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亲妈躺赢了[七零](1024)

作者:桃花露 阅读记录

甭管祁州院长是不是听出他后面的打算,知道老爷子不回祁州的第一反应就是给首都解放军总院儿这边院长打电话。

总院这位院长是他学长,有这种好事儿怎么可以不告诉学长?

这种医术精湛且有家学渊源的老中医,别说半年一年的,就是请他去讲一堂课,大家也受益匪浅啊。

再有邵老大夫刚带着陆老爹和甜甜救了俩战士呢,军区这边老首长也很快得到消息,自然要上门致谢。

然后帮忙探探口风,转达一下总院院长的意思,想请老爷子带着助手去总院坐诊交流。

这事儿就成了。

总院院长亲自坐车来大院儿把邵老大夫和陆老爹、甜甜盼盼给接过去先参观再商讨待遇和工作问题。

他们当然希望老爷子上班时间越多越好,但是也不好说出口,还是让老爷子酌情确定。

毕竟这么大年纪的老大夫要当先生而不是耗材,坐诊的大夫不差他一个呢,只求他定期过来坐诊解决一下疑难病例,然后给其他大夫讲讲课就行。

最后在盼盼的建议下,他们一周来三天,二四六上午坐诊,下午授课。

医院答应,也给出了丰厚的待遇。

人家不计较你一周才上三天班,而是直接按照在祁州那边的待遇给,按月发工资发各种票。

在院长看来邵老大夫教新人那是大材小用,让他给其他的中医大夫授课才是充分薅羊毛。

这样能直接提高其他大夫的医术,其他大夫再培养新人学生,可以从总体上提高医院的中医水平啊!

其他大夫看甜甜和盼盼的眼神那叫一个羡慕,他们也想天天跟着邵大夫学习,想问什么就问什么,邵大夫又会手把手地教他们尽可能的多知识。

其他大夫对老大夫也不抠门,有些也有家学的拿出家里的医案笔记跟邵老大夫讨论,大家共同进步。

首都其他医院有名的老中医听说总院这里来了个祁州名医,也跑来切磋,一时间总院中医部门热闹得跟过年一样。

那些久治不愈的慢性病人得到消息也纷纷到总院这里挂号,没有资格来看病的千方百计地托关系过来看。

有些人辗转几个医院中西医都看不好的病,在邵老大夫这里扎针推拿加喝汤药,三副药下去就见好转。

其中一个病人缠腰火丹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中西医都看过,吃过很多药抹过很多药膏,结果越来越厉害疼得他生无可恋。

眼瞅着就要盘一圈,他吓得要死,因为民间传说缠腰龙盘一圈即死。

邵老大夫让他别自己吓唬自己,盘一圈盘两圈也不会死的,但是会疼得睡不着觉吃不好饭。

他给开了药方,再搭配针灸、泡药浴。

因为这病人病症严重且很有代表性,所以医院就直接安排他住院,减免一部分费用,让他当教学素材。

一群大夫围观了三天,第三天开始他身上的水泡就开始结痂,第五天就开始消退。

住了八天院,虽然没彻底消退痊愈,但是可以肯定只要谨遵医嘱就肯定会好的。

针对这个病人邵老大夫开了一堂课,讲了好些天,因为中间还要发散出去,比如给病人开汤方还得兼顾调理身体提高他自身的正气,这个度如何把握,药材的剂量等,都至关重要。

另外一个病人这时候的西医仪器也查不出大病症,但是脸色蜡黄萎靡,失眠严重,胃口奇差,逐渐地竟然不良于行。

最后大夫们推测她得了神经方面的病,会瘫痪。

她能来到邵老大夫跟前是另外医院大夫给送过来的,当疑难杂症诊治。

邵老大夫也是给她汤药、针灸加推拿,反正得让陆老爹和甜甜也锻炼到。

这位病人就得长期调理,并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但是一周之后情况也的确是在好转。

十天之后,脸色都带上血色。

于是针对这个病人又是一通教学。

实际很多人连上一个病人的课还没消化吃透呢。

总之大家感受到邵老大夫的厉害之处,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越来越盛,过来挂号的人越来越多。

邵老大夫带着陆老爹和甜甜在总院儿坐诊一个月,号子已经排到三个月后去了。

那还是医院见苗头不对及时剎车,只允许排当月的号,否则能排到两三年后去。

原本说好的上午坐诊下午授课,其实从第三天开始就全天坐诊。

挂号的病人太多!

这也是甜甜没经验且心软,有大老远来的她不忍心就给加号,还有大老远抱着孩子来的,给这个加不给那个加也不好,给可怜的老奶奶加不给可怜的老爷爷加也不大好。

最后就是晚饭也在医院吃,吃完饭休息一下再授课讨论。

加班讨论到九点半再由医院用院长专车送回家睡觉。

虽然这样挺累的,但是第二天不上班可以在家里休息,甜甜消化一下知识整理一下笔迹,就也还行。

转眼暑假要结束了,盼盼也组织陆安侯博侯莹和侯伟他们把首都内外逛了个遍,长城香山以及周围有名的景点也去看过。

他们还跟着卢排长去打靶、坐坦克、战斗机,要不是连长不让,他们还想感受一下跳伞呢。

这将近两个月的经历让他们毕生难忘。

陆安侯博他们也得回祁州了。

原本陆老爹想给他们送回去,正好军区这边有人转业去祁州工作,一趟火车,就顺路给几个孩子送回去。

军人同行安全有保证,陆老爹和方荻花也不用担心,给祁州林大姐那边去个电话她也放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