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而来[70年代](346)
不过这个月就不一样了,她一个人去镇子上学了两天理发,回来就自己琢磨了一下,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就开始悄悄地出去摆摊。
一开始别人都不相信她这个半大的小女娃,对村里人来说这头发可是非要重要的,要是剪坏了可就是触霉头的大事,更不敢让她试手。
当然也有一些胆儿的,毕竟在她这里剪个头发只需要一块钱,万一剪不好大不了就再去其他地方修下而已,若剪得还不错,也就省了好几块钱。
作为第一次上手的她还是会有些紧张,不过结果还算不错,客人也还算满意(毕竟只花一块钱),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就越来越顺手,短短半个月就赚了快一百块钱,可把这丫头高兴坏了。
“我那个活啊,每天很早出门,很晚才到家,店里客人多,忙起来连水都没得空喝,要是不迟到不早退,一个月能赚个一……七八百块钱!”
赵小慧本来打算说一两千的,但又怕自家妹妹无意说漏嘴,被其他人知道,到时候给自己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才这么点啊?”
赵小花歪着脑袋思考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姐儿,你有没有想过出去开店啊?你想啊,这做生意嘛,赚钱的一般都是大老板,像我们这种打工仔天天往死里干,也就拿那么点死工资,可要是我们自己开店,赚的钱不都是自己的嘛,别人也拿不走半分,而且我们姐妹这么能干又聪明,要是出去做生意,说不定四五年回来就是个小富婆了。”
赵小花这番话,像是打开了赵小慧的另一半脑子,要知道她从没想过,只是觉得有一份可以养活自己一家人的工资就很不错了。
可今日竟然跟着这个精明的妹妹做起来富婆的梦来,再加上今儿的事情,她之所以害怕张强盛不同意,还不就是因为自己没赚到足够多的钱,如果她有很多钱,恐怕整个家都是她说了算。
到时候她想送谁读书就可以送谁读书!
“可是我们开店的话,我除了开饭店,别的也不会啊!”
“那我们就开饭店,你好好想想,我可是认真的,只有自己出去创业,才能赚更多的钱,不然一辈子都只是个打工仔!”
“好,我知道了,时间不早了,我们早点睡吧!”
那天晚上,赵小慧一夜未睡,脑海中想的都是自己将来赚大钱的画面。
金钱的诱惑,不是一般人能抵挡得住的,赵小慧是如此,张强盛更是如此!
第二天,赵小慧连早饭都没吃,就直接把礼品给分了下去,然后把赵小花也带回了家。
张哆哆小时候很喜欢这个小姨,每次只要小姨过去,她就黏在了人家身上,而长大后反而没那么黏,但这并不妨碍她对小姨的喜欢。
王秀花等人都出去做事了,家里就只剩张子坤跟张哆哆,自从黄会员出去打工后,张子坤一放假就会来祖宅。
而说来也奇,张强明自从吃了张连英从外面带回来的燕窝后,这个痨病也改善了不少,咳嗽的次数明显减少,且气色也比之前好。
村里也有人调侃说他之所以病成那样,都是被媳妇压榨的,这媳妇一走,他就好了。
当然调侃归调侃,张强明跟黄会员就像一对吵不散的欢喜冤家,夫妻俩几个月不见,反而见一次有说不完的话,感情好似也比之前更深。
张强明身体有所好转后,也会帮忙去喂下牛,或者是把屋前屋后的杂草给锄掉,家里也收拾得有条不紊。
赵小慧她们到家时,张子坤跟张哆哆正在晾衣服,男孩子晾的皱皱巴巴,远不如女孩子。
这不,张哆哆就开始唠唠叨叨个不停。
远处的赵小花见状,忙哈哈大笑起来,“哆哆啊,你这小小年纪怎么像个管家婆啊?”
“小姨,你怎么来啦?”
张哆哆放下水桶,就扑进赵小花的怀里,双手死死抱着她不松开。
她对赵小花的喜爱,还得从她三岁开始说起,张哆哆一向都不喜欢去姥姥姥爷家。
原因很简单,她不喜欢那个小舅舅。
每次只要去姥姥家,就会挨骂,甚至连吃饭都要看人脸色,她想吃的菜都不能自己夹,而每每这时候她这个小姨冒着自己被骂的风险也要护着哆哆。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她特别喜欢小姨,这也是除了阿奶外维护她次数最多的人。
赵小花把张哆哆抱在手上颠了颠,“不错呀,重了点,小脸蛋也比之前圆润了,你阿娘把你养得不错!”
虽然这话张哆哆并不完全赞同,不过倒也没否认。
若不是赵小慧每天都能从店里带回剩饭剩菜,张哆哆也不可能长肉。
“小姨,你倒是比之前晒黑了不少呀!”
张哆哆盯着赵小花的小脸儿瞧了许久。
每天风吹日晒的跑镇上去给人家剪头发,怎么可能不瘦呢?
不过这件事可是件秘密,绝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张哆哆围着赵小花玩了一会儿后,就去帮王秀花整理干柴,那天晚上本来张哆哆想跟王秀花睡的,可却被赵小花带去了张强盛新屋。
跟着父母住,怎么也不自然,就像去别人家做客一样,张哆哆像个外人不知所措。
其实若不是赵小花非要她过来,按照她的性子绝对不可能来这儿。
早早洗过脚后,她很不情愿上了床。
新屋确实比老屋暖和很多,被子也是新打的棉絮,盖在身上暖暖的,还有一股阳光的味道。
她当时在心里想,若是阿奶也能睡在这么暖和的床上该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