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亲妈躺赢了[七零](947)

作者:桃花露 阅读记录

以前即便自己孩子都有出息,可大侄子一家不像话,他嘴上嫌弃行为上不想管,心里却还是扎着根刺,希望大侄子家好,这样大哥也能安度晚年。

要是管管就能让大侄子家有所改变,他自然是乐意的。

就为了公婆省心,林姝也希望赵美凤一家好。

亲戚之间能够这样表面过得去,大家正常往来,就可以了。

赵美凤、陆合欢、陆大姐等等很多类似的亲戚,林姝都归为过得去就行,有事儿也会帮忙,但是不会真情实感。

如果大姐二姐出事儿,她肯定着急上火,恨不得立刻帮忙解决掉,而如果是这些过得去的亲戚出事儿,那她就力所能及,帮衬点钱或者什么就好,是不会跟着着急上火的。

情分不是血缘远近决定的,是有没有以心换心,有没有在枯燥的日常生活中培养感情。

大部分亲朋在枯燥重复的日常生活中矛盾越积越多,感情越磨越少,最后渐行渐远,甚至撕破脸分道扬镳。

不说二姐从前一直对她的补贴和关心,就她和大姐相处这些时间,大姐一直温柔体贴,处处为姊妹着想,不计较多干活不心安理得受帮助,总是尽力回馈。

在大家都有心的情况下,这个年自然过得无比和睦又热闹。

过完年又是串门、拜年、走亲戚的日子。

今年为了迁就林姝的时间,初四等她从娘家回来陆大姐才回娘家,就为了跟她聚聚。

陆大姐也算得偿所愿,丁国华现在已经是县革委会干事。

丁国华其实是有点聪明劲儿的,被小舅和舅妈冷过以后也知道沉下来做事情,加上县革委会终归给陆绍棠面子,所以他就成了最底层的干事。

陆大姐今年给盼盼甜甜压岁钱和陆平几个一样,一人给一块。

既然都给了,也不差陆翠翠。

这是丁家的传统,对有用的亲戚那是非常慷慨的,绝对不吝啬锦上添花。

这年头能给五六个孩子一人一块压岁钱的可不多见,满陆家庄也没第二家。

陆大姐也不提让儿子跟小舅学什么,更不提以后让小舅给安排去部队的事儿,她也看出来了,现在娘家是林姝说了算。

甭管林姝在不在家,都是林姝说了算。

年前公爹听见公社要办家具厂的消息,也听人家说是林姝给牵的头儿,就想让她回来跟爹娘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把丁润生的舅舅范木匠给弄去当副厂长、主任什么的。

陆大姐回娘家探了探口风,结果被方荻花一通怼,让她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家具厂谁当领导那是陆家说算的?

再说了,林姝为什么一直找谭木匠合作?那肯定是谭木匠手艺更好呀。

范木匠也来给做过活儿,那手艺就是不如谭木匠。

以后开了家具厂,范木匠也只能当个组长带带徒弟。

这事儿方姥娘闲聊的时候跟林姝透过,这会儿听陆大姐意思林姝就知道。

林姝抓了一小把五香葫芦籽,这是家里种葫芦的社员送她的葫芦籽,煮熟晒干,然后再炒,别有滋味儿。

“大姐,你现在得盯住三个孩子,不要以为国华去了县里就没事儿,他也老大不小的这找对象你不得操心?国文国武也不小了,学习怎么样?要是有招工机会能不能考进去?现在城里和前几年不一样了,即便有关系也得先考进去,考不上纯靠关系进容易被人举报,回头一起吃瓜落。”

自己日子还没过清楚呢,去管你婆婆兄弟?

陆大姐被她说得脸上有些挂不住,这的确有点不客气的。

倒是没生气。

若是前几年她肯定甩脸子训几句的,不过从前原主也不敢说大姑姐。

现在林姝有本事,还去省革委会家属院住,陆大姐在她跟前下意识就矮一截,不由自主地奉承讨好。

这是身份带来的关系调转,人之常情。

听林姝的意思,陆大姐心下一动,“弟妹,那国文国武有机会招工?”

她这意思是问林姝和陆绍棠会不会给外甥出力。

林姝笑道:“当然有机会,怎么会没机会呢?等他们长到十八/九岁机会多得是。”

改开以后遍地都是机会,公社办厂、县城工厂将会越来越多,进城摆摊儿也多起来。

只要不懒,到处都是机会。

陆大姐感觉吃了一颗定心丸,高兴了,当然是自己儿子重要。

她又聊起丁国华的亲事,纠结要找个什么样儿的,嘴上说要求不高,只要闺女成分清白,模样周正,性格好,孝顺,有工作……

她觉得来陆家那个小姑娘詹佳丽很好,看起来跟国华挺般配,只是不敢直接说出来。

她又问陆大嫂,“你还不给秀秀张罗对象呢?”

之前她想亲上加亲,爹娘不同意,她又想给秀秀介绍对象,爹娘也让她别多管。

老两口早就发现来了,大闺女被公爹影响很厉害,现在什么都能往是不是有助于她儿子升职上考虑。

给秀秀介绍对象,还想介绍县革委会丁国华领导家的孩子。

听着是不错,但是不对路子,秀秀的亲事得先她自己相中。

要是以前介绍县里的对象看起来很不错,可现在老大出入祁州还去省外跑业务,见多识广。

陆平陆安哥俩也跟着三叔去祁州读书,以后不是当兵就是进厂的。

秀秀现在负责大队的服饰厂,林姝说服饰厂会越做越大的,以后要去城里开公司,秀秀也会走出去的。

走出去见的人多,保不齐她自己就有看上的男人呢?

老两口也受林姝影响,觉得不用急,现在政府都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只要孩子不恨嫁就不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