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亲妈躺赢了[七零](363)
支书瞪了他一眼,“你想啥呢?配方技术是人家林姝出的,活儿是制香队干的,咱俩啥也没干,擎等着分功劳呢,还分红?”
大队长被他一说就不好意思再提了。
支书:“制香真要是赚钱,这钱起码一半是集体的,到时候不管给社员们分红也好,改善大队条件也罢,那咱们不是都跟着受益?”
社员工分值提起来,那别说公社,就是全县都露面,脸上有光。
改善大队条件,那扯电的时候咱们有钱都比别的大队宽裕不是?
大队长听完以后就懂了,赞同支书的意思。
两人跟着陆大哥来到陆家。
一进门他们就发现很大的变化。
天气热起来,蚊虫本应该变多,但是陆家因为制香飘荡着除虫菊的气息反而没多少蚊子。
支书对赚钱的信心又提高了两成。
大队长却一个劲地嗅鼻子,“嗯,这个香味儿怪好闻的呢!”
他们先和姜卫东一通寒暄。
这要不是林姝的关系,他们要想见轧钢厂的厂长?那可难。
不是一个体系的,也没有什么交情,还真不容易见面。
知道姜卫东帮忙做了模具,两人都很感激,一迭声地道谢,要请他喝两杯。
姜卫东对林夏的姐妹亲戚很和气,半点都不摆架子,在大队干部面前却很自然地就有一种单位领导的气势,断然不会让人觉得他太好说话可以得寸进尺。
还给人一种能和他交际是自己荣幸的感觉。
支书和大队长检查了样品香,当场就夸个不停。
“这比外头买的一点都不差,我闻着咱这个还更好呢。”
而且看着陆家这个香更平整细腻,一看做工就精细,是陆二哥的活儿。
大队长就觉得这满工分给得一点不冤枉。
春种结束麦收之前,社员活儿不多,哪怕壮劳力一天也就七八个工分,但是陆二哥三人是满工分的。
这属于副业成本投资,必须的。
现在看到成品,大队长就觉得这投资很值当!
支书也很满意。
原本林姝给的提议是给制香社员满工分加工资补贴,类似会计那样,盈利就算大队的。
现在大队长直接把支书的意思说出来,“我们考虑了一下,这个香是你们起的头儿,以后改配方啥的还得你们来,大队就等于跟着沾光。”
要不是政策限制,人家完全可以撇开大队自己干。
所以他们要投桃报李,不能过于僵化,执着所谓的政策。
大队副业就是非常灵活的,大队干部说了算。
制香队员照旧满工分,不给补贴,但是呢刨除成本以后所得利润对半分。
一半归陆家,一半给生产队。
生产队这一半又一分为三,一份放入生产队总收入里参与社员分红,一份留在生产队存着置办化肥等,一份给大队存着。
大队负责给各种政策倾斜。
林姝可没想到大队会这么大方。
很多大队恨不得将某个社员挑头的副业全部攒在手里,一点都不分给人家,陆家庄大队可真不一样。
林姝心道:怪不得我总是心甘情愿为大队考虑事儿,为他们出谋划策呢,这是因为他们人好,我忍不住投桃报李更多啊。
既然大队如此决定,林姝也没再说什么我们少要点之类的话。
她道:“那以后制香队员的工资补贴,我们给。”
不给也行,毕竟满工分就比其他社员好很多,而且制香的活儿咋也比下地出大力轻松。
但是为了激励员工,奖金还是要给的。
支书和大队长听她这样说也很高兴,人家林姝见识就是不一样,都不用他们说人家就知道。
商量妥了分红,林姝又给他们看包装袋,让支书和大队长商量起个工厂和香的名字。
厂子和香的名字?
支书说“茉莉香”,大队长说“红灯牌”,陆大哥提议叫丰收牌。
说来说去都是其他产品的品牌名字,甚至香烟和化肥的名字都出来了。
大队长笑道:“行啦,咱文化不够,要不还是请姜厂长帮忙起?”
姜卫东笑道:“我也没有这方面经验,实在不行就叫奋斗牌儿卫生香、团结牌卫生香。”
支书大手一拍,“团结牌好!”
他们开办副业就是为了赚大团结啊!
寓意好,隐藏意义也好,这个名字好!
林姝和陆大哥几个也回过神来,纷纷说好。
定下品牌名字,再起工厂名字。
大队长和支书还有点不好意思呢,毕竟就是一个大队办厂,还……只有三四个社员工人的厂,起啥工厂名字啊,不好意思。
陆大哥:“那我抛砖引玉啊,咱就叫陆家庄第一制香厂,回头咱说不定还第二第三厂呢。”
姜卫东:“制香内容太单一,可以起大点。”
方荻花:“那就叫陆家庄第一化工厂。全名xx省xx市xx县陆家庄第一化工厂。”
陆老爹去市里参加劳模大会可长见识了,不管领导还是大厂代表人家说的话听着就气派,张口就是第一厂,总厂分厂啥的。
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没少跟方荻花聊,听多了方荻花也记住老头子念叨的那些了。
陆大哥愕然地看着自己老娘,好家伙,你可真敢吹!
化工厂!
姜卫东道:“可以叫化学厂。”
化学对于这个年代的乡下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高大上而神秘的词汇,不明觉厉那种。
支书还有点心虚,但是看姜卫东那么理所当然的神情他又觉得自己小家子气。
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