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姑娘有两副面孔(34)
沈静渊挑眉,“这些人竟然这样对皇后及皇后身边的人大不敬。”
“对了!我还真有个好东西给你看。”于莲说。
于莲拍拍手,几名木匠做出来的几架曲辕犁抬上来。
“皇上,这是小人按照皇后娘娘吩咐制作的曲辕犁,原本长直的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拉动,且不好拐弯和掉头。而这个经过改良的曲辕犁灵巧轻便,且只需要一头牛便可耕地。”木匠介绍道。
实验完见识到了曲辕犁的妙用,沈静渊立马下令推广曲辕犁。
*
王福妹跟着几个太太出门挑礼品。
爹娘不愿她再和姐姐一样,于是只是让她在这户姓李的人家干活,没签卖身契。
一个月工钱有五百文,她全都攒着,每个月回家的时候交给父母保管。
路过一家书院,李太太说“这什么时候开了家书院?”
刘太太嗤笑“你还不知道,这是一家女子书院,专收女学生。”
王太太说“书院哪有家里好,我可是我女儿请了夫子,才不叫她到书院来念书呢。”
李太太笑了“还是你家女儿还读书,我家女儿一点也不爱读书。”
“女孩子读不读书都一样,将来要是能嫁个文曲星才好呢。”刘太太说。
几个太太笑成一团。
王福妹抬头看去,她还是第一次听到女子书院。
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平安乡君?”
“没想到你这小丫头居然认得。”王太太说,“人家现在可不是乡君而是郡主。”
“听说她原本只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一个丫鬟。”
“啧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恨我没有个当嫔妃的亲戚。”
王福妹几乎是有些痴迷的看着书院里的那几个姑娘。
她的心里产生了一些异样的情绪,如果我也能读书就好了,她想。
可是家里很穷,王福妹叹了口气,在心里给自己找借口。
回到府里,今日是发月钱的日子,王福妹把月钱装进口袋里。
第二天,向太太告了半天假,回家交给父母。吃饭时,王母面露慈祥微笑着盯着她。
王福妹有些不好意思,扒拉着豆腐上葱花,“娘,你干嘛老是看着我。”
“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王母说,这时候爹,哥哥嫂子都微笑的盯着她。
“我给你定了一门亲事,就是豆腐刘家的大儿子,你们小时候还在一起玩过呢!”
王福妹愣住了“我小时候什么时候和他一起去玩过?明明是他小时候欺负过我,往我身上扔泥巴。”
“好啦好啦,人家现在长大了,人稳重又老实,磨得一手好豆腐!”王母说。
“我不要!”王福妹拒绝。
王父不高兴了,“不要就不要,你这是什么态度?你就是怎么对你爹娘的?”
王福妹哭了出来,饭也不吃了。
王母小声地说“跟你姐姐一样倔脾气!”
王福妹哭的更大声了,哭了一会儿也累了。
天黑了,屋里点上煤油灯,各自干活。王福妹擦了擦眼泪,抹黑回了雇主家。
第二日,王母和哥哥来府上找人,雇主李太太说“嫁人是好事,为什么要哭哭啼啼,你若是不中意,让你娘和媒婆说说重新找个对象。”
王母说“你都十四了,是时候该定亲了。”
王福妹不肯,李太太给了她几天假,让她和家人好好商议一下婚姻大事。
王福妹想着在和爹娘说说,王母却说,“我们都和豆腐刘说好了,现在不答应,你让我们怎么做人?你让别人怎么看我?你难不成觉得我们会害你不成。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嫁人还是要听父母的,我们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不会看错人的。”
“别人!别人!比就这么喜欢和别人比吗?”王福妹说完,心里郁闷跑出家门散心心,她一点也不想面对家里人。
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熟悉的宅邸。
王福妹心底生出一股勇气,她走上前敲响门。
犹豫一下,她慌慌张张的转身离开。
这时候,门打开了,来开门的人吓了王福妹一跳,她没想到平安郡主居然会亲自来开门。
“你是……”谢兰燕对眼前的小姑娘有一点印象,“彩梅的家人,对吧?”
王福妹点点头。
谢兰燕问“你有什么事吗?”
王福妹羞的结结巴巴,“没……就……我想问问你家里还招干活的吗?”
“谁啊?”一个的女子出现在平安郡主身后。
“是个小姑娘,来问我缺不缺丫鬟。”谢兰燕回了一句,接着拉着王福妹就进屋,“你先进来再说吧。”
黄医女看了看拉进屋的小姑娘,一眼看出来不对“就你一个人吗?天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出来?”
“你是不是哭过?”谢兰燕发现王福妹的眼圈红红的,“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在两个陌生人面前,王福妹的泪眼止不住的掉下来,她结结巴巴的说完她的遭遇。
谢兰燕“真可怜,要不你再我家里住一段时间,等你娘老子想通了你再回去。”
王福妹说,“郡主,我知道你是个好人,要不你把我买了吧,我给您做牛做马,伺候你一辈子。”
谢兰燕为难,“那怎么行呢,这可是不是小事,你要想清楚!”
王福妹点头,“我想清楚了。”
黄医女说“不如这样,我们的女子学堂正在招人,你可愿意来!”
王福妹眼睛一亮,还有这种好事!她马上又想到自己的窘境,“可我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