈盘的齐忠,尽力收敛着不露出惊异之色。

不说大辰,便是大辰之前的诸侯国,也从未见过这般的立后诏书。

明眼人都能看出超过皇后规格,殿前跪伏的群臣也心思复杂各异,但没人敢真的去触这个霉头。

尚芙蕖站在受册台下,隔着长长的玉阶,仰头望去。东曦既驾,雀鸟衔枝,金辉洒在青年帝王的俊美面容上。

他难得卸了护腕,长风鼓动广袖,十二章纹的冕服庄重典雅,愈发衬其如玉山华岳,凝着威仪。

而此刻,高台之人眉眼融了灿阳,朝她伸出白玉无瑕的掌心。

大辰遵循玄纁制度,玄为黑色纁为浅红,二色象征天地并存,庄重肃穆。尚芙蕖提着与他同色的华美凤鸟纹织锦滚边玄袍,项饰璎珞,腰系玉组佩,缓步登临。

那枚南珠折射出洁白耀眼的光亮。

崇阁巍峨,玉栏绕砌,皆为她背景。身后云浪重重,身前陆怀握住她的手,将交扣十指藏于宽大的袖下。

仪典繁琐而冗长,百官跪拜贺表后,还要亲谒宗庙。轺车缓缓向前,天子驾六马,开道的矫健白马如踏雪上。

白鹿台风声萧萧,许久未有人踏足的太庙万籁俱寂,只有银杏树叶发出的沙沙清响,明粲日光下,千万条祈福的红丝带垂落,随风飘摇。

如有所感,尚芙蕖仰头望它,满目金红流动,似能窥见无数个春秋。她正要去看挂的最高的那条,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先她一步,将东西摘了下来。

数年风吹日晒,朱红已有褪色。

她指尖轻抚过柔软的丝布,上面的笔墨却仿佛仍带着温度。

是陆怀的字迹。

不知何年何月何日,题下的一行小字——

愿卿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正文完)

第179章 后记1】

霰雪纷纷扬扬落在飞檐兽脊上,一辆马车缓缓停在宫门口。

车帘打起,发梳妇人髻的女子未施粉黛,只簪了三支乌云木素簪,笼着霜白斗篷站在一墙凌寒红梅下。

望着这座曾经困住自己的繁华金笼,她呼出一口冷气,眸子黢黑。与数年前相比,俨然脱胎换骨。

立于阶前,被一群宫人众星捧月围着的大辰皇后,接过内侍手中的伞正要上前。车帘又是一掀。

沈恪钻了出来。

青年长发披肩,眉眼依旧温和清秀。臂弯间抱着个裹的像颗汤圆的小女孩,看岁数,已有三岁左右了。

瞅着那个样貌与梁思吟足有七八分相似的小孩,尚芙蕖险些把眼珠子瞪出来。

“我出钱是让你们去办正事,不是让你们去办亲事啊!”

这俩同人文的死敌。

原作里也是八竿子打不着,到底怎么搅和到一块的?!

“娘娘。”

梁思吟含笑到她跟前见礼,仍是那副滴水不漏的模样,同她介绍,“这是臣女的女儿,梁妙言。”

她这一趟毒妇之名传遍三河九郡,根本没有人想起,她曾为天子嫔御。而本该两年的行程拖到如今,也完全是因为她杀红眼了。收拾一遍后意犹未尽,决定再碾回去,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

于是写了三十多封加急请求信,催命似地给尚芙蕖送。半夜睁眼都有一封,主打一个死缠烂打。

“微臣恭请皇后娘娘圣安。”沈恪脸上有淡淡的无奈。

见过礼后就像个煮夫一样,抱着女儿杵在一旁无语望天。

“你先带妙儿去喝碗热羹暖暖身子,我同娘娘说会儿话再过去。”梁思莹转了下手炉,语气柔和,却差使的得心应手。

沈恪轻叹一口气,向尚芙蕖请示后便抱着孩子去了。

这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向的夫妻。尚芙蕖不由问,“到底怎么回事?”

她当初安排两人同行,可没有半点要当月老撮合的意思。

没成想,梁思吟在三河九郡大杀四方的同时,还能抽空生个孩子……强悍的人生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让娘娘挂心了,他这几天被马车颠吐,有点闹小性子。”梁思吟落后半步,同她到廊下躲雪,望着穿梭天地间的飞絮,说道,“娘娘也知道,如今梁家只剩下我和五叔了。”

“他不喜拘束,只是前半生同我一样,被困住了。既然如今我接手梁氏,那重任也该由我担着,总不好再拿娶妻生子,延续血脉去困扰他。”

她说的平静。

如喝水吃饭一样简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