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从山中而来[70年代](2)

作者:杨一沐 阅读记录

“我知道,我知道,我这不也是在努力嘛。那你也不能天天喝酒啊,这喝酒伤身,要是因此而耽误了生儿子......”

“你的意思这生不出儿子是我的问题了?”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赵小慧低下头致歉,眼泪劈里啪啦往下流。

一见到赵小慧流眼泪张强盛慌了神。

“小慧,你别哭啊,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下次再也不喝酒了,我不说你了,我们一起努力生个儿子出来。”

张强盛跪在地上,还一个劲儿煽自己巴掌,这波骚操作,看得张哆哆都要窒息了。

本来她想讲几句,算了,如今的她只是个几岁的孩子,说得不好还要挨打。

索性也就懒得管这些糟心事,毕竟刚穿过来还不太适应,身体也有点累,就想找个地方睡个觉。

张家族是围丘村的大户家族,传闻他们有着共同的先祖,是战乱时期从汉江过来的难民。

后来就在这个村子里扎根落户,这一晃他们就在此处呆了有上百年了。

张家有十多户人家,所有人都姓张,皆住在深山老林里,既然是大家族那自然少不了族长。

而这族长原本是张哆哆她阿爷,因她阿爷念过几年长学,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做过几年先生,笔杆子硬。

选他当族长也算是民愿,可谁知,他这族长没干多久,就迷上了看风水占卜,还称自己有什么阴阳眼。

当然也误打误撞靠着驱鬼画符治好过几个病人,于是这位教书先生,竟一/夜成了捉鬼大师,每日就在那所破屋子里搞玄学。

此处四周都是山林,大伙儿开垦出一片荒地,各自建了木屋,每日要去队里干活。

那时候的田地山林均为公家所有,还未分配到个人,所以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差不多。

只不过勤快的人能赚很多工分,因此能分到更多粮食,而懒惰的人连饭都没得吃。

甚至有的妇人刚生产完就得去做事,未满月的孩子没得奶水吃,还会被活活饿死。

总之,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住在深林里尤其是晚间特别瘆人,各种鸟兽声此起彼伏,传闻还有野猪会叼小孩,当时还没有电,大家都是靠着煤油灯来照明。

张哆哆刚从父母屋出来,就被一个穿着道袍的人给掳走了,那人将张哆哆带进一个神秘的破木屋子里。

里头黑漆漆一片,灰暗的煤油灯放在掉了漆的木桌上,桌子上还摆着几本老书。

这道长架着一副眼睛,看上去还挺斯文,谁知一张口就尽显大师风范。

“你这小鬼,哪里逃?今日落在我张道人手上,就是你的死期,看招!”

道长说完就喝了一口鸡血,然后喷了张哆哆一身,随后又画了几张符,单手捏着符。

在屋子里上蹿下跳一番过后,就在装了水的碗上方将符给烧了,灰烬悉数落入碗中很快就融入了水。

他将水递给张哆哆,“来,哆哆乖,别怕,喝了这符水啊,什么小鬼都不敢上你的身。”

这道长叫张绪茆,是张哆哆的阿爷。

张哆哆的小身子蜷成一团,哪里敢喝这些玩意?这万一将自己给喝嘎了。

可是她力气太小根本就没法反坑,只得由着这道士将半碗符水给她灌了下去。

幸好,没出什么大乱子,就是肚子咕噜噜,想去茅房。

这年代的茅房也很破,就是找个离家比较远的地,搭个木屋子,在地上刨个又大又深的坑。

然后在深坑里搞一块用木头做的木排,木排上凿两个洞用来解手。

有时解大手还会溅自己一屁/股,当然这些粪水对于农作物来说都是肥沃的养料。

而在这些木排旁还会搭一个猪圈,里面养好几只猪。

刚穿进来的她毕竟才五岁,一想到要一个人去茅房,就害怕得要命。

她尝试着用自己的小手去拉她爷张绪茆,“阿爷,我想去茅房,你能不能带我上茅房啊?”

一听到茅房二字,张绪茆就捂住鼻子,似乎闻到了某种气味。

“那地方,我若是去了,会让自己不干净的,你要是想去,让你阿奶陪你去!”

就这样,张哆哆终于从这个诡异的破屋子里逃了出来,临行前甚至还感受到那些挂在墙壁上的神像以及好几尊菩萨都在盯着她看,吓得她险些摔倒。

我的妈啊,这太可怕了。

阿奶王秀花是个老实人,长着一张慈眉善目的脸,笑起来眉眼弯弯的,最喜欢的就是她这个小孙女,原因很简单,这小孙女是她当年从恶魔手中抢回来的。

王秀花拢共生了十二个孩子六儿六女,可在当时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有些小孩生下来没多久就被活活冻死或者病死饿死。

所以养大成人的,也就这么几个:老大—张强旺,老-二—张强明,老三—张强国,老四:张冬梅,老五:张春梅,老六:张强盛。

老六是王秀花五十岁冒着生命危险才生下来的,自是更宠溺些。

张强国当年去隔壁的元新村卖豆腐子,一眼就看中了在河边洗衣服的赵小慧。

那会儿赵小慧还没长开,但模样很好看,可惜张强国年纪太大了,就把她介绍给了张强盛。

赵小慧家也是特别穷,还有个妹妹—赵小菊。

赵小慧的阿娘吴梅君年纪大了,脑子迟钝,别说去做长工,就连在家煮个饭都能把自己弄伤,所以赵小慧阿爹—赵元前就凡事都亲力亲为。

如今有人来说亲,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马上就把赵小慧给嫁出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