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姑娘有两副面孔(39)
刘女官惊讶“小公主一见到皇后娘娘您就不哭了。”
于莲摸了摸孩子脸庞,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
沈静渊的表情一下子放松下来,仿佛如释重负。
此时小太监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恭喜皇上,皇后娘娘诞下了一位小公主!”
“好!”沈静渊不由开心的笑了,起身往外在走,“去凤藻宫!”
朱太医震惊万分地看着皇帝从身边走过,你不生孩子啊?
那你肚子疼什么?
他之前的猜测都是错的。难不成皇帝其实是得了什么隐秘的绝症?朱太医陷入了深思。
*
“莲儿,你怎么样了?”沈静渊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陛下来了!”于莲想起身,却被沈静渊制止“莲儿,你小心别牵扯到伤口。”
于莲抬手抚摸沈静渊的脸,“陛下 你脸上怎么怎么多汗珠?”
沈静渊握住她的手,“你害得我担心死了。”
“陛下还没见见我们的孩子。”于莲歪头朝刘女官示意。
刘女官上前,“陛下,皇后诞下的是一位小公主。”
沈静渊小心翼翼的接过小公主,心里一阵柔软。
文贺堆笑“小公主长得和陛下您真像啊!”
沈静渊抱着孩子在房间里转悠,“我有孩子了!哈哈。”
这是他的孩子!和他一样拥有“神力”的孩子!因为世人的愚昧,他从小就被当做不祥之子。
沈静渊有一段时间也以为自己不应该出生在这个世上,可是遇到神女娘娘后,他才知道他是独一无二的天选之人!
他的孩子和他一样,是天选之人!
一旁的文贺提醒道“陛下,您还没给公主赐名呢!”
“我高兴的差点忘了!”沈静渊回过神来,“单名一个璋字,如何?”
“璋儿~”于莲目光温柔,“这个名字极好!”
“封号就安盛可好!”沈静渊笑着说。
“都好!”于莲答道。
文贺捧眼“一般公主满月才赐有封号,安盛公主一出生就有如此殊荣,皇帝待皇后真是极好!”
沈静渊笑了一声,“今日皇后诞下了公主,各宫宫人都赏三个月月钱!”
宫人们齐谢皇帝隆恩。
*
镇国公府上下喜气洋洋,门口的石狮子都系上了大红花。
于氏看着拜堂成亲的于闰圭……哦不,应该叫秦闰圭。
如今秦闰圭常住在外祖父秦家,为了与生父撇清关系,干脆改姓秦。
对于与镇国公府的婚事,秦老爷相当重视,给秦闰圭添了不少嫁妆。
于氏心中一阵阵惆怅,罢了罢了,秦闰圭能安安稳稳出嫁,对象还是镇国公世子,于冉在天有灵一定也会觉得很欣慰。
秦闰圭盖着红盖头,眼前一片红艳艳,只能听到外一阵阵嘈杂,她的心乱如麻。
一时间居然想到了当初被送走的那个孩子,她只知道是个男孩,但还没看一眼就被外公送走了。
这桩婚事给她凭空增添了几分忧虑。秦闰圭忍住眼泪,如今这种情形,她实属是高攀了镇国公府。
一想到亲娘秦氏还在牢里,秦闰圭更加坚定了要在镇国公府重新开始的想法,她要在镇国公府站稳脚跟,然后把秦氏接过来养老。
人群之中,镇国公夫人的脸色阴沉,她儿子真是倒了大霉娶了这么个媳妇,一开始就不应该和于家沾上关系。
现在王城里的夫人们都在看她们家的笑话。
她儿子在不远与宾客敬酒,笑得非常开心,镇国公夫人是越想越想气。
*
王福妹回到家里,刚进院子,就看到嫂子拧着眉,一脸不舒服蹲在院子里,连忙问“嫂子你怎么?”
嫂子摇摇头,“没什么!”
“嫂子,如果身体不舒服就要赶紧看大夫!”王福妹把嫂子从地上扶起来。
“我又不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只是有点肚子疼,忍忍就过去了!”嫂子摇还是摆手拒绝了。
“嫂子,安济坊看病不收钱,你就别老是想着钱的问题了。”王福妹说。
“去什么安济坊?我们家又不是没钱看病?”这时候王母走出来,大声的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家不给你看病呢!”
嫂子不做声转身进了屋。
王福妹叹了口气,“娘,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王母瞪大了眼“我说什么我?”她看到王福妹手里提的东西,一把接过来“学院又发东西了?”
“是的,学校发的盐。”王福妹说,“这个盐是雪花盐。”
王母打开一看,眼睛顿时亮起来“白花花的,果真就像雪花一样!”
王母拿着雪花盐去做饭,王福妹踩着楼梯小心翼翼上楼。
王家的房子上下两楼,二楼的房子低矮,高个子都站不直,屋里昏暗,王福妹安慰了几句。两人一起下楼吃饭。
“我哥和我爹呢?”王福妹问道。
王母说道“你哥和你爹出去干活了,不回来吃。”
王福妹夹了一筷子菜,“这菜味道太淡了,娘是不是盐放少了?”
王母说“没有啊!”
“肯定是少放了,不然怎么那么淡!我不是带了雪花盐回来吗?娘你别不舍的!”王福妹说。
王母说,“盐多贵啊省着点吃,我们几个在家又不干力气活,吃点平淡的就行。”
王福妹自讨没趣,吃完晚饭就回学堂了。
没成想第二天晚上,邻居家的小花和狗蛋跑到学堂里,“王姐姐,不好了,你家里人死了!”
听到消息,王福妹心里一惊,“谁说了?”
“你娘,你爹还有你哥哥!全都死了。”狗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