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亲妈躺赢了[七零](840)
她活学活用,打算回去让婆婆织布,麻布织起来简单,婆婆肯定可以。
这样自己每赚到一个的钱可以分她一半!
有婆婆织布,她做包的速度会快很多很多!
那样就能早点攒够钱给大丫他们上学!
“谢谢妹子,谢谢你们!”周秀兰激动得眼睛都红了,怕林姝笑话,赶紧放下布兜跑了。
林大姐望着她的背影,心里又酸又骄傲。
谁能想到小时候懦弱的三妹长大会这样出息,能给这么多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呢?
她揽住林姝的肩膀,轻声道:“这生活呀,就是曲曲折折,越来越有滋味儿的。”
林姝轻笑,“姐,你怎么像个哲学家似的。”
林大姐也笑,“我这叫感触。”
第245章 排面儿
周秀兰动作很快, 这些天她除了吃饭上厕所,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他时间都用来赶制麻布包。
书包、背包、挎包、拎包、大提包, 按照林姝的设计一一做出来。
不管多忙, 她每天傍晚都抽出一会儿功夫去找林姝,看看林姝有什么修改意见, 有就欢喜地采纳没有就回去继续缝。
期间陆绍棠回来一趟儿,林姝让他回去的时候把十几个麻布包捎给郑洁和杨淑敏等人。
原本林姝觉得这些麻布包包都是低档品,多半卖给市民当买菜篮子。
谁知道她很快就接到杨淑敏的电话, 她们加起来居然要定几百个!
陈慧兰那边要一百个,说是开妇女大会的时候当赠品。
其他人也差不多是批量采购,大都当福利发给职工。
得了她们的准信儿, 林姝就找大队长和支书跟他们商讨新的大队副业。
这日刚下了一场中雨, 支书和大队长去地里巡逻一圈,回来听见林姝找便溜达过来。
陆家的院子如今就跟个郁郁葱葱的大花园一般, 院门口外面都有花丛, 有些他们认识大部分不认识。
支书吧嗒着烟袋锅子, 对大队长道:“那个叫鸡冠花?”
大队长:“鸡冠花是那边的,开花像小扇子,这个我那天听见叫什么大闺女上绣楼, 这样一层一层上去。”
支书:“什么花里胡哨的。”
怪好看的。
林姝在家里给果树抓虫子, 用细铁丝弯成钩子捅进树干的虫窟窿里掏里面的大虫子,差不多了再往里灌陆老爹帮她调配好的药液。
现在陆老爹还兼职果树医生,帮林姝调配杀虫子的药。
看到他们过来林姝就招呼一声, 让翠翠给他们倒茶喝。
陆翠翠自打敲诈陆绍材的事儿败露以后, 天天夹着小尾巴做人,不想上学的时候就在家帮忙干活儿。
方荻花从制香室出来瞅瞅, 见没她什么事儿就回去继续忙活了。
谁也别耽误她赚钱。
方姥娘帮忙招呼两人,还劝支书呢,“少抽烟吧,我那次去医院动手术看见有个得了肺痨的老头儿,肺子都黑了,大夫说抽烟抽的。”
刚要再续上烟丝的支书登时觉得旱烟不香了,讪讪地笑了笑,把烟袋锅放在鞋底上磕打磕打,不抽了。
方姥娘端了一碟子林姝做的杏脯给他们甜甜嘴儿,“这雨下得接不接地气儿?”
支书:“还行,看样子这两天还能下,指定够。”
收麦子的时候下了一场雨,后来一直没下,种玉米的时候就略干,但是这个季节多雨,他们没等雨也没特意浇地,先种水轮泵之前灌溉的那几块。
这会儿下了雨,就差不多。
林姝用肥皂洗手又揪了薄荷草搓搓手去味儿,笑着跟两人说缝麻布包的事儿。
“咱们大队自己种了不少麻,不如另外再做点大队副业,既能增加大队收入,社员们也赚点现钱。”
大队长可高兴,“行呀,我之前还琢磨呢,这么多麻不干点啥浪费。”
林姝又问大队种地劳力紧不紧张,她尽量给力气小的老人孩子和女人找活儿干,让他们也能给家里赚工分和钱。
今年制香厂又扩建了,方荻花这边增加了两男两女,陆二嫂磨坊那边也增加俩妇女干活儿,陆大哥原本带着刘波和张桂起发货,这会儿又加上一个,分为两拨,大家都忙得很。
秀秀那里除了做衣服,还加了头花、遮阳帽的副业,基本把本村手巧的女人孩子给包括了。
另外即便手不够巧的,家里也都还养着兔子呢,每天也得割草喂兔子,都需要人手。
她还真怕这边劳力不够,寻思得从其他生产队找。
其他生产队她不是很熟,就得支书和大队长把好关。
支书:“还行,现在公社农机干活儿越来越熟练,能给咱们节省不少劳力呢。”
这得亏公社秦书记有作为,舍得花大价钱给公社置办拖拉机、农机,否则也不会解放这么多劳动力,就算林姝有项目都没人做。
以前别说麦收和秋收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就算春种夏种秋种基本也都是这样的。
就拿种玉米说,以前都是牲口和男女青壮耕地、耙地、开沟,女人负责点种,老人孩子负责掩埋种子。
有拖拉机之后,耕地耙地不用人,种地的时候一次开三沟,三个社员跟在后面点种子,一两个跟在后面掩埋就够。
都是做熟做惯的,那真是又快又好。
这样就省出一些劳力来。
见支书和大队长不为难,林姝就没负担了,她决定让大队搞麻制品一条龙副业,既然自己大队种黄麻红麻,也能取麻、绩麻,不如发动那些老太太们纺麻线、搓麻绳。
再集中大队会织布的妇女到大队这边来织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