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亲妈躺赢了[七零](438)

作者:桃花露 阅读记录

余队长方才已经和陆大哥聊过, 大体知道陆家庄制香厂的事儿。

他道:“那肯定中,反正这榆树皮咱平时都烧火了,还能换点钱那当然好。”

榆树皮是柴火, 人家给比柴火略高的价格他们就很乐意卖。

其实林姝让陆大哥他们直接过来买也行, 不是非得找余钱儿,但是既然两人认识, 还有同住之谊,自然要打个招呼。

再者有认识的人在这里,陆大哥他们过来也好安排,比如借宿、帮忙热饭烧水那都有人帮衬不是?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没熟人,可能被人坑或者被人使坏欺负,有熟人就好很多。

乡下就是这样,村里来个陌生人,总有那些居心不良地想欺负或者算计人家,如果是村里某人的亲朋,那大家就会很和善。

余钱儿就请队干部在大喇叭上吆喝一下,让社员们以后把榆树皮留着,大队收拢后统一卖给人。

不只是自己大队,周边大队的也要,但凡是榆树皮相关的就要。

社员们一听直接沸腾了,“啊?榆树皮还能卖钱呢?”

这些年队里分的口粮也够他们吃个七八分饱的,再不济那不是也有地瓜干吗?虽然粗糙不好吃,那也比榆树皮好呀。所以社员们已经十年没吃过榆树皮,基本都用来烧火了。

有人懊恼得很,“啊?我们刚烧火一车!”

“早知道留着了,还能换点钱呢。”

“哈哈,我们家刚杀了五棵榆树,想盖房子做家具,这会儿正好得着了。”

制香厂要榆树皮,其实不只是榆树皮,有些小枝丫也是可以的,基本都是皮么,磨进去一样用,但是得让卖家自己修理捆扎整齐,支楞巴翘的可装不了多少。

大喇叭那么一吆喝,没去下地的社员们就行动起来。

不多会儿就给陆大哥他们装满两车,捆得高高的,要不是怕路上不方便,他们还想用树枝子加高呢。

队干部看得心花怒放,想着既然人家来一趟,那可得多卖一些,别回头人家不要了。

他很热情地表示打发人一同多送几车过去。

陆大哥当然高兴啊。

本身林姝说的就是要跟这里做长期生意,人家能送那是最好的。

队干部见陆大哥说送多少要多少,那是相当高兴的。

这样的话那岂不是他们队可以去周边大队、公社收更多的榆树皮给陆家庄送过去?

他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陆同志啊,你看这样行不,你们来一趟大老远的不容易,再去其他大队公社的也不方便,后面都是山呢,难走。不如以后我们大队收了帮你送去。”

他想的是去其他大队和公社收更便宜,所以就不需要跟人家要路费。

那不就是柴火么?在乡下又不值钱。

陆大哥立刻笑道:“大叔,那可多谢你啦。”

他也不占人家便宜,本身他们收的价格就很低,若是让人帮忙去别地收,对方还想赚点,那就只能压别人价格,压得太低时间长了别人难免有怨气。

林姝说过,做生意不能一下子把利吃尽,更不要想着靠自己吃尽,要分给旁人一些,这样形成链条才更有利于生意健康发展。

他便主动提出给对方一点路费补贴,人家帮忙送去陆家庄,这省了自家好大时间和力气,难道不值点钱?

当然值!

陆大哥不但给了一点路费补贴,还愿意在榆树皮价格上以百斤为单位给他们抬一点,这样榆树林大队部也能赚一点。

不多,但是能积少成多,而且有的赚总是开心的。

毕竟现在赚钱不容易,一车红薯才几个钱?现在榆树皮能换钱,那当然是好事呀。

余队长没想到陆大哥这么爽快,人家不是冤大头,人家这是诚心跟他们大队交好呢。

他当即就拍胸脯子表示,让陆大哥只管放心,以后榆树皮包在他身上。

他立刻喊自己儿子去挨家挨户收榆树皮,争取再装几车,明儿跟着陆大哥他们一起送去陆家庄。

余钱儿对陆大哥道:“林姝大哥二哥,你们晚上去我家吃饭吧,正好我们家有空屋子,晚上也住得开。”

她爹娘刚掏空家底新盖了房子,准备给哥哥娶媳妇儿呢。

陆大哥刚被爹娘敲打过,还想跟女同志避嫌呢,余队长就让他们跟着余钱儿过去。

余家又不是只有余钱儿一个人,还有爹娘哥哥兄弟的一群呢。

余钱儿娘正在家摘菜准备做饭,就见闺女领着三个高大的男人进来。

她已经听大队喊收榆树皮的事儿了,知道这三个人是怎么回事,不过对于闺女没跟家里商量就领人回来吃饭有些不高兴。

这年头哪有随便带人回家吃饭的?

三个大老爷们儿,一人一顿饭不得吃一大海碗?

家里哪有这么多粮食?

给人家吃黑乎乎的瓜干?那……那也不好意思啊,招待客人怎么不得拿点像样的粮食?

这今年刚分的麦子,去换瓢细面擀面条?

短短的几秒钟里余钱儿娘想得肉疼。

陆大哥那是相当会来事儿的,他一进门儿刚打个照面问声婶子好的功夫就把口粮布袋拿出来了。

他笑道:“打扰婶子了,我们借住一宿,明天就走。”

这里面是三个人两顿饭的口粮,都是玉米面粉。

余钱儿娘立刻笑得热情起来,“哎呀,你说说,来就来了,咋还自己带口粮?到婶子家吃饭那不是该当的嘛。”

她接了口粮袋子,掂量一下,差不多得小两斤粮食。

谢天谢地,不会来白吃她家的粮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