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亲妈躺赢了[七零](1040)
不想对方为难,但是学习还是要学的,他可不会因为顾家大哥反对就冒冒失失地说什么“我不学了,我走了”之类的话。
虽然顾爷爷的制药技术比别人更高,但他也不是凭空就会的,也是在先人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自己也可以复制这个路子。
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可以看得更远,更有力量,可以节省摸索的阶段,然后把创新的精力用在从巨人的成绩上推陈出新。
这是科技创新的最优化,不需要重复劳动。
“好,好孩子!”顾老爷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有你这句话,我老头子值了。”
他满肚子的气性瞬间消失,也不再躺着,而是起身带盼盼去学习药材药性了。
“等学完自家的这些,我带你去医院的药房,那里药材才多呢。要是你精力够,要多去野外走走,多认识学习一下药材新鲜时候的模样,这样以后在野外也是能用药材救命的。”
顾老太太看老头子精神起来,也没事儿了,去厨房让保姆准备中午做什么好吃的了。
盼盼临出去的时候看到桌上的紫砂壶,摩挲得油亮亮的紫砂壶,瞅着就像从顾爷爷手心里长出来的似的。
他就掏出自己的大手帕,把紫砂壶包进去。
顾老爷子虽然肉疼,但是身外之物随它去吧,“仔细划了手,丢了吧。”
盼盼却包起来放回自己书包里。
中午他在顾家吃饭,顾奶奶让人炖了鸡汤,还做了红糖馒头。
傍晚时分陈燕明过来接他,再去接上老爷子和甜甜几个。
陆绍棠负责接林姝和詹秋冉回家。
回到家,盼盼什么事儿也没和家里人说,他觉得那是顾家的内部矛盾,他们知道了也不能帮忙解决,反而让人有一种家丑被人知道的尴尬。
他和甜甜是从小被爱浸泡着长大的孩子,性子宽厚和善,为人谦逊有礼,遇到问题就事论事,也能把自己的善意扩散出去,随着成长,自己的胸怀也越来越宽厚。
所以他对顾家大哥什么的半点都没有意见,该如何还是如何。
第二天他没去上学,还让甜甜也请假,跟他一起进城找锔匠。
他拿出那个紫砂壶。
甜甜惋惜地哎呀一声,“呀,这不是顾爷爷的小宝贝儿?怎么碎了?好可惜啊。”
温润油亮,摸起来都跟玉一样啦。
盼盼:“是呀,不小心碎了,我们找锔匠给锔起来,用最好的铜钉。”
小时候锔匠还给金瓶儿奶奶锔过很白很透的茶杯呢。
俩孩子跟奶和太姥说一声就坐车去了市里,先找老林师傅去吃两块蛋糕,跟他打听手艺好的锔匠。
老林师傅是土着,那介绍的锔匠可不是普通规格的,人家是在故宫修文物的。
不过盼盼甜甜现在不知道。
俩孩子找到王爷爷门上,他正在家摆弄一个破碎的花瓶,旁边小茶几上还摆着一碟子老林师傅的点心。
知道俩孩子是老林介绍来的,王爷爷放下手里的活儿先接待他俩。
盼盼甜甜就说明来意,比比划划的跟锔匠爷爷说想给紫砂壶画上一支横溢斜出的竹枝,锔钉就是竹叶,竹竿就用金粉填充绘制。
高温烘烤就会融进去。
王爷爷听得眼睛亮亮的,夸道:“你俩哪个学校的学生啊?美院附中的吗?以后要不要考美院呀?”
这么好的苗子见了不拐来故宫修文物有点对不起自己呀。
甜甜笑道:“不是呀,我们是军区小学的,我不怎么会画,就会说,我弟弟会画,画得很好。”
看王爷爷眼睛越来越亮,盼盼太了解这种想拐带他的眼神了,赶紧道:“王爷爷,我已经学制药了。”
王爷爷笑道:“那有啥的,聪明人的时间是庸人的三五倍呢,别人一辈子学一样都学不精,聪明人又肯下功夫的能学三五样。很多科学家还是音乐家呢,那些大人物,哪个不是好几个家的名头?”
说完,他朝盼盼笑道:“你就是老顾新收的那个小徒弟呀?”
盼盼和甜甜惊讶地看着他。
王爷爷笑道:“这把壶我认识。”
老首都人但凡有点家底的咋能不混混古董圈儿?有头脸儿的那些人家,大家基本都互相认识。
他这里想拐带盼盼,甜甜道:“王爷爷,您一直伏案劳作是不是有颈椎病呀,久坐容易腰肌劳损,得注意劳逸结合,我弟做了膏药,回头给您寄一份来,您试试。”
王爷爷还真需要,他每天都要贴膏药呢。
“小朋友,我需要得很吶,多少钱,我先付给你。”
甜甜摇头,“不用啦,是我弟练手做的,我爷爷说做得很好。”
王爷爷:“那我给你们把紫砂壶修好看点,还有……”他指了指案桌上一排小物件,“瞅瞅,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一人挑一个。”俩孩子这才发现乱糟糟的案桌上其实摆了不少好看的小玩意儿,玉器、瓷器、木器、铜器,也不怕混在一起砸了?
俩孩子浏览一圈,都很好看。
甜甜摇头,“老爷爷,我们就不要你的东西了,我们家人多,只要一个回去不够送的。”
老师傅:“……”
最后他大方道:“那就多挑几个。”
这里都是把玩的小玩意儿,不算什么古董,就是有些是他的心头好。
甜甜眼睛一亮,戳了戳盼盼。
盼盼也憋笑,他也知道老师傅肯定是顾爷爷的好朋友,估计是送见面礼给他俩。
他给邵老大夫挑了一个款式简单的巴掌大的紫砂壶,让他和顾爷爷一样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