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而来[70年代](334)
他也不想让自己的阿娘失望,可现在的他没得选择。
他想要堂堂正正去离这个婚,更不想因此而被人瞧不起。
这也是他唯一想到能委婉说出这件事的方式。
张大发说完后,就闭上双眼,不敢去看孙荷花,也做好了挨训的准备。
谁知等了一会儿,仍是没有动静,张大发又小心翼翼睁开双眼,看了孙荷花一眼。
此时的孙荷花,只是安静地坐在火炉一旁,面色很凝重,看不出任何情绪。
过了一会儿,她才说道,“你这傻孩子,我还以为出了多大的事儿呢?这教书虽然看着光鲜亮丽,但人也劳心劳肺的,你要真觉得压力太大了,咱找个别的事儿做也是一样的啊,你看看你这两年白头发都长了不少。”
“阿娘……”
张大发没想到孙荷花会跟他说这些,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同时他也在心里告诫自己,哪怕不做老师也一定要混出个名堂来,让孙荷花过上舒坦的好日子。
“没事没事,咱不想教书咱就不教,阿娘现在身子骨还很硬朗,还能种菜种田,饿不死我们娘俩。”
此时的张大发心中五味杂陈,他看着年过半百的阿娘,鼻头酸酸的。
“阿娘,我不想回家睡,我能不能在你这凑合一晚啊?”
那个冰冷的家,他真的不想回,他想像小时候那样,在屋里搭个木板床,躺在自己阿娘身边。
“行啊,那阿娘现在就去搬床板。”
孙荷花笑呵呵的就去堂前搬木板,那时候的她还很年轻,两块木板堆迭都能一起搬,可如今的她年龄大了,腿脚不灵便,别说是一下搬两块,就是一块床板都很费力。
“阿娘,你站那别动,我跟虎子来搬。”
张大发见状马上就过去帮忙,孙荷花尴尬笑了两声。
“这人啊,年纪大了,身子骨就没之前那么好,连块床板都搬不动,现在的我就跟个废人一样了。”
话中有酸楚,有无奈,更有自嘲。
很多年轻人不懂,特别对于老人家而言,最怕的就是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这样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从而否定自己,更害怕自己的子子孙孙会嫌弃自己。
每个老人家都是如此!
“怎么会呢?阿娘,您还很年轻,以后啊还要靠您在家给我做饭,我出去找活儿干呢!”
张大发把床铺好后,就带着张虎躺了下去,三人都各怀心事躺着,一夜无眠!
得知张大发离婚的消息是在三天后,整个家族都炸开了锅。
这不很快就有不少人纷纷上门。
“大发,你这孩子,你糊涂啊,现在娶个媳妇多不容易,你咋还跟人家离了呢?”
张五良一进屋就开始长吁短叹,接下来便是拉着孙荷花的手宽慰。
其实孙荷花知道这个消息也不比其他人早,此时的她呆坐在火炉旁,眼神空洞而沮丧。
当时这场婚姻,家族很多人都不看好,虽说汪小春长得不错,身材也好,可毕竟比张大发大好几岁,还是个带着孩子的寡妇。
可那时的张大发非要娶人家,说什么都不肯,最后没办法就只能让他娶进门。
婚后的日子倒也过得舒坦,张大发还去做了教书先生,村子里不少人羡慕不已。
谁知,这才结婚几年,两人就以这样的结局收场。有人惋惜自然也有人落井下石或是暗自讥讽。
但这些对张大发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
不管任何人跟他说啥,他都像没听到一般,只是安静听着。
“大发,你跟兄弟我说句实话,是不是张富财搞的鬼,我现在就去给你讨个公道。”
张强盛冲进屋,势必要问个究竟。
张大发一把拉住张强盛,“阿盛,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这件事跟别人无关,是我跟小春自己的家务事,我不想任何人插手!”
其实张大发也怀疑过张富财,但事已至此又有关系呢?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他从没怪过任何人,这一切都是命,是他命中该有此劫。
“你这个闷葫芦,人家都欺负到你头上了,你怎么还忍得住?这要是我的话,早就把张富财给打残去。”
张清华此时义愤填膺,脑海中自动代入了自己,而这一代入,让他差点原地去世。
“就你还把人家打残,依我看即使小小真红杏出墙,你也不敢把人家怎么样。”
张强盛一脸不屑,接着漫不经心说了句,“你也不看看你家朝阳,你难道不觉得他长得有点像张富财吗?”
这原本无心的一句话,却在张清华心里扎了根,此时的他坐立难安,朝着张强盛挥了一拳。
“张强盛,你以为我怕你不成?你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打得你爹妈都认不出来!”
这一拳来的猝不及防,张强盛躲闪不及,很快眼周红了一圈,张强盛不甘示弱朝着张清华砸了过去。
很快两人扭打成一团,周围的人也纷纷过来劝架。
这些劝架的人,生怕误伤自己,都并未拢堂,只是张嘴劝了几句,见劝不好也就放弃了。
张强盛跟张清华直到打累了才停止,张清华本身个子就没有张强盛高,经不住这么揍,此时已是鼻青脸肿不成人样。
当然,张强盛也好不到哪儿去。
程小小拿着膏药急忙忙赶了过来,一边给张清华涂药膏一边数落道,“你说说你,就这么小的个子,还敢跟张强盛打架,你这不是自找苦吃嘛!”
虽说程小小也不见得有多喜欢张清华,但在外人看来,二人还是恩爱的夫妻,即使她再不情愿,也要扮演好疼爱丈夫的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