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姑娘有两副面孔(47)
秦图南站在她面前,和王氏以及太后给她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她们是绣在屏风上的鸟。秦氏更像是被关在笼子的鸟,而她打开了笼子。
“谢皇后娘娘夸奖。”秦图南说。
“五年前的事情,你怪不怪本宫。”于莲问她。
“微臣怎敢怪皇后娘娘。”秦图南低下头,“正所谓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人生哪有不经波折的呢。”
于莲心里叹了口气,能有个心腹手下总比总比没有好。
历朝历代也出过不少杰出的女子,那些女子都是凭自己的本事青史留名,唯独秦图南白得了一个爵位。
秦图南当朝唯一一个女侯,而她是秦图南唯一的支持者。
往好处想想,至少她也不用担心秦图南会倒戈别人,于莲安慰自己。
她起身,绕过桌子,来到秦图南身边,推心置腹“秦侯,现在我唯一信得过的只有你了,我有件事要交给你办。”
*
书院
王福妹和刘静河边走边聊天,“明天没课,要一起去郊外走走吗?”
“嗯,好久没有出去转了。”
不远处,谢兰燕和一个中年女子正在聊天。
“诶,那个女人是谁啊?“王福梅好奇。
“我听说过几天学院要来些新的学生,是不是新学生的父母?”刘静河说。
两人走近些,王福妹看清了那个中年女人的脸,这张脸她永远也忘不掉,是杀害她姐姐的凶手——秦氏。
王福妹身体僵住了,“她……是?”她生怕自己认错了人。
一旁的一位大姐插嘴,“姑娘们在学院里不知道,和郡主说的这个女人是秦侯!她一个女人和弟弟争家产,抢了她弟弟的爵位,现在大街小巷谁不知道她。”
王福妹的身体如同掉落了冰窟,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冻得她手脚麻木。
“你怎么?”刘静河突然注意到她的不对劲。
“我没事,我没事,没事。”王福妹下意识连说了几遍。
她觉得荒谬极了!凭什么!
……
“太后娘娘!”林相对太后重重磕了一个头,“皇后残暴不仁,一日不除,恐怕大晋永无宁日!”
太后转动着佛珠,心里纠结,最终还说“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林相压低声音,凑到太后耳边。
太后的身体一瞬间的颤抖,睁大眼睛看向林相,“你……你这做……要是被陛下发现,你只有死路一条。”
林相面露苦笑,“微臣心甘情愿。”
太后没想到林相态度如此坚决,同时她的心里升起一丝正义感,她感觉自己也该为大晋做点什么,“林相,我就帮你这一次!”
……
水师港口
于莲牵着沈静渊的手下了马车,被眼前的一幕震惊。港口有一辆巍峨巨船,它的周围还停着无数个小船。
“这么多船一起出海吗?”于莲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
沈静渊满意点头,“这才有显我大国威仪。”
朝霞与波光相辉映,笙鼓齐鸣,远航船队启航了。
“新的时代要来临了。”于莲望着远航船队。
……
不多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王城里多了一对打扮的朴素的一家三口。
沈璋说“所以爹爹和娘亲就是在端午节情定终身的吗?”
“没错。”沈静渊摸了摸于莲头上的簪子,“这就是我送你娘的定情信物。”
于莲想到了当年发生的事,脸上不由浮现一层红晕,她反应过来“等等,明明是在监狱的时候,我才答应嫁给你的。”
沈静渊惊讶“在那之前你与我亲近算什么?”
“在那之前……你顶多算我的外室!”于莲道。
沈璋不想看也不想听父母的调情打闹,她的注意力很快一旁的摊位吸引,“爹娘,你们看,那边卖的粽子是彩色的。”
摊位上摆着蓝色、黄色、红色等五种颜色的粽子。
沈璋好奇的问,“奶奶,你是怎么做出这些五颜六色的粽子的?”
老奶奶笑了笑,“我用植物给糯米染了色,这个黄的是用栀子花染的,这个红的是用洛神花染的……”
听完老奶奶的话后,沈璋发出感叹“奶奶你好聪明呀!”接着她问沈静渊“爹爹,我能每个颜色都买一个吗?”
沈静渊摸了摸了女儿的脑袋,“当然可以。每个颜色各来一份。”
晚上,于莲按着给沈璋洗手,“你瞧你吃个粽子,弄的满手黏糊糊的。”
沈静渊把沈璋抱上床盖好被子,沈璋问“父皇,母后,我们下次还能出宫玩吗?”
沈静渊点点头,“等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城外放花灯。”
沈璋激动的点点头,“嗯嗯好,一言为定。”
“好了,快睡吧,已经很晚了。”于莲亲了亲沈璋的额头。
沈璋点点头,乖巧的闭上眼。
……
第二天,于莲看着奏折,一位宫女端上来了一杯紫苏饮。
于莲喝了一口,感觉味道怪怪的,紫苏饮的味道是酸酸甜甜的,这一杯却有一股怪味,便问道“这里面放了什么?”
宫女说“回皇后娘娘,按照了寻常的做法,加了甘草和陈皮。”
于莲说“你重新准备一杯,这一杯味道有点怪。”
晚上,沈静渊前来看望她,接过宫女手里药“莲儿,我听说你身体不舒服。”
于莲吸了吸鼻子“没什么大事,太医说是风寒。”
“你好好休息,这两日璋儿就由我来照顾。”沈静渊说。
喝了药之后,于莲躺下沉沉睡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于莲感到身体里有一股钻心的疼痛,“来人啊!来人啊!”她呼喊,一口温热的液体从嗓子里涌上来,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