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而来[70年代](369)
当天晚上,赵小慧就去找了张富贵说明情况,没想到这个张富贵都没思考就答应了下来。
这些年他又何尝过得不憋屈呢?家里一切开销都是他,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大,看到这个家就各种心烦意乱,如今有这么一个机会既能出去赚钱,还能远离这个家,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这个村大多都是女人出去赚钱,这男人出去赚钱还是头一遭。
张富贵离开的那天,就连张五良都亲自来送,还从家里带了干野菜。
“富贵啊,你可真是太有出息了,这次出去打工,一定要好好干,也替我们村的爷们出口气,让这帮娘们看看,咱爷们也是能赚大钱的人!”
“对,富贵老弟我们村的男人就属你最勤快,你一定要把娘们给比下去,你可别给我们男人丢脸啊,要是出去赚不到钱,那你就别回来了。”
“学毛,你是不是有毛病,阿贵这么勤快,怎么可能赚不到钱?你是不是巴不得人家赚不到钱哦!”
一同来送的张清华也带了些干菜来,他把干菜递给张富贵,“富贵,你别搭理那人,他就是见不得别人过得好,作为你大哥,我肯定是相信你一定能赚大钱的,日后要是发达了,可不能忘恩负义,忘了我啊!”
“我呸,张清华你平时最瞧不起的就是张富贵了,怎么现在看到人家出去赚大钱,你就上赶着巴结人家,你这人还真是恬不知耻!”
张学毛不甘示弱回击。
好好的一个早上就被这两人给破坏了,张富贵又不敢做声,只能陪笑道,“清华哥,学毛哥,时间不早了,我们得出发了,你们就送到这儿吧!”
“行,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哈,我们就回去了!”
张富贵点头称好,就跟着赵小慧还有黄会员程小小他们一起上了大巴车,看着一行人远去的背影,王秀花微微红了眼眶。
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可是村里的人却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安静了。
她低头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张哆哆,将她的小手攥得紧紧的。
她知道,她这个孙女从来都不属于大山,总有一天会像这群人一样,从这里离开去闯荡外面的世界!只是到那时,她肯定会很舍不得吧?
即使再舍不得,她也会像现在这样,目送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离开。
张哆哆的这个提议,就像是给李燕一条生路,自从张富贵出去打工后,李燕的日子终于平静下来。
每天按时做好饭端给丁香花,家务事也做得有条不紊,只是现在没有人催她,也没人凶她怒她,空下来就跟着王秀花学纳鞋垫,拿去镇子上卖点零花钱。
时间过得飞快,村子里的这群小孩也逐渐长大,而张哆哆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学。
若是生在别的人家,会读书可是光耀门楣的大事,是要烧高香拜祖宗的,可张强盛却不这么想。
这些年,张哆哆读书也花了家里不少钱,如果再继续读下去的话,这个家恐怕会被她败光了。
所以拿到录取通知单时,张强盛的脸上一片愁云,浓郁得散不开。
当别人都来祝贺他家里要出个才女时,他却只是冷漠地摇头,“会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赚钱!”
每每听到这话,已经十岁的张哆哆,还是会难过,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她早已把这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而她从没想过,即使这么努力,依旧不被认可。
不过现在的形势变了,这个家不再是张强盛做主,赵小慧这些年赚了不少钱,甚至这做了套140平两层的砖房。
从木屋到土屋再到砖房,也就只花了整整十来年。
这是张家第一套砖房,屋内屋外都贴满了瓷砖,结构如同小别墅,在一堆土屋木屋中尤为耀眼。
果真是应了那句“有了钱就有了话语权”,所以这次只要赵小慧同意,张哆哆就能顺利去读初中。
可事情哪有这么容易!
这两年家里开销过大,一家老小都靠赵小慧养着,再加上张强盛是个没啥能力又爱吹牛的男人,只要他那些所谓兄弟哥们喊他出去喝酒,他屁颠屁颠就赶了过去,如此下来一个月都要花一两千。
张强盛这次是摆明了不想让张哆哆去上学,原因很简单女娃子不需要读那么多书,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养家糊口。
只要张哆哆开口提读书这件事,张强盛总是以各种理由驳回。
眼看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张哆哆也越来越焦急不安。她一直盼望着赵小慧能早点回来。
可盼了很久,终于赵小慧在开学的头一天晚上才回。
她还没开始提自己上学的事儿,就听到厨房传来争吵声。
“这件事我坚决不同意,我还从没遇到过,出嫁了的大姐送娘家小舅子上学的,这要传出去,肯定会被人笑掉大牙!”
“这件事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也罢,轮不到你做主,我只是通知你一声!”
原本赵小慧是想着自己这两年也赚了不少钱,关于赵飞云上学这件事,肯定是板上钉钉,不曾想这个张强盛究竟油盐不进,说什么都不肯。
就这样两人在厨房你一嘴我一嘴吵了起来。
“不是我说你,你也不想想,现在家里就你一个人挣钱,我们肯定是要把志伟给培养出来的,再说你老管一个外人做什么……”
“那是我亲弟弟,什么外人?张强盛,我告诉你,你要是再对我娘家人不敬重,我们马上就离婚,我不跟你过了!”
“离婚”这两个字从赵小慧嘴里冒出来,双方都沉默了。