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斗小民古代生活日常(108)
她有物伤其类之感,后半程谈话不免有些兴致寥寥的感觉。庾浚扫了她一眼,想了想,问她,“你今天过来,本是要寻我说什么的?”
他曾听莫掌柜念叨过几回,说这狐貍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庾浚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起这茬儿来,于是这话儿便不知道怎么了就脱口问出来了。
他看着秦黍那低眉耷眼的样子,心思百转间,给自己寻了一个由头,可能是,他大抵还是喜欢看鲜活的狐貍?
秦黍本来还陷在自己的情绪,被庾浚这一问,她倒是想起今儿来这一趟的目的了。
她抿了抿唇道:“最近秀水镇上的流民日益增多,城外废弃的土地庙里都塞不满了。主子,您何不将他们收拢进来?”
“收拢?以何名义?”庾浚看着秦黍,利眸一凝。
庾浚在赵州一役中,折损了半数的钦州军精锐,可谓是损失惨重,对于钦州军来说更是元气大伤。可军队补员,是需要朝廷下令的。但直到现在,朝廷那边对此,可是一字未提啊。
秦黍也知道军队补员是要经过朝廷首肯的,但她眼眸一转,狡黠之色一闪而过,面上又露出了庾浚熟悉的那副乖顺的模样,“以佃客的名义,他们没有耕地,您有屯田,他们正好可以补上这个空缺。”
死了的那些兵卒的位置腾了出来,这些流民就可以进去填档。
“那他们到底是佃客还是兵卒?”庾浚眼睛紧盯着秦黍,不放过她面上一丝一毫的波动。
“看您。”秦黍坦荡地回视回去,“佃客也行,部曲也罢,或是化为钦州军里的一员,这些不过是形式,反正他们都是为您而战。”
“为我而战?”庾浚低声复述了一遍,簌尔低笑了一声,看着秦黍道:“你这话怕是说错了吧。”
秦黍淡而一笑,“让我说一百遍,我还是一字不改。”
庾浚的视线在秦黍面上停留了几秒,而后便是微不可见地勾了勾嘴角。两人都是彼此心知肚明秦黍这番话的问题在哪儿,但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认。
一旁的卢先生不由地摇头,他看向秦黍,心里叹道,还真是后生可畏啊!
“所以这批流民您收不收?”秦黍又问。
庾浚语气淡淡,“你都这般说了,我还能不要?”
适时,侍从端着茶水入帐,这个话题便暂一告落。外面风雪又起,秦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近来气候多变,南北方或多或少都起了灾变,明年粮价可能要大涨。”
“这还真有可能。”卢先生接话道,“胡虏这次冬季进犯,怕是大漠也出了变故。”
庾浚指尖轻敲,簌尔一顿,“如此一来,军屯必是重中之重了。”
“这方面槐州的经验倒是可以拿来借鉴。他们那边粮食高产,便是得益于稻种、水利灌溉以及改良的农具。”秦黍顿了顿道。
“这是你让陈岳从槐州买粮时打听过来的吧?”庾浚话里虽是在问,语气却是肯定的。
秦黍讪讪地笑了一声,“主要是屯粮防饥荒,主子你是知道的,我是贫户出身,饿怕了。至于那些不过是顺带的。”
秦黍这话庾浚会信吗?
他不着痕迹地和卢先生对视一眼,卢先生都不信。更何况他呢!
他可是早知道,杵他跟前的是正儿八经的一只狐貍。狐貍一惯狡诈,纯良和它们可是沾不上边儿的。
所以对于秦黍有些话,庾浚也只是听听而已。公事上秦黍不作假,但涉及到她的动机时,她都是半是含混半是掺假。庾浚是和她相处时日还短,还摸不透她这一点,但直觉告诉他,这不是秦黍的作风。
庾浚现在对秦黍的认识是,做一步,想三步。
颇有手谈高手的风范。
他端起茶杯,扫了秦黍一眼,倒也不继续追问,只道:“正午快到,一起吃午食。”说完,便是抿了一口茶。
第 88 章
这顿饭菜很普通,四菜一蔬,都是应季的菜蔬,秦黍在桌上连个肉食都没见,但即便如此,她吃着米饭,就着那点带着绿意的菜蔬还是那般津津有味。
庾浚已是止不住瞧了她好几眼,在见得她又是往自己碗里添了满满的一碗饭后,他眼角略抽了抽,而后便是放下碗筷,从袖袋里抽出帕子搽了搽嘴,淡淡地问她,“这饭菜可是不错?”
秦黍埋首碗中,连头都没抬起,就大力点头道:“很是不错。”
听了这话,庾浚应当是觉得高兴的,但他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定定地看着秦黍,直让秦黍自己也察觉到这逼人的视线后,茫然地抬头看向他,他才收回了视线。
秦黍拿眼偷瞄他,没从他面上瞧出什么来,便又去看卢先生,指望卢先生能够提醒她个一两句,好让她知道,这顶头老板又是犯了什么病,可谁知,卢先生对上她的视线,却默默地垂了眼,继续吃他的饭食,显见的是不打算掺和这事儿。
秦黍没法儿,默默地放下了碗,她看了碗里仅剩一口的米饭,心下叹了一口气,但面上却端起了笑,伺候起了老板,“主子这是吃好了?”
庾浚冷冷地应了一声,继而视线下移落到面前的空碗上,然后又抬起眼扫了秦黍一眼。
秦黍居然神奇地意会到了他的意思。
这么明摆着一个事实,还需要多这一句嘴问吗?
这句话在脑子里一出来,秦黍仿佛在脑海里同步听见了一声轻脆的巴掌声。
她真是多这一句嘴!
她忍了忍才没让自己脸上的笑落了下去,继续道:“但我看主子所用饭食并不多,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